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二十四孝

君达看文物 2024-11-02 01:32:43

“二十五孝李世博”是网友对河南南阳小学生李世博孝行的一种赞誉。

李世博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患有智力障碍。家庭的变故让这个小男孩早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学校时,他每天中午会用学校免费提供的餐食给在校门口等待的母亲吃,而自己则吃同学们剩下的骨头。他的行为被老师发现后,老师深受感动,网友们也纷纷为他的孝心点赞,称他的行为可以算得上是“第二十五孝”。

这件事经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爱心人士给李世博家送去了生活物资。同时,当地政府也表示,李世博家是特殊家庭,相关的政策扶持早已到位,并且一直在关注这个家庭。李世博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孝心和坚强,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了孝道的意义。

“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经典故事集。

孝感动天

舜的父亲、继母和异母弟多次想害他,但舜仍对他们恭敬孝顺。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在历山耕种时,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戏彩娱亲

老莱子七十多岁时,为逗父母开心,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像小孩一样戏耍,摔倒后还装作婴儿啼哭。

鹿乳奉亲

郯子父母患眼疾,需鹿乳治疗。他披上鹿皮进入深山,混进鹿群取鹿乳。有一次差点被猎人射杀,他赶忙告知猎人自己的真实目的,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

百里负米

仲由家境贫寒,自己常吃野菜,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富贵了,父母却已离世,他很是感慨。

啮指痛心

曾参年少时,有客人到访,母亲咬手指,他心有感应,赶忙回家。原来母亲是用这种方式让他知道有客人来了。

芦衣顺母

闵损的继母虐待他,冬天给他穿芦花做的衣服,而给两个弟弟用棉花。父亲知道后要休妻,闵损求情,继母深受感动,之后对他视如己出。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薄太后生病,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汤药都要自己先尝过才给母亲喝。

拾葚异器

蔡顺在饥荒时靠采摘桑葚为生。他把黑色的桑葚留给母亲吃,红色的自己吃。赤眉军被他的孝心感动,送给他粮食。

埋儿奉母

郭巨为节省粮食供养母亲,和妻子商议想埋掉儿子。挖坑时,挖到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卖身葬父

董永家贫,父亲死后没钱安葬,他卖身至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在劳作路上,遇到仙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妇,帮助他偿债。

刻木事亲

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用木头刻成双亲雕像,像对待活人一样侍奉。妻子对雕像不敬,丁兰将其休弃。

涌泉跃鲤

姜诗很孝顺,母亲爱喝长江水、爱吃鱼。妻子庞氏常去江边打水,还做鱼给婆婆吃。婆婆不愿意让她一起吃饭,她也没有怨言。后来,他们院子里涌出泉水,味道和长江水一样,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怀橘遗亲

陆绩六岁时,随父亲去袁术家做客。他把袁术给他的橘子藏在怀里,想带回去给母亲吃,袁术知道后大为赞叹。

扇枕温衾

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行佣供母

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贼寇,他哭着说自己有老母亲要照顾,贼寇被感动而不杀他。他靠给人做雇工来供养母亲。

闻雷泣墓

王裒的母亲生前怕雷,母亲死后,每逢打雷,他就跑到母亲墓前,跪着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哭竹生笋

孟宗母亲病重,想吃竹笋。冬天没有笋,孟宗在竹林中抱着竹子哭泣,忽然地裂,生出数笋。

卧冰求鲤

王祥的继母想吃活鲤鱼。王祥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扼虎救父

杨香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突然有老虎来叼父亲,她不顾危险,用双手扼住老虎的咽喉,老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恣蚊饱血

吴猛八岁,家里穷没有蚊帐。他心疼劳累一天的父亲被蚊子咬,就赤身坐在父亲床前,让蚊子咬自己,希望蚊子吸饱自己的血后就不咬父亲了。

尝粪忧心

庾黔娄的父亲生病,他去尝父亲的粪便,根据粪便的味道来判断父亲病情的轻重。

乳姑不怠

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她,数年不间断。后来长孙夫人病重,把全家召集起来,说要报答唐夫人的孝行。

涤亲溺器

黄庭坚身为高官,却坚持每天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没有一点厌烦的神色。

“二十四孝”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道德观念层面,它是儒家孝道文化的集中体现,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几千年来,孝道被视为家庭伦理的核心,激励无数人尊老敬老、感恩回报。像“扇枕温衾”“亲尝汤药”这些故事,成为子女孝顺父母的道德榜样,让人们从小就懂得关爱父母长辈是一种美德。

在社会秩序方面,“二十四孝”故事的传播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在古代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子女对父母尽孝,家族内成员之间相互关爱,这种观念外溢到社会上,使得社会能够在一个较为有序的伦理框架内运行。

在文学艺术领域,它为诸多艺术形式提供了素材。许多绘画、雕塑、戏曲等作品都以二十四孝故事为蓝本进行创作,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宝库,而且在传播过程中让孝道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当然,“二十四孝”中的部分故事在现代社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埋儿奉母”这种极端的做法不符合现代的价值观和人权观念,但总体而言,它在塑造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和道德准则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孝”在现代社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启迪:

在家庭观念上,它提醒人们要重视亲情。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容易忽略对家人的关怀。像“扇枕温衾”“怀橘遗亲”体现的对父母细致入微的关心,启迪我们即使工作繁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关心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在道德教育方面,这些故事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素材。虽然部分内容需要甄别,但像“亲尝汤药”等体现的感恩精神,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尊重长辈、懂得回报的良好品德。学校和家庭可以借鉴这些故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从社会风气角度看,“二十四孝”能促进社会和谐。一个充满孝心的社会,人们相互关爱、彼此尊重。例如“涌泉跃鲤”中媳妇对婆婆的孝顺、“乳姑不怠”展现的家庭代际之间的关怀,这些在当下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进而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在文化传承领域,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切入点。这些故事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在现代社会重新诠释其中积极的部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以下是一些体现“二十四孝”中感恩精神的现代故事:

捐肾救母

田世国在得知母亲患尿毒症后,瞒着母亲,毅然决定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感恩与孝顺,就如同古代孝子们为了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一样。这种行为展现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厚回报之情。

背母上学

刘秀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他背着母亲四处求学,不怕生活的艰难险阻。他的事迹体现出对母亲的感恩和责任,如同古代孝子在困境中坚守孝道,不离不弃,令人动容。

古代和现代“二十四孝”故事主要有以下不同:

故事背景

• 古代:故事背景多是封建农耕社会,家族观念浓厚,社会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价值体系,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如“百里负米”“卧冰求鲤”等故事,体现出当时物质条件不充裕的情况下,人们克服艰难环境践行孝道。

• 现代:发生在工业和信息化时代,社会多元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现代孝子故事更多地出现在忙碌的都市生活或者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在工作和学业的重压下依然照顾好父母。

表达形式

• 古代:故事往往带有浓厚的神话或传说色彩,像“孝感动天”中舜的故事,有大象、飞鸟相助,这是古代文化传播中一种增添感染力的方式。

• 现代:更注重写实,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如新闻报道中的现代孝子事迹,强调用实际行动和真实情感来展现孝心。

具体行为方式

• 古代:部分行为在现代看来比较极端或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例如“埋儿奉母”,在古代可能是宣扬孝道至上,但现代社会强调生命平等和人权观念,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 现代:更侧重于在尊重法律、保障个人权利和兼顾社会角色的基础上践行孝道。比如通过努力工作改善父母生活、关注父母心理健康等多种合理合法的方式尽孝。

要将古代“二十四孝”中的感恩精神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日常关怀

• 情感沟通:像古代孝子注重父母的情感需求一样,在现代生活中,子女可以多和父母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例如,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父母视频通话或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彼此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 生活照顾:在忙碌的生活中,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起居。这并不需要像古代“涤亲溺器”那样完全复刻古代的做法,但可以体现在关注父母的健康,提醒他们定期体检,为他们购买合适的生活用品等方面。

特殊场合的表达

• 节日庆祝:利用传统节日和父母生日等特殊场合表达感恩。比如在母亲节、父亲节,送上自己精心制作或挑选的礼物,写一封感恩的信,让父母感受到重视,就如同古代重视孝道礼仪一样。

• 纪念活动:如果家族中有特殊的纪念活动或者先辈的忌日等,和父母一起缅怀过去,表达对家族传承和父母付出的感恩。

社会支持

• 宣传引导:通过社会媒体和公益活动,宣传古代“二十四孝”中的正面事例和现代感恩故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例如,社区可以开展“孝子榜样”活动,鼓励大家学习和践行感恩精神。

• 法律保障和福利支持:借鉴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完善现代社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同时提供更多养老福利,让子女更好地履行感恩和赡养父母的责任。

中国有许多与感恩有关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

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这是一个倡导尊老敬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插茱萸、赏菊,还会去探望家中老人、长辈,感恩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其蕴含的感恩之情主要体现在对长辈的关怀上,传承着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这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人们相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它体现的感恩,一方面是感恩家人团聚的美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对大自然的感恩,感谢秋季丰收带来的喜悦。

清明节

一般是公历4月4日 - 6日。清明节人们会祭祖扫墓,感恩祖先的庇佑,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通过祭祀仪式,人们追溯家族根源,铭记先辈的功绩和恩情,这是一种家族情感和感恩文化的传承。

除了传统节日,还有以下多种方式可以培养感恩之心:

家庭生活方面

• 日常分享:家庭成员之间养成分享生活点滴的习惯。比如每天晚餐时间,大家可以分享当天遇到的让自己感恩的小事,如感谢同事的帮助、感恩陌生人的善意举动等,通过这种方式强化感恩意识。

• 感恩记录:可以准备一个感恩日记本,家人轮流记录下想要感恩的人或事。这个本子能成为家庭的“感恩宝藏”,随时翻阅可以提醒大家珍惜身边的美好,加深感恩情怀。

学校教育方面

• 课程融入:在学校的品德教育课程中融入感恩教育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感恩故事、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比如讲述一些名人感恩的事迹,让学生学习如何感恩。

• 实践活动:开展感恩主题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给父母、老师写感恩信,或者到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帮助他人和感恩社会的意义。

社会活动方面

• 公益广告与宣传:社会媒体可以投放更多关于感恩主题的公益广告,如在公交、地铁的移动电视上播放感恩短片,展示人们相互帮助、感恩生活的场景,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价值观。

• 社区活动:社区可以定期举办感恩主题活动,像“感恩邻居日”,鼓励居民分享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故事,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培养大家对身边人的感恩之心。

以下是一些关于感恩的优秀文学作品:

书籍

• 《感恩的力量》(The Power of Gratitude)——罗伯特·埃蒙斯(Robert A. Emmons)

• 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感恩对个人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书中包含许多案例和研究成果,帮助读者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培养感恩之心的实用方法。

• 《佐贺的超级阿嬷》——岛田洋七

• 故事讲述了作者童年时被母亲送到乡下外婆家的经历。外婆家境贫寒,但她乐观、坚强,充满生活智慧。作者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与外婆一起生活的点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外婆的感恩之情,展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情谊。

散文

• 朱自清《背影》

• 文章通过回忆父亲在火车站为“我”送别的情景,特别是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眷恋。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父子之间深沉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

• 孟郊《游子吟》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通过描绘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场景,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诗人以小草难以报答春日阳光的恩情,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传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感恩。

以下是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1. 《蒙娜丽莎》:从感恩的角度去看,这幅画可以理解为画家达·芬奇对生命和人性的一种赞美与感恩。画中女子神秘的微笑,展现出了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奇妙,达·芬奇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这种美好永远地定格在画布上,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2. 《星夜》:梵高的这幅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画面中,旋转的星空和扭曲的树木仿佛是梵高内心世界的映射。可以将其理解为梵高对自然和宇宙的一种感恩之情的表达,尽管他的生活充满了苦难,但他依然能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用画笔去描绘出心中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恩。

3. 《父亲》:罗中立的这幅油画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写实的风格描绘了一位朴实的农民父亲形象。画作中,父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透露出坚韧和善良。这幅作品表达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感恩之情,感恩他们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4. 《感恩自然系列》:一些画家会创作以感恩自然为主题的系列绘画。比如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风景、生机勃勃的森林、绚烂的花朵等,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这些作品中,画家们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笔触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5. 《感恩母爱》:这类主题的绘画通常会展现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温馨场景。例如,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母亲温柔地看着孩子,或者母亲正在为孩子做一些日常的事情,如做饭、缝补衣服等。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6. 《感恩老师》: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可能会描绘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场景,老师耐心地辅导学生学习,或者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等。这些作品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教诲。

7. 《战疫感恩系列》:在抗击疫情期间,出现了许多以感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比如记录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场景,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恩和敬意;或者描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为居民服务的画面,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奉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