无锡光面叫阳春面的起源,从惊天大案“杨乃武和小白菜”说起

老梁历史 2024-07-30 10:25:00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是清末的一件惊天大案,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长篇评弹在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书场演出几十年经久不衰。

评弹艺人弹唱长篇评弹“杨乃武和小白菜”

清同治年间,浙江余杭县有一个举人叫杨乃武,因为爱打抱不平,还常顶撞官府,因此为后来的冤案埋下了伏笔。

“小白菜”名叫毕秀姑,模样俏丽,又喜欢穿白衣绿裤,所以被叫做“小白菜”,“小白菜”和丈夫葛品连租住在杨乃武家的一间房子里,杨乃武经常教“小白菜”识字、读书,两人过从甚密,时间一长,街坊邻居就有了闲话,甚至用“羊(杨)吃白菜”来暗喻两人有不正当关系。

杨乃武小白菜剧照

风言风语传到葛品连耳中,小白菜矢口否认,夫妻间矛盾骤起,也就在此时。杨乃武中了秀才,邻里们羡慕的同时,“杨吃白菜”也越传越烈。后来杨乃武又中了举人,有一天他前往岳父家处理丧事,等他回家时,“惊天大案”就爆发了。

原来,杨乃武离家之后的一天,葛品连突然浑身发烫,呕吐不止后身亡,尸体发黑,疑似被毒死。葛品连母亲本来就怀疑小白菜有奸情,这下越想越可疑,就到衙门把小白菜告了。县官刘锡彤立即带来仵作沈祥前往验尸,沈祥用银针刺探尸体咽喉,结果发黑,证明有中毒痕迹,但另外一个关键步骤,沈祥没有做,即银针刺探后,只有用皂角水反复擦洗探针而黑色不退,才可定为中毒,而县官刘锡彤在明知这个纰漏的情况下,还是拘捕了小白菜,在反复严刑折磨下,小白菜承认和杨乃武通奸,并用砒霜毒死了葛品连,用刑以后的小白菜十指血肉模糊,遍体鳞伤,惨不忍睹。

县官刘锡彤取得口供后立即拘捕杨乃武,杨乃武是举人不能用刑,刘锡彤一面向上呈文革除他举人功名,一面安排小白菜和杨乃武当面对质,杨乃武拒不承认,但革除功名的回文一直不到,刘锡通只得将二人连同案卷押往杭州二审。

杭州知府陈鲁是行武出身,等到革除杨乃武功名的回文一到,立即对杨乃武用刑,杨乃武在严刑之下,被迫认罪。同治十二年十一月,陈鲁做出判决:葛毕氏勾结奸夫杨乃武,以砒霜毒杀亲夫葛品连,按律处凌迟之刑。

按规定,死刑犯需要三审再报刑部备案,批复后才能行刑,此时,这个案件已经四处流传,上海《申报》开设专栏进行报道,三审时,因杨乃武是举人,而且舆论沸腾,浙江巡抚杨昌浚亲自审问,但受尽酷刑的杨乃武和小白菜已经不敢不承认,还未审问就连连认罪。

杨乃武和小白菜戴枷时的真实照片

杨乃武和小白菜最终被押往北京刑部,一直不相信此案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专门资助杨家到京城控告,最终惊动了军机大臣翁同酥,翁同酥上奏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慈禧大惊,着将二人押送北京刑部重审,刑部决定开棺重新验尸,因葛品连尸体只剩下骨头,验尸时采用烹骨的方法,才证明葛品连并非被毒死。

杨乃武与小白菜剧照

光绪三年,慈禧太后颁布谕旨:“本案主犯杨乃武与毕秀姑俱无罪开释,然二人确有同桌共食和诵经读诗之举,以不守妇道而杖毕秀姑八十,杖杨乃武一百并革举人身份。对于涉及本案的一干官员全部革职并判处流刑。”

此案历时三年,两人出狱时已是残废,小白菜无依无靠,出家为尼,杨乃武虽获平反,但是举人身份被革,家道中落靠亲戚救济生活。这起冤案后来被改编成戏文,不断被上演而家喻户晓。出狱后,杨乃武到无锡拱北楼吃面一事,更引起了无锡人的关注。

杨乃武曾经二次经过无锡。第一次是杨乃武由杭州沿京杭大运河乘船被押解到北京途中,路过无锡,曾在当时无锡的监狱中寄监一晚,第二次是杨乃武冤案平反,重获自由后从北京返回浙江故乡,依旧是乘船路过无锡,泊于拱北楼面馆附近的河中,杨乃武就到拱北楼面馆吃面充饥,拱北楼面馆的面浇头是其一绝,有脆鳝,鳝糊、焖肉、爆鱼、排骨、油爆虾等,杨乃武只要了一份光面,没点面浇头,吃光面时,被一位熟悉杨乃武的无锡文人认出,连忙上前招呼,并询问他经后的打算。

无锡阳春面

杨乃武起身面北举手一拱说:“杨某虽获朝廷恩典,得以平反昭雪,但功名被革除,已是一介贫民,今后当如这碗光面一样,阳春白雪,洁身自爱,才不愧对天下读书人!”由于杨乃武以阳春白雪比喻光面,传开以后,江南一带的吃面客人就把光面叫做阳春面。

后来有人说“拱北楼”的店名是杨起身作答时曾面北举手一供而来,这就有点牵强附会了。

无锡老字号“拱北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