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南极条约》会议,英美却将我国“请”出会场,中代表委屈痛哭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11-22 11:42:43

1983年6月,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的缔约国。消息传来,作为中国南极考察办公室主任的郭琨兴奋不已。

多年来,他为争取加入这一国际条约付出了诸多努力。如今,中国终于获得了在南极事务上的发言权,这对于国家的极地科考事业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赴会受辱泪洒澳洲

当年12月,澳大利亚邀请中国出席第12次南极国际会议。郭琨受命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带领12位科学家前往参会。临行前,郭琨斗志昂扬,对这次会议寄予厚望。他深知,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南极科考领域实力的大好时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郭琨的意料。会议第一天,在领取会议材料时,其他国家的代表拿到的都是厚厚一沓,而中国代表团的材料却寥寥无几,仅有寥寥数页纸对会议流程做了简单介绍,对具体议题却语焉不详。郭琨心中已然升起一丝不安,但多年的外交经验告诉他不能轻易流露。

会议开始后,郭琨在发言中侃侃而谈,就南极考察问题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赞誉。经过两天的讨论,会议主席宣布将就《南极条约》的相关事宜进行投票表决。就在这时,英国和美国的代表突然站了出来,建议中国代表团暂时离场,到休息室小憩片刻,等待投票结果。

面对这一无理要求,郭琨难掩心中的不满。他据理力争,指出作为缔约国,中国理应享有投票权。但英美代表却振振有词,声称只有在南极有实质性考察经历的协商国才有资格参与表决,而中国尚无考察站,因而只能列席会议,并无表决权。

最终在会议主席的势力偏袒下,郭琨一行被"请"出了会场。坐在休息室里,望着窗外阳光灿烂的悉尼,郭琨百感交集。身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却在国际会议上遭此羞辱,他感到异常委屈。会议结束后,英美两国甚至没有告知中国代表团投票结果。兢兢业业准备的会议材料,最终沦为一堆废纸。

回到酒店,郭琨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委屈,泪水夺眶而出。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西方列强对南极事务的垄断地位。没有自己的南极考察站,中国在南极事务上就永远不能占据主动。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在南极建立起属于中国自己的科考基地,填补这一空白。

悉尼的夜空似乎格外明亮。望着窗外,郭琨缓缓擦干眼角的泪水。他明白,中国要想在南极站稳脚跟,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夜已深,窗外依稀可见南十字星闪烁,这颗南半球的标志性星座,似乎在向这位中国科学家昭示着南极的所在。望着那熠熠生辉的星光,郭琨心中的斗志再次点燃。中国,一定会重返南极!

泪洒归途思创大业

郭琨怀着满腔委屈踏上归国的航班。一路上,他脑海里不断重复着在澳大利亚会场上的那一幕幕屈辱。区区一个会议发言的机会,竟也成了中国代表团高攀不起的奢望。而那些西方国家的代表,言语间流露出的傲慢与不屑,更是刺痛了这位中国科学家的心。

回到国内,郭琨将这次参会的经历向领导做了详细汇报。谈到被"请出"会场的那一刻,这位饱经沧桑的科学家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酸楚,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庞静静地流淌。他知道,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科考团队,更是一个正在复兴的大国。中华民族曾经也是世界舞台的中心,如今却在南极事务上毫无话语权,这种落差令郭琨无法接受。

在郭琨看来,中国在南极之所以受制于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那里没有一席之地。没有常设考察站,就谈不上在南极开展实质性科研工作,更无法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的声音。"我们必须尽快在南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考察站!"郭琨对身边的同事说,"唯有自力更生,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

郭琨的想法得到了同事们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愿意为国家的南极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在郭琨的召集下,中国32位顶尖的科学家向中央写下了请愿信《向南极进军》。信中,大家以慷慨激昂的笔触阐述了尽快在南极建立考察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表达了"到南极去,到南极去"的强烈愿望。

万万没想到,这封信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高层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时任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当即表示将全力支持科学家们的壮举。很快,各方力量开始协调,一场声势浩大的南极考察行动在酝酿之中。

当得知国家决定在一年内实现南极建站的消息时,作为请愿人之一的郭琨百感交集。多年来,他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太多心血,也流了太多泪水。如今,梦想即将成真,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油然而生。但他深知,道阻且长,建站的路上还有无数艰难险阻需要攻克。

望着窗外,郭琨目光坚定。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排除万难,在南极建成中国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他甚至做好了献出生命的准备。"如果有什么不测,就把我埋在南极的冰盖之下,那里将是我永远的家。"

斗转星移,中国向南极进军的脚步愈发坚定。在亿万人民的瞩目下,一支庞大的考察队伍,浩浩荡荡,向着冰雪王国挺进。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一个泱泱大国,曾经跌倒,又重新站起,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来了!

乘风破浪向极地进军

1984年11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踏上了开往世界尽头的征程。由"向阳红10"号和"J121"两艘科考船组成的船队,满载着中华儿女的南极梦,劈波斩浪驶向冰雪王国。作为考察队员,郭琨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而,这注定是一段荆棘密布的旅程。在途经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时,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险些让两艘船只失去联系。更让人揪心的是,"J121"号的一台活塞在剧烈颠簸中脱落,冷却系统瞬时瘫痪。没有冷却装置,船只随时都有被海浪吞没的危险。眼看整个考察计划就要半途而废,船上的机械师们却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最后关头,大家集思广益,利用现有材料临时组装出一套冷却支架,犹如天降奇兵,解决了燃眉之急。

有惊无险地在南设得兰群岛登陆后,建站考察的艰巨性再次摆在众人面前。作为南极建站的"处女地",该岛毫无人烟,却分外吝啬阳光。恶劣天气连绵不绝,昼夜温差极大,一天之内竟有近40摄氏度的落差。而建站的时间只有短短40天。听闻消息的外国人纷纷表示,中国人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建成考察站纯属天方夜谭。

然而,郭琨和他的队员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这支中国队伍不仅完成了建站,甚至比预期还提前。他们身上已经融入了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的钢铁意志,每个人都是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模范。为了赢得宝贵的施工时间,大家两班倒工作,每个人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当恶劣天气来临,无法户外施工时,队员们就转战室内,连续作业。

就这样,中国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硬是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建筑的施工。1985年2月20日,五星红旗在南极冰原上空冉冉升起,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正式落成。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冰天雪地里,科考队员们紧紧相拥,泪水和微笑交织。这一刻,所有的艰辛都化作感动,所有的委屈都变成自豪。

长城站的建成,开启了中国南极考察的新纪元。自此,中国科学家开始在这片神秘大陆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他们远赴极地,在冰封之地测绘大地构造,在夜幕中凝视浩瀚星空,在风雪中捕捉地球的脉动。那一座座建筑,那一次次探险,都在南极的冰雪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向阳红10"号和"J121"号停泊在长城站附近的海面上,船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运来了中国考察的希望,也将中国走向复兴的脚步传递到了这片大陆。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郭琨和战友们无比感慨。是啊,中国人来了,从此这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经此一役,谁还敢说中华民族是东亚病夫?

铭记历史再创辉煌

长城站的建成,为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时代的进步,科考工作对考察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原有的设施已经难以满足科研需求。面对新的挑战,中国南极考察人再次挺身而出,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2005年,郭琨的学生、著名考察专家秦大河率队再次来到长城站。看着这座饱经风霜的建筑,秦大河百感交集。当年,他作为第一批科考队员参与了长城站的建设。如今时过境迁,那段拼搏的岁月已然成为记忆深处的珍宝。目睹站点设施的老化,秦大河深知,是时候赋予这座考察站新的生命了。

经过慎重考虑,秦大河向国家南极考察办公室提交了改扩建长城站的提案。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很快,一项宏大的工程拉开序幕。本着尊重自然、绿色环保的理念,新长城站采用了诸多先进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污水处理系统、海水淡化装置……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引入,大大提升了考察站的科研水平和生活质量。

改扩建工程历时近两年,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建设者们发扬不畏艰险的精神,战天斗地,挑战极限。当最后一块墙板装配完成,大家的心情无比激动。2007年1月,全新的长城站落成启用,它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南极冰原之上,成为中国智慧和实力的象征。

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支首次远征南极的考察队伍已是华发苍苍。然而,他们为国铸就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却从未褪色。2009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25周年之际,当年的一些队员应邀重返长城站。已经63岁的郭琨也在其中。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老人禁不住热泪盈眶。记忆中的冰天雪地变得温暖起来。

站在全新的长城站前,考察站的新老成员共同向国旗敬礼。这一刻,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祈祷:愿中国的南极事业蒸蒸日上,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永不停歇!历史将这段写满艰辛与荣光的南极岁月永远铭刻。这不仅是一群科学家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民族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缩影。

远眺苍茫大地,南极大陆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泽。中国考察队员正在这里不断刷新着世界的认知。在他们身后,长城站傲然矗立,见证着中国与这片大陆结下的不解之缘。那曾经遥不可及的极地梦,已然照进了现实。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