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我为钱学森介绍对象,他看着我,就有些不对劲了

林格说历史文化 2024-11-05 20:04:55

蒋英:我为钱学森介绍对象,他看着我,就有些不对劲了

世人皆知钱学森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却鲜有人知他与夫人蒋英之间还有一段趣事。那是1950年的春天,我作为蒋英的好友,被托付为钱学森介绍对象。原本以为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当钱学森看到蒋英出现在相亲现场时,他的表情顿时变得不太自然。整个相亲过程中,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蒋英,对被介绍的对象却显得兴致缺缺。这让我十分不解:堂堂MIT博士,见到故人妹妹为何如此失态?他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缘起钱门

清末民初,钱氏家族在上海滩可谓名门望族。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出身书香门第,在杭州高等工业学校任教,母亲是当地名医之女。这个家族不仅出过钱钟书这样的文学大家,还培养了钱三强、钱伟长等科学巨匠。

1911年,钱学森降生在杭州,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为钱氏家族再添一位未来的栋梁之才。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纷纷投身教育救国的事业中。钱均夫夫妇深受这股思潮影响,对子女教育格外重视。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钱家的命运。1914年,钱均夫在杭州结识了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两人志同道合,常常就国事、教育等话题进行探讨。蒋百里育有五个女儿,其中老三蒋英生于1913年,比钱学森小两岁。

一次闲谈中,钱均夫感叹道:"你们蒋家五个女儿,真是五朵金花啊!"蒋百里笑着说:"要不,把我家老三过继给你们?"这句玩笑话,却得到了两家夫人的认真对待。

当时的钱家,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一直未能如愿再添一个女儿。而蒋家五个女儿的抚养负担也不轻。在两家人的商议下,1916年,3岁的蒋英正式成为钱家的养女。

这个决定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时蒋百里夫人选择让蒋英过继给钱家,是因为看中了钱家的教育理念。钱均夫夫妇不仅重视子女的文化修养,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这与蒋百里夫妇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蒋英到钱家后,钱母待她如亲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重男轻女的观念仍很普遍,但钱家却给予蒋英同等的关爱和教育机会。钱母常说:"养女也是女儿,要让她成才。"

就这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过继决定,会在日后成就一段佳话。钱学森和蒋英,一个11岁,一个3岁,两个年龄相差八岁的孩子,从此共处一个屋檐下,开启了他们命中注定的相遇。

二、童年情深

在钱家的日子里,蒋英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年仅十一岁的钱学森,对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小妹妹格外照顾。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床,帮蒋英梳头、穿衣。放学回家后,即便功课繁重,也会抽出时间陪她玩耍。

1920年春天,钱家搬到了上海。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而蒋英也开始在家学习钢琴。钱母发现蒋英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天赋,便请来了一位俄罗斯钢琴老师教导她。每当蒋英练琴时,钱学森总会放下手中的书本,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她弹奏。

1923年的一个下午,钱母无意中看到钱学森在教蒋英读书。小小的蒋英坐在书桌前,认真地跟着钱学森读着《三字经》。这一幕让钱母颇为感动,她对丈夫说了一句话:"要是这两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一对该多好。"这句话被路过的邻居听到,很快传遍了整个院子。

从那以后,邻居们见到钱学森和蒋英一起出门,就会打趣道:"这是在照顾未来的小媳妇吗?"这样的话语让两个孩子羞红了脸,但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1926年,蒋英13岁那年,钱家为她举办了一场小型钢琴音乐会。演出结束后,钱学森送给她一本《世界名曲集》,扉页上写着:"愿你的琴声永远这么动人。"这是他们相处的最后一年。

1927年春,蒋百里夫妇因思念女儿,提出要接蒋英回家。这个决定来得突然,但谁也没有理由阻拦。临别那天,钱家举办了一个简单的送别会。钱学森破天荒地穿上了一件新制的长衫,为蒋英演奏了一首她最爱的《梁祝》。

送别会结束后,钱学森将蒋英送到门口。院子里的桂花树正好开花,飘散着淡淡的清香。钱学森从树上摘下一朵桂花,别在蒋英的发间,说了一句:"妹妹,你要记得常回来看看。"

这一别,便是整整五年。期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又获得了庚子赔款留学机会。在他离开上海前往美国之前,特地托人给蒋英捎去一封信,信中附了一张他在交大的毕业照。照片背面写着:"无论身在何方,永远记得你是我最亲爱的妹妹。"

这十三年的朝夕相处,不仅让钱学森和蒋英建立了深厚的兄妹情谊,也为他们日后的婚姻埋下了伏笔。钱母的那句无心之言,最终成为了现实,只是这个过程要比想象中曲折得多。

三、跨洋传书

1935年,钱学森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临行前,他特地去蒋家拜访,得知蒋英已获得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两人相约在异国他乡都要努力进取,为祖国争光。

在MIT求学期间,钱学森每月都会给家里写信。在给钱母的信中,总会特意询问蒋英在德国的近况。1936年春,他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包裹,里面是一本《唐诗三百首》,扉页上有蒋英的签名。这本诗集成了钱学森在异国的精神寄托,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翻开诗集,寻找力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通往欧洲的邮路受阻,但钱学森和蒋英仍然通过各种途径保持着联系。那时的蒋英在柏林音乐学院已经颇有名气,她将自己的第一场独奏会门票寄给了钱学森。虽然钱学森无法亲临现场,但他委托在德国的同学录制了演出片段,这成为了他在美国最珍贵的收藏之一。

1939年,欧洲战事愈发紧张。蒋英不得不中断学业,辗转回到中国。这期间,她创作了一首名为《思乡曲》的钢琴曲,后来寄给了钱学森。钱学森将这份乐谱带在身边,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琴房里,他常常请懂钢琴的同学为他演奏这首曲子。

1943年,钱学森在美国的学术成就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他在给蒋英的信中提到了自己参与的火箭研究项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关注。蒋英则在回信中详细描述了她在重庆从事音乐教育的经历,以及如何用音乐抚慰战时人们的心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钱学森和蒋英的通信频率明显增加。在一封信中,钱学森谈到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表示希望能够回国效力。蒋英在回信中表达了对他科研成果的钦佩,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在国立音乐院任教的经历。

这段跨越太平洋的通信往来,持续了整整十年。虽然两人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展,但书信中流露出的关切之情却从未改变。钱学森保存了所有蒋英的来信,将它们夹在那本《唐诗三百首》里。而蒋英则将钱学森的每一封信都细心整理,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

1946年初,一封来自蒋英的信改变了两人的关系。信中提到了一次在重庆的音乐会,当她演奏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后,想起了当年钱学森在钱家后院听她练琴的情景。这封信让钱学森意识到,他们之间的情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兄妹之情。

四、相亲风波

1947年春,一场特殊的相亲在上海展开。当时已回国的蒋英受朋友之托,要为一位留美归来的科学家介绍对象。这位科学家就是钱学森,而被介绍的对象是朋友的表妹,一位上海名门闺秀。

相亲地点选在了上海外滩的一家西式茶室。那天,蒋英提前到达,为这场相亲做准备。当钱学森推门而入,看到蒋英的那一刻,整个人明显愣住了。他快步走到蒋英面前,用德语说了一句:"好久不见,我的琴师妹妹。"这句话让蒋英也怔在原地。

随后到场的相亲对象是位知书达理的姑娘,但整个相亲过程中,钱学森的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往蒋英那边瞟。茶室里的钢琴师正好在演奏《梁祝》,这首曾经在钱家后院响起过的曲子,此刻在两人耳边回荡。

相亲结束后,钱学森执意要送蒋英回家。在外滩的马路上,他们谈起了过去在钱家的点点滴滴。路过一家书店时,钱学森突然停下脚步,走进去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就像二十多年前蒋英送给他的那本一样。

第二天,钱学森给蒋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昨天见到你,我才明白为什么这些年来对其他女子都提不起兴趣。原来从小到大,我心中的标准一直是你。"这封信让两人多年来的情感终于明朗。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时的社会对养父母家的子女通婚仍存在偏见。消息传出后,上海滩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说他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有人说这样的婚事不合礼法。

面对外界的质疑,钱学森和蒋英决定征求两家长辈的意见。钱母第一个表态支持,她说:"这是天意。"蒋百里夫妇经过深思熟虑,也同意了这门婚事。他们认为,既然当年将女儿过继给钱家,就已经解除了血缘关系。

1947年夏,钱学森正式向蒋英提出求婚。求婚的地点选在了上海音乐学院的琴房里。当蒋英弹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后,钱学森从怀中掏出一枚戒指,这是他在美国读书时就买好的。

这场备受关注的婚事很快定了下来。1947年9月,他们在上海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婚礼。婚礼上,蒋英穿着一袭白色礼服,为钱学森演奏了她创作的《思乡曲》。这首承载着两人相思之情的曲子,见证了他们从兄妹到夫妻的转变。

婚礼结束后,钱学森对宾客说了一句话:"我们的故事,是从一本《唐诗三百首》开始的。"这句话道出了他们情缘的真谛。这段始于童年、历经沧桑的感情,终于修成正果。而那场看似尴尬的相亲,却成了他们爱情故事中最精彩的一笔。

五、琴瑟和鸣

1949年初,钱学森和蒋英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征程。在美国,蒋英曾在多个城市举办钢琴独奏会,而钱学森则在火箭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对才子佳人的回国,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抵达北京后,他们居住在中关村的一处小院。院子里种着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开花时,总会让他们想起当年在钱家后院的往事。蒋英在院子里放了一架钢琴,每天清晨都会练习一个小时。钱学森工作再忙,也会在傍晚时分坐在琴边听她弹奏。

1956年,钱学森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工作之余,他常常陪蒋英参加音乐会。在一次演出后的茶会上,钱学森向同事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说:"我们的婚姻是由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首《梁祝》牵线搭桥的。"这句话后来被传为佳话。

1957年,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她将自己在德国和美国学习的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了多首富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其中,《长城随想曲》就是在钱学森的建议下完成的。这首曲子后来成为了中国现代钢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1958年,钱学森开始筹建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院。工作异常繁忙的他,每天只能在深夜回家。蒋英便将钢琴搬到了书房旁边的小屋里,这样就不会打扰到正在工作的丈夫。有时候,当钱学森在研究难题时,隔壁传来的钢琴声反而成了他思考的催化剂。

1960年代,两人的事业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钱学森在航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蒋英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钢琴家。在一次访谈中,有记者问他们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蒋英回答说:"音乐与科学看似不同,其实都追求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1964年,为了纪念他们相识四十周年,钱学森特地在家中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蒋英演奏了当年在钱家时最常弹的曲目,包括《梁祝》和《月光奏鸣曲》。音乐会结束后,钱学森从书架上取出那本保存了几十年的《唐诗三百首》,翻开夹着蒋英年轻时书签的那一页。

随着年龄增长,两人共同的时光越发珍贵。每天晚饭后,他们都会在院子里散步。钱学森会给蒋英讲述航天技术的最新进展,而蒋英则会跟他分享音乐教学中的趣事。他们的谈话常常持续到月上枝头,直到桂花的香气在夜色中愈发浓郁。

1965年,蒋英创作了一首名为《科学颂》的钢琴协奏曲,这是她送给钱学森的特殊礼物。这首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首演音乐会上,钱学森坐在台下,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蒋英指挥乐团。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