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复杂性格
朱元璋是一位性格多变、复杂的皇帝。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评论他建国前以仁厚待人,而建国后却展现出强烈的猜疑和冷酷。赵翼总结道:“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朱元璋的早年经历可谓艰苦异常。出身贫寒,他幼年失去双亲,青年时靠乞讨为生,饱受磨难,这种生活造就了他倔强、刚毅、忍辱负重的性格。早年行乞时,他亲眼目睹了元朝贪官污吏如何盘剥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他认为,正是这些贪官将国家带向了衰亡。
他曾颁布严法,规定凡是贪污银子超过60两的官员,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为确保法令的有效执行,朱元璋对任何涉嫌贪污的案件都要求彻查到底,不论涉及到多高的职位。
在他执政的31年里,大规模的肃贪运动共有六次,涉案官员数以万计。这六次肃贪行动使得无数官员丧命,据史料记载,被处死的贪官超过15万人。
朱元璋的奇特考题
在洪武九年的清晨,阳光刚刚洒满金色的紫禁城,朝会的钟声在寂静中响起,所有大臣身着朝服,一丝不苟地排列在朝堂上。
朱元璋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面无表情地扫视着下方的众臣。他的眼神锐利,似乎能洞察每个人的内心。就在所有人以为今日的朝会将如往常一样进行时,朱元璋突然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考题:“以变天为题,现场撰写一篇文章。”考题中的“变天”一词在封建王朝极为敏感,隐含着政变或改朝换代的意味,这无疑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话题。
一位年长的大臣首先完成了文章,他的笔法稳重,字迹飘逸。文章中充满了对朱元璋的赞美,称颂他是天选之子,是国家的定海神针,让“天下太平”,而“变天”则被巧妙地引申为朝代的更迭,是对旧有腐败的洗涤,让明朝如同凤凰涅槃,更显光辉。
另一位较年轻的大臣则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写法,他以自然现象的变化来类比“变天”,文中描述了风调雨顺、四季更替如何为百姓带来福祉,象征着朱元璋的英明治理与天命相应。
就在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完成自己的文章,递上前去的时候,整个朝堂上弥漫着墨香和紧张气氛的混合味道。每当一份文章被递到朱元璋的面前,他只是扫一眼,随即放到一旁,面无表情,让人难以窥视他的喜怒。
曾秉正的独特之作
曾秉正的奏章在一众文字中格外引人注目。和其他大臣的文章一样,他的文章中也不乏对朱元璋的赞美之词,称颂皇帝的英明和威德。然而,曾秉正的文章并未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赞颂上,而是围绕着地方治理和百姓生活,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曾秉正在奏章中首先提到地方官员的职能分工。他指出,许多地方官员职责模糊,导致执行政策时效率低下。他建议朝廷通过清晰的职能分配,确保每位官员各司其职,减少推诿。接着,他话锋一转,谈到官府对百姓税赋的管理。他在奏章中写道,尽管朝廷已多次下令减税,但一些地方官吏为谋取私利,擅自加收苛捐杂税。他建议在地方设立监督机制,确保中央的减税政策真正落实到百姓身上。
曾秉正还特别提到了农民的负担。他写道,由于年年征战,许多劳力被征调服役,导致乡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不少农田荒芜,农户生计艰难。他建议在征调劳力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的实际情况,避免给农民造成无法承受的负担。当朱元璋合上奏章时,他的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笑意。
朱元璋对曾秉正的才干和直言不讳深感欣赏,便决定提拔他为思文监丞,以示嘉奖。得此任命后,曾秉正依然保持他一贯的作风,不与同僚周旋,也不迎合上司的喜好。他总是直言不讳,做事不留情面,一旦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据理力争。凡是他看不顺眼的事情,即使牵涉到利益,也会毫不犹豫提出意见,让很多同僚对他敬而远之。
他这种不假辞色的态度让他与不少官员关系紧张。久而久之,曾秉正的性格在朝中逐渐形成一种“硬骨头”的形象,同僚们都知道他是个不易说动、也不容易亲近的人,私下里对他有所排斥。
一些同僚开始感到和曾秉正共事不便,逐渐疏远他,甚至有官员背地里称他为“刺头”。有些心术不正的官员担心他会揭发自己的过失,便刻意避开他。即便如此,曾秉正依然我行我素,朝会时仍不留情面地指出不当之处,面对各种批评和讽刺也毫不动摇。
曾秉正的直言引祸
起初,朱元璋对曾秉正的刚直态度尚能容忍,甚至对他的清廉和敢言表示了几分赏识。每当朝会上,曾秉正上奏直言,朱元璋虽不一定完全赞同,但也会认真倾听。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曾秉正的直言愈加频繁,且对朝廷中一些具体政策提出了越来越尖锐的批评。这种言辞的犀利和频繁让朱元璋逐渐生出不悦之意,尤其是每次朝会后,一些同僚还会在皇帝面前提及曾秉正的“不合时宜”,称他“不知变通”。
有一次,曾秉正递上的奏折言辞更为直接,他提到地方上百姓苦不堪言,归因于一些繁琐且苛刻的税收措施,认为这样的政策损害民生,甚至可能引发不满。他在奏折中具体列举了几个地方官员强制百姓交纳各种杂税的案例,措辞严厉,要求朝廷“严惩不贷”。他在奏折中甚至用了“动摇民心”这样的字眼,直言若不及时加以整治,地方官吏贪污成风的情况可能会危及朝廷威信。
朱元璋在大殿上接到奏折,随手打开略读几句,神情顿时一变。奏折中那种不加掩饰的言辞让他感到曾秉正在质疑朝廷的治理,甚至有失对皇权的尊重之意。朱元璋将奏折丢在案上,询问左右文武百官对此有何看法。大臣们大多对曾秉正心怀不满,纷纷称其“目无尊上”“冒犯威仪”。几个年长的大臣顺势进言,指责曾秉正言辞过于尖锐,毫无顾忌,并提到这样的人若任意放纵,势必影响朝廷的和谐。
见群臣言辞恳切,朱元璋的怒意更甚。事后,他召集内阁商议,决定以“不敬皇权”为由罢免曾秉正的官职,以警告朝中大臣。
曾秉正的悲惨结局
朱元璋罢免曾秉正官职后,命他即刻离京返乡,反省己过。曾秉正得到命令,收拾好随身的简单行李,准备踏上归乡之路。然而,他为官多年,始终秉持清廉之道,从未积攒任何家财。朝廷俸禄微薄,他从不接受礼物,更没有任何额外收入,以至于身边竟然连足够的路费都拿不出。他向周围的同僚求助,但曾因言直行正得罪了不少人,几乎无人愿意帮他。
无奈之下,曾秉正为筹路费,将目光转向家中最心爱的四岁女儿。他多次犹豫,但最终别无选择,只得将年幼的女儿卖给富户,凑出返乡的盘缠。
曾秉正卖女一事并未随着他的离开而了结。此事被他在朝中的政敌知晓,旋即有人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言辞之中暗含对曾秉正的嘲讽,称他“为博同情不惜卖女”,更形容他“藐视皇恩”,意指他不懂感恩,居然声称连路费都没有,让皇帝失了颜面。
朱元璋听闻此事,怒不可遏。他无法容忍自己恩赐的俸禄被轻贱,认为朝廷的俸禄足以让每位官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曾秉正却卖掉亲生女儿,让朝廷颜面尽失。朱元璋越想越气,认为曾秉正无视朝廷赐予的恩典,完全是借卖女之举来博取同情,意图让百姓误以为皇帝苛待臣子。带着满腔愤怒,朱元璋下令将曾秉正押解回南京,准备对他处以重罚。
面对朱元璋的盛怒,他无从辩解,知道任何言语也无济于事。朱元璋的怒火未平,命人对曾秉正施以腐刑。所谓腐刑,即宫刑,这种刑罚无疑是对一位大臣最大的羞辱。在那冷酷无情的刑场上,曾秉正经历了非人的折磨,身心俱损。受刑之后,曾秉正再无颜面在世人面前抛头露面。他从此销声匿迹,像是从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无人知晓他的行踪。
参考资料:[1]赵庆伟.略论朱元璋文化性格的形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