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确定性与确定性的对决(上)——老子的牛和薛定谔的猫(10)

代曼谈文化 2024-09-19 12:22:48

老子修道开始于虚极静笃,悟到“复命曰常”。这里的“命”就是确定性,“常”是与命相对的非确定性,这里首次提出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对决。确定性是短暂的、阶段性的、刹那的,非确定性是永恒的、真常不变的。命有种命和个命,牛命马命就是种命,每个人都是个命。牛命马命都是阶段性的,是从无牛无马的非确定性状态诞生的。道体之妙是永恒的真常不变,因此要摧毁确定性的命,重建非确定性的真常。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

老子看懂了阶段性的不变,世人误以为是永恒的不变,于是坠入迷途,文明也失去方向(不要低估老子虚极静笃中的概念分离能力)。佛教认为世人“执无常为常”,也就是执阶段性的命为常,彻底误解了真常。老子道思维和道逻辑是就是要破阶段性的不变性,认识永恒的真常不变,世人眼中的非确定性。阶段性的确定性实际上就是佛教特别强调的无常,只是视角不同,世人是俗谛视角,佛陀是宇宙视角。世人对非确定很恐惧,如同对空无一样恐惧,这是混淆了不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二个不同的概念。非确定性是指无限的变化力导致的伟大创造力,不确定性是指人失去对未来的可预期性(因此也失去安全感)。

“事实上,量子理论似乎在推动着世界向着随机性和偶然性的本质方向探索--就像我们对历史的研究一样。散落在空间和时间的历史事件是按照一些宏伟而隐藏的计划而展开的吗?还是按照我们一直在跟随着随机发生的事件,被不确定性所决定”(《量子简史》第51页)“奥本海姆赞赏玻恩对几率密度的解释,强调这是对古典物理学僵化的决定论伟大的概念突破”(同上99页)。物理学已经进入一个转折点,从确定性向非确定性转变,从可触摸的实在向不可触摸的概率转变。新的物理实在更像心灵世界的运行机制,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的区别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一条错误的路还是一条通向更高真理的路?客观世界依然还是那么“客观”吗?一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随机论、偶然性)的对决,换句话说,一场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对决终于在物理世界如期来到。

因果律是基本规律,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之间遵循严格的法则,不可因人的意志而改变。这是自牛顿以来的物理学家的心中信仰,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即使时空的性质改变了,因果律的信仰没有被改变。但是,因果律也没有被完整的描述过,是严格的一因一果,还是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还是多因多果?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因是无形无相的,果是有形有相的?还是因果都是有形有相的?因果律在印度古老的数论学派和胜论学派中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生“因中有果”和“因中无果”的重大争论,两个学派都有有力的证明。

佛教中观论师龙树则提出因中有果是错,因中无果也是错的中观论,超俗谛而入真谛,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因一果到多因多果,确定性(决定论)就转向非确定性(随机性、偶然性),一个确定的世界转向一个随机的世界。按照严格决定论,五个手指的母亲只能生下五个手指的孩子,但我们确实看见五个手指的母亲生下了六个手指的孩子(遗传学家用变异来解释,实际上是非确定性的显现)。

由因果律带来的确定性(决定论)是经典物理学家的核心信仰。大卫·凯泽说:“运用牛顿定律,甚至爱因斯坦相对论,物理学家能够严格计算出事件B根据事件A而必然发生。但在量子力学的新世界中,物理学家却只能计算其可能性:事件B在一定概率下因事件A而发生,物理学家只能知道这些,而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奥本海姆也曾经进行爱因斯坦式的尝试,试图绕过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用了各种方式,但最终证明这些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同上)

十八世纪的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了宇宙决定论,认为宇宙就像一只大钟,什么时候指针指向哪里早就由机械结构决定了,指针是没有任何自由度的。宇宙的规律早就决定宇宙如何运转,一旦知道宇宙全部的规律就可以提前用数学工具计算出未来的所有运行轨迹,没有任何偏差和例外。但胡蝶效应又摧毁了这么伟大的梦想,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更是彻底摧毁了因果律。这不值得哀伤,而是值得欢呼,因为摧毁的是小逻辑的因果律,摧毁的是物逻辑,大逻辑的因果律应运而生。拉普拉斯能够计算出下一刻泥塑师的作品是泥牛还是泥马吗?显然不能。你甚至不能确定你自己下一刻迈出左脚还是右脚,只有在迈出这一刻才能确定。

把决定论引入人生哲学,就是命定论(宿命论是极端形式)。孔子曾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一生的命运早就决定,人算不如天算。因此儒家劝人对于人生遭遇“安之若命”,不要任何抱怨(这也有某种积极意义,遭遇灾变时不气馁)。承认命运是决定论在人生哲学中的发酵,二者的思想基础是相同的。自然界的决定论容易被认可,人生哲学的命定论还是有不同观点,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否定命定论,提出“非命论”,非命论就是承认随机性、偶然性。承认人生过程有随机性还是有很多证据,比自然界的证据要容易的多。只有深入量子世界才发现自然界也是支持随机性。

现在无法躲避一直想躲避的物理学难题,同时也是人生难题,确定性(决定论determinism)还是非确定性(非决定论non-determinisim),而非确定性(非决定论)又被理解为随机性、偶然性,更被理解为可能性。世人真是悲喜交集,有人喜欢确定性(至少价值投资者是如此),有人喜欢非确定性(至少冒险家是如此),但更奇怪的是同一个人既喜欢确定性又暗喜非确定性,物理学家对于自然界也是如此。自然的图景到底是确定性还是非确定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关系是什么?现在应该有更完整的认识,也许一个更完美的世界因此而展开,而古老的决定论不再肆虐。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早就确定,这个人实际是已经死了。奥古斯丁写了一本《论自由意志》来表达思想的非确定性是人最宝贵的财富。

既然不能回避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两难抉择,那就直接面对。老子是直接面对的第一人,而且作出了精辟的诠释。《道德经》第十六章说“复命曰常”,这就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对决。历代注释家感到很困难,命和常有点语义重复,都代表某种不变性。其实不然,命代表俗谛的确定性,“命中注定”表明这一点。常是命的对立面,是俗谛的非确定性,又是真谛的确定性。牛有牛命,马有马命,一旦阴阳和合(冲气为和,基因成形),牛命马命就已经确定。

但站在宇宙观上深观,这种确定性是短暂的,刹那性的,并非是永恒不变的。世人的肉眼看到了这种命的确定性,其实暗流涌动,刹那变迁,这是超出肉眼的。老子看到了肉眼之外的确定性,即能变的确定性,能变的确定性就是非确定性。龙树中观说“不常亦不断”,俗谛的常是错,俗谛的断也是错。河流常流是常,河流断流是断,世人的常、断对立就是这样建立。但佛陀说,世人的常不是真常,世人的断不是真断。

佛陀在《楞严经》中“击钟验常”是测验弟子阿难是否真的理解非常非断的妙理。钟声响起,弟子耳闻,钟声消尽,弟子不闻。钟声响起是常,钟声消尽是断。再次击钟,钟声再次响起。弟子前说钟声已断,若真已断,钟声不应再次响起。钟声始终未断,隐藏在钟里,这是真常。河流长流为常,河流断流为断。河水哪里去了?河水潜入地下,过一段又冒出地面,这是真常。即使河流已经被蒸发,水天上降下来,这还是真常不断。河水常流是命,河水上天下地是常。前者显现上是确定性,后者是非确定性。因为没有概念分离能力,世人把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混淆,把非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混淆,把命与常混淆,于是排斥非确定性,视为怪物。

牛命马命的确定性是道体的非确定性的随缘显现,是随机性的显现。牛命马命的确定性是以道体的非确定性为基础的,没有道体的非确定性,牛命永远是牛命,马命永远是马命,鲲化为鹏的大逻辑无法演化,泥塑师无法把泥牛变化为泥马。“常”的本意显示出来了,就是本体永恒不变。常的本意显示出来,命的本意更加明显,是现象的阶段不变、刹那不变(刹那不变就是变)。龙树中观学说对此阐释极为清楚,《中论》提出了著名的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不常亦不断”才是老子的“常”,不是世人的常。世人眼见即常,消失即断,这是典型的浅思维,不是理解宇宙和人生的深思维,更不是虚极静笃的甚深思维。世人的常是阶段性的,差那生灭的,并非真常,与世人的“断”逻辑上是相同的。只是世人没有逻辑推理能力,把阶段性的命当做永恒的常。有为法不能把牛命改变为马命,但无为法可以做到,泥塑师可以做到。万物归根,牛命马命可以重置。对泥塑师来说,泥巴是常,泥牛泥马是命,把泥牛入水,复归于泥巴,再重置为泥马,易如反掌。

物理学家应该把粒子和波“入水归根”,把肉眼中的形破掉,真常就显露出来。在这里,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没有对立,一切确定性都是建立在非确定性之上的,没有非确定性,确定性就是空中楼阁。1=1是1≠1的特例,确定性是非确定性的特例。经典物理学家把世界看得太简单了,看到了刹那性的“命”,没有看到永恒性的“常”。永恒的不变是常,但与永恒的变是无法分割的,是不变者在变化,不是变化者在变化。

川剧变脸,演员一直在变化POSE,刹那秦琼,刹那关公,但演员本人没有变。变了!变了!观众看到了变化,欢声雷动。老子静静的欣赏,看到了真正的不变,但闭口不言,不然会扫观众的兴致,对不起门票。老子在“观其妙”,世人在“观其缴”,老子在观无形无相的道体运化,世人在观有形有相的万物变幻。老子以无形无相的道体为第一真,世人以有形有相的万物(pose)为唯一真。老子以非确定性为第一真,世人以确定性为唯一真。

如果没有非确定性的常,确定性的命从何而来?如果泥牛永远是确定的,那泥马从何而来?世界的丰富多彩正是非确定性的结果,而不是确定性的结果。在变与不变这个命题上,世人无疑最为困惑,以为是变化者在变化。A变化为B,B又变化为C,一直变下去,没有终点。如果真是这样,A已经变化为B,A已经不存在;B变化为C,C已经不在存。这样可以推导出“无物存在”,但任何物理学家都不会接受这个结论。常是真正的存在,命不是真正的存在,这是刹那存在。

参考书目录

《物理学之“道”》美 弗里乔夫·卡普拉 中国编译出版社

《时间简史》英 斯蒂芬·霍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找到了薛定谔的猫?》美 亚当·贝克尔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光子之舞》奥 安东·蔡林格 中信出版集团

《量子纠缠》英 布莱恩·克莱格 重庆出版集团

《物理学的进化》美 埃尔伯特·爱因斯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物理学讲义》 美 理查德· 费曼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量子简史》美 大卫·凯泽 新星出版社

《光子史话》英 布莱恩·克莱格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量子时代》英 布莱恩·克莱格 重庆出版集团

《十大物理学家》英 罗德里·埃文斯 重庆出版集团

《科学简史》英 W.C丹皮尔 中国华侨出版社

《物理学史》郭奕玲 沈慧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