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皮战略:美军在菲律宾海海战胜利背后的深谋远虑【1】

战争史札记 2024-11-23 18:04:09

1944年6月,美国在菲律宾海海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借此重振士气并站稳脚跟。

美国终于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展现出的青春期般的稚嫩与迷茫状态,世界见证了美国作为新兴全球力量的显著崛起。当时,全球正笼罩于战争的阴霾之下,而美国正逐步在这一舞台上展现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同年夏季,美军成功进驻意大利首都罗马。与此同时,另一支强大的美国力量,协同英国、加拿大及众多同盟国,于欧洲西北部稳固了战线。此外,在中国上空,美国陆军第八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犹如钢铁巨龙,首次自中国机场起飞,直击日本本土。

美军在远离诺曼底的区域上演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两栖登陆行动,此行动不仅触发了菲律宾海海战——太平洋战争中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战役,更在航母、战列舰和巡洋舰的部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

当时,无论身处战火纷飞的前线,还是远离战场的后方,人们均能感受到推动历史进程的那股强大力量。

然而,随着美军在亚洲战场的深入,一系列复杂的对日作战问题接踵而至。在中国大陆与西太平洋这两大战略区域,美国力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面对诸多困境,这些在战争初期或许被过于乐观地低估了。

美国军方高层,尤其是参谋长联席会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作出了一项明智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在针对日本的战争中,他们必须预设有必要入侵日本本土,而不仅仅基于“主观认为”这是战争进程的必然需求。

此决策不仅彰显了美国的战略洞察力,也预示着其在国际事务中将承担更为重大的职责。同年7月初,美国向伦敦方面传达了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在二战后期战略调整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在东方战场,由蒋介石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在首次反攻日本时奋力抗击。

当然,美军将这些新建的机场视为点燃日本本土战火的关键所在,并将其视为西太平洋地区后续行动的核心。美军指挥官随后面临一项艰巨困难:远道而来、横跨数千英里的士兵绝不会满足于仅处于待命状态。

这三个问题,深刻反映了美国国家利益的优先次序,并与美国武力的运用方式紧密相连。

美军对日作战的最终规划所发生的转变,与西太平洋战区的美军指挥调动紧密相关,而这一调动又引发了另外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首先,美军在入侵日本本土之前,是应先横跨太平洋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会合,还是从海军角度出发,通过空袭和封锁手段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避免残酷的陆上战斗?这被称为“中国问题”或更确切地说,“中国困境”。

因为处理日本的战败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美军需直接支援国民党部队,在中国本土上击败日本陆军;另一方面,美国又必须履行其对国内民众的承诺,即从中国的机场起飞执行任务。

针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性轰炸以促其无条件投降的策略,引发了一个被称为“中国困境”的议题。

随之产生了第二个基于逻辑但颇为激进的问题:假设从中国机场起飞一支由200架重型轰炸机编队构成的强大力量,对日本本土执行战略轰炸任务,或许能有效促使日本结束战争。

这一看似不切实际的主张,在美国军方内部,特别是约瑟夫·史迪威中将及部分美国国务院高层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他们忧虑,美国与国民党政府的过度亲密可能招致严重后果,鉴于国民党政权内部存在的腐败、政治不稳及军事力量薄弱等问题。

将上述问题综合考量,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浮现:美国是否应优先关注菲律宾的战后重建工作,鉴于该国在战争初期即遭沦陷,并长期处于他国控制之下。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与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指挥权争夺亦日趋激烈。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局势,美军需冷静分析、果断决策,以确保制定出既符合国家长远利益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

谈了关于美军军事行动中的意见分歧,接下来谈谈以及对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这个名字,往往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有人将其视为神圣的英雄,赞誉备至;而有人则对其不屑一顾,深感厌恶。

历史这位最公正的裁判,却总是依据战时的实际表现来评判每位将领或士兵的功过。

在某些人心中,麦克阿瑟已成为美国英雄的代名词,其成就似乎足以掩盖一切非议。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陆军的表现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除菲律宾失守外,其在战场上的关键作用相对有限。

在塞班岛登陆行动之前,鲜有公众自豪地提及参与此类入侵行动的经历。美国陆军对太平洋战争胜利的贡献,主要依赖于航空部队与情报机构的协同努力,这些努力虽显著增强了美国的战略地位,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根据已公开的作战报告,即便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美国陆军也主要扮演辅助角色。至于麦克阿瑟将军,其贡献与行为在正义性与结果上均存在广泛争议。他在菲律宾防御战中的指挥不力、过度的个人宣传、性格的多变性,以及在同盟国中获得的诸多“机遇”,本应受到陆军内部的严厉处分。但是,他的“勇敢”形象却意外地为他赢得了美国最高荣誉。

值得注意的是,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曾有意提名麦克阿瑟担任太平洋某一战区的全面指挥官,但这一提议因美国海军的反对而未能实现。海军方面似乎不愿接受陆军指挥官的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时两军间存在的微妙关系。

可见,麦克阿瑟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尽管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在某些方面值得肯定,但其性格与部分行为却难以赢得广泛赞誉。

他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的那些指令,以及那份几乎要冲破天际的自负,按常理来说,足以让他在1942年的任何时刻,都成为陆军队伍中那颗耀眼的“异类之星”。尤其是1942年5月的那一幕,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麦克阿瑟为了能让自己的“军事才华”闪耀在万众瞩目之下,简直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手舞足蹈,那份自信与张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屏息以待,只为了聆听他的“高谈阔论”。他甚至大胆地声称,那些原本应该被用于支援苏联抵抗德军夏季攻势的宝贵物资,竟然被他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巧妙”地“截留”了下来,转而用于肃清拉包尔。这番言论一出,真是让人既想笑又想哭,哭笑不得。

尽管麦克阿瑟的种种行为让人瞠目结舌,他却依然稳坐钓鱼台,没有丝毫动摇。如果他真的继续这样把自己当作国家政策的“最高决策者”,那么美国人或许真的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另一位总统、另一个指挥部门,或是另一场全新的战争,来给他换一个更适合他的岗位了。

麦克阿瑟的问题,就像一颗被深埋地下的种子,在1942年之后逐渐生根发芽,悄然生长,一直延续到了1944年1月的那个寒冷冬日。那时,战略难题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层出不穷。而美军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从马里亚纳群岛腾空而起的B-29超级堡垒式轰炸机,竟然能够对日本本土构成如此巨大的威胁。

在此之前,美国的战略构想是“要让日本的战败彻底而广泛,并在亚洲大陆地区得到广泛的确认和认同”。这一宏伟的构想自然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支持。中国不仅为美军提供了宝贵的机场,助力美军将战火成功地延伸到日本本土,更是成为了日本帝国陆军的葬身之地。而那些得到美军补给和武器装备的中国军队,将成为击败日本帝国陆军的主力军。

而这一战略构思的实现,则是建立在英国军队已经成功清除缅甸日军的前提之上的。因为只有这样,支援国民党军队的补给才能畅通无阻地通过陆路运输到达前线。

这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安排,都如同精密的钟表一般,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巨大的重型轰炸机,如同钢铁巨兽,从中国广袤大陆的心脏地带腾空,它们的轰鸣声划破了天际,直指台湾海域。

这些空中巨兽,不仅是技术力量的展现,更是美军与中方合作战略的见证。一旦台湾这片战略要地落入盟军囊中,它便化身为一块宝贵的跳板,为盟军深入中国大陆沿海,拓宽战场版图铺平道路。这一策略,虽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是美军高层在1942至1943年间深思熟虑的杰作。

然而,英国方面对于深入缅甸的丛林战显得意兴阑珊,对于与中国重庆建立陆上联系的补给线更是提不起兴趣。他们甚至私下里对中国能否胜任美国赋予的重任表示怀疑,毕竟,那时的中国,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军事力量,都处在艰难的恢复期,重夺缅甸失地似乎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中国国民政府虽然同样面临重重困难,但对于美国的军事与民间援助却显得更为热衷。当然,这种热情并非毫无保留,当胜利的曙光初现,国民党当局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布局,加速推动日本投降的进程,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免被美方设定的角色所局限,以免丧失来之不易的地盘。在他们眼中,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国内——国共两党的内战阴云,已在日本战败的预兆下悄然聚集。

不难发现,尽管盟军在战场上携手并进,但背后的政治博弈与利益考量,却如同暗流涌动,为这场世界大战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

国共内战,这一关乎中国命运的较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美军高层的战略规划里藏着一个让人头疼的前提:他们设想,重型轰炸机能够自中国大陆腾空而起,直击日本本土的心脏地带。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空中巨无霸的日常维护与补给,大多得靠远在印度的支援,这背后藏着英美两国盟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想象一下,以印度和中国为跳板,美军的轰炸机不仅能对日本本土投下震撼弹,还能将影响力扩散至整个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及东南亚战区司令部的广阔天地,加深了同盟间关系的纽带。

然而,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如同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另一方面,1944年4月,日本意识到自己在空中的优势已荡然无存,于是转而对中国境内那些美军轰炸机的栖身之所发起了地面上的猛烈反击。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中国的未来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到了1944年5月底,日本的军事铁蹄已经践踏了洛阳、郑州,直至汉口一线,他们还野心勃勃地想要征服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梦想着构建一条从朝鲜直通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陆上通道。

这时,美国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史迪威和其他华盛顿的将领都担忧,日本下一步会将矛头指向中国的机场。虽然蒋介石的部队得到了美军的物资支援,但实话实说,他们在战场上与日军硬碰硬时,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国民党军在衡阳保卫战中拼死抵抗,无奈最终还是未能保住这座城池。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蒋介石对于那些不属于他亲信圈子的独立抗日队伍,吝啬到了极点,连一丝一毫的军事援助都不愿给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