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司马炎的好圣孙司马遹是如何被贾南风弄死的

采蓝说历史 2024-01-28 07:05:22

司马炎在临终前的权力移交,其实是希望西晋的皇位最终能顺利转交到自己的好圣孙司马遹手里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越是贵重的东西,越是不能转交。因为事关重大,中间环节是极容易出问题的。

司马炎隔代指定接班人,看起来很美,其实很愚蠢。不是司马遹不够聪明,而是身为中间环节的司马衷实在太愚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

司马炎去世后,贾南风相继端掉外戚杨家、宗室司马亮等势力后,成为了西晋的大权独揽者,时任太子司马遹的处境就相当尴尬了。如果贾南风自己生出了儿子,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必定会干掉你司马遹这只拦路虎;如果贾南风没有生出儿子来,她也会根据你司马遹对她的既得利益是否有威胁性和冲突性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总体而言,司马遹其实运气还是不错的,贾南风一直都没有生出儿子来,这是司马遹唯一能顺利接位的机会。

但遗憾的是,这个从小就以聪明著称的少年英才最终并没有把握住这唯一的机会,活成了“智商并不一定等于智慧”的典型。

司马遹,“幼而聪慧,武帝爱之,恒在左右”,从小就被爷爷司马炎当作接班人在培养。

其五岁时,宫中夜里失火,司马炎登楼远望,司马遹却拽着爷爷的衣襟走到暗处。司马炎好奇地问他这是何意?他说夜里突逢变故,要注意安全,皇帝不应该呆在光亮之中。

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

还有一次,司马炎带他去参观皇家的饲养场。司马遹一见猪圈里的猪长得极好,便说:这猪这么肥,为啥不宰了犒劳同志们,让它在这浪费粮食干啥?

豕甚肥,何不杀以享士,而使久费五谷

由是观之,司马遹从小就很有政治天赋和觉悟的。所以司马炎才会说出“此儿当兴吾家”那样的话,更是在群臣面前称赞司马遹类似于先祖司马懿,来给小小的司马遹造势。

尝对群臣称太子似宣帝,于是令誉流于天下

司马炎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大孙子(其实也有可能是亲儿子),是相当上心的。289年,司马炎在临终前的大分封中,把当时据说有天子气的广陵封给了司马遹,而且足足封了五万户!

时望气者言广陵有天子气,故封为广陵王,邑五万户

鉴于司马炎的政治寓意如此之明显,司马衷继位后,辅政的杨家很快就把司马遹运作成了皇太子。

这事,贾南风内心里肯定是不开心的,你们怎么就知道老娘后面生不出儿子来?你们凭什么就提前剥夺了老娘未来儿子的继承权?但这并不重要,司马炎生前的种种铺垫,其实基本上已经把“司马遹将来接班”写进了宪法。而且,杨家也亟需司马遹为核心来布局和构建自己未来的权力和利益网络。

幸运的是,贾南风在独揽大权后,虽然没少给傻皇帝司马衷戴绿帽子,但是肚子确实不争气,连个野种儿子都没生出来。司马遹的太子之位因此一直有惊无险。

这个时候,如果说司马衷的智商稍微在线一点,做主将司马遹过继给贾南风;或者说如果司马遹能够哄好这个蛇蝎心肠的后妈,也许最终是能够顺利接班的。

但是,这个小时了了的司马遹,却越活越让人失望。年少时的聪明劲,很多时候真的没法转化为成年的智慧。

其实司马遹哪怕像他爹一样,每天稀里糊涂、阿弥陀佛地活着,其实都是有可能成功上岸的。但是,这孩子聪明过头了,喜欢抖机灵、耍小聪明,尤其是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打磨自己的性格。

司马遹长大后,不好学习,游手好闲,不敬师长,专爱买卖,还脾气暴躁。比如他经常在太子东宫开设市集,天子聪颖的他卖肉可以不过称,随手一掂就能估摸出重量来。

而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

一个皇太子不务正业去做买卖,这和后世明熹宗专门在皇宫里干木匠有啥区别?

而且,朝廷每月拨给东宫例钱五十万,他自己还做买卖赚钱,司马遹依然是钱不够花,经常透支或者索要双倍工资。

东宫旧制,月请钱五十万,备于众用,太子恒探取二月,以供嬖宠

从小过于聪明的人,往往都比较喜欢捉弄人,似乎如此才能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司马遹喜欢玩马车(实际上是玩人)。他专门弄断马的缰绳和车的扶手,让身边人骑马上车然后他玩命抽那马,看着马狂奔后把人都给颠下来,他便搁那笑得前仰后翻的。

同样,过于聪明的人,往往还喜欢装神弄鬼。司马遹比较“讲究”,东宫的墙塌了不准修,瓦偏了不让整。

性拘小忌,不许缮壁修墙,正瓦动屋

那么,眼见司马遹越来越胡闹,就没有身边人劝谏他吗?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的接班人,身边没几个优秀的辅导员怎么行?太子舍人杜锡就经常教育他,说咱是储君、是接班人,要修德尽善,要尽可能活得体面点,更为关键的是,你后妈贾南风能不能容得下你还值得怀疑。

舍人杜锡以太子非贾后所生,而后性凶暴,深以为忧,每尽忠规劝太子修德进善,远于谗谤

关键是,聪明过头的司马遹根本听不进去,我这么聪明,还用得着你来教育我?他耍小聪明地把针藏在杜锡的坐垫中,给老头子扎一扎屁股,来让他清醒清醒。

太子怒,使人以针著锡常所坐毡中而剌之

但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都是一些小恶作剧,没有牵涉到大是大非。司马遹真正给自己惹祸上身的举动是他任性地惹了一个他不该惹的人。这个人同样是一个熊孩子,也就是贾南风的外甥贾谧(贾充幼女贾午子,改名后继承贾充爵位)。

贾谧到东宫来玩,但司马遹十分傲娇,根本不搭理人家,自己躲在后庭玩,直接把贾谧给晾起来了。

裴权就劝他,贾谧在中宫很受宠,对你的态度还不太顺从,如果他要针对你,到处搬弄是非,那你以后难免有大麻烦。所以,你应该对贾谧态度好点,哪怕是装,也要装得有礼貌点,免生祸端。

但是,很有性格的司马遹却表示,我凭什么要理他?那就是个垃圾,我搭理他就太掉身份了。

司马遹和贾谧为何会如此不对付呢?这又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

贾谧其实也很聪明,小作文写得相当有水平,所以就被安排给司马遹去当家教了。其实家教不家教,那都是扯淡。主要是让这俩孩子能培养感情,以后方便形成利益联盟。

但是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贾谧比较傲慢,不光给司马遹讲课的时候态度不好,跟司马遹下围棋时也特别较真,动不动就跟司马遹抢棋子。然后,俩孩子就开始急眼,甚至还开始动手动脚。关键是,这俩孩子还就爱凑一块下棋。

有一次,这俩孩子又因下棋的事情吵起来了,恰好让司马遹的十六叔成都王司马颖看见了。司马颖便心疼自己的大侄子,教育了一下贾谧,说他太不懂尊卑之道了。

谧尝与太子围棋,争道,成都王颖见而诃谧

蛮横惯了的贾谧啥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回去就找姑妈贾南风告了司马颖一状。

贾南风一听就怒了,护犊子谁不会?我们贾家的孩子是你们司马家的人惹得起的吗?立马就下诏令司马颖出镇邺城,你别搁京城混了。

贾南风这次看似简单的护犊子行为,其实暗示的政治意义一点都不简单。她用支持外甥的举动在宣示:太子没啥了不起的,太子的支持者更不算个啥,她想动谁就动谁,大家是跟司马家混还是跟我们贾家混,最好想清楚点。

贾南风本来就不太待见司马遹,感觉司马遹抢了她儿子的位置。但是随着她怎么借鸡生蛋都弄不出儿子来,她也暂时接受了司马遹。

可是司马遹这孩子一点都不会来事,平时跟她不太亲近,司马衷那个大傻子更不会来事,也不知道要把司马遹过继给贾南风当儿子。这就导致司马遹这个未来皇帝无论是在法力名分上,还是在情理感情上,都跟贾南风没啥关系。这才是贾南风真正难以接受的事情,因为司马衷一死,她和她们家的好日子大概率也就到头了。

所以,贾南风这么多年,一边使劲在找男人生儿子,一边在琢磨要如何对待司马遹。结果越使劲越生不出儿子的贾南风慢慢变得越来越偏激了,你司马遹牛气个啥?老娘废了你,看你还牛不牛?

其实,贾家人一直都是偏向于要主动跟太子司马遹主动搞好关系的。

比如贾南风的族兄贾模就不断地劝自己妹妹在私生活方面要稍微检点一点,以免授人口实,弄得将来司马遹逼不得已要处理她和贾家。但贾南风不但没有理会还故意疏远了贾模,使得贾模没过多久就死于抑郁症。

又比如贾南风的表哥裴頠甚至想和贾模、张华预谋废掉贾南风,最后因为那哥俩不同意才作罢。

还比如贾南风的妈妈郭槐,这个当了一辈子狠人(曾弄死自己儿子的俩位奶妈)的老太太一点也不糊涂,经常劝贾南风要跟司马遹搞好关系,还多次批评对太子无力的外孙贾谧,并打算把小女儿贾午的女儿,也就是贾谧的妹妹,嫁给司马遹做太子妃。关键是司马遹还罕见地愿意接受贾家这个小姑娘,但贾南风和贾午都坚决不同意。直至临终之前,郭槐仍然再三叮嘱贾南风千万要对太子好,他是咱贾家的希望。还要她小心赵粲(司马炎嫔妃,当年杨后的亲戚)和贾午,这俩货欲望太强,容易惹是生非。

按理说,贾南风要是听从了家人们的意见,跟司马遹搞好关系,把外甥女嫁给司马遹,等将来生下下一任太子,她们贾家就算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可贾南风已经欲壑难填了,她要通吃、独享一切,要下一盘更大的棋——废掉太子,自立接班人。她要学他爹贾充,要让司马家免费为她们贾家打一辈子工。

贾南风在否决把外甥女嫁给司马遹当太子妃后,为司马遹选定了王衍(琅琊王氏,王导、王敦的族兄)的小女儿当太子妃。她这么做的态度和用意都很明显:我看不上你司马遹这个太子,所以贾家的姑娘你不配拥有。我把王家的闺女硬塞给你,看看大家的反应,谁跳出来反对我或者谁因此站队你司马遹或者王家,我也就灭了谁。

司马遹也看懂了后妈贾南风对他的步步紧逼,所以从此之后便不搭理贾谧了,也就是有了前文“贾谧去了东宫,他连见都不见”的事情。

贾谧在司马遹那里受了冷落,回去自然就找他姨妈告了黑状。

贾南风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随后开始派人广为宣传司马遹的黑料,相当于对司马遹宣战了。

后纳其言,又宣扬太子之短,布诸远近。于时朝野咸知贾后有害太子意

但废太子不能光靠打嘴炮呀,你还得准备好替代者。于是,贾南风突然宣称自己有孕很久了,还欲盖弥彰地准备起来节省用品。暗地里,把自己妹妹贾午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进宫,打算当自己即将生出来的儿子。

初,后诈有身,内稿物为产具,遂取妹夫韩寿子慰祖养之,托谅闇所生,故弗显。遂谋废太子,以所养代立

这时,大家会纳闷,这不是完全把司马衷当傻子在玩吗?没错!贾南风就是把司马衷当傻子在玩,当空气一样不存在。

你贾南风怀没怀孕,司马衷和她身边人不知道?你贾南风说自己怀孕几个月了,一点也不显肚子?几个月后,你宣布生产的时候,贾午的孩子快一岁了,大家能看不出问题?但这些对贾南风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司马遹必须要撸掉。至于其他人,她可以用屠杀的方式让所有人都闭嘴。

总之,只有贾南风这个有主意的狠女人和司马衷这个众所周知的傻男人搭建出来的第一家庭,才能催生出这么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狸猫换太子”。

贾南风弄了这么一出之后,用意已经昭然若揭了。但司马遹还有几个月时间去应对,毕竟贾南风不能今天宣布怀孕,明天就抱出个孩子来当太子。

在贾南风搞出这么大动静之后,太子党终于有所反应了。毕竟很多官员早就将未来赌在了太子身上,毕竟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司马遹这个太子的继位可能性是很高的,谁知道这么铁定的事会出现意外?

掌管宫外禁军的中护军赵俊直接劝司马遹武装废除贾南风,可惜的是司马遹并没有听取。

于时朝野咸知贾后有害太子意。中护军赵俊请太子废后,太子不听

司马遹为什么在如此紧要关头还不果断出击呢?一方面是他不敢相信赵俊。因为这个赵俊在当年剿灭杨骏一家时,明确站队过贾南风,有可能是贾南风让他来试探自己的。另一方面是他徒有其表,光有聪明之名,却无实干之能,他不知道怎么实施政变。

但此时的局面已经相当明确了,人家贾南风就是准备弄死你了。即便赵俊不一定靠得住,也就是你不依靠其背后的禁军中护军,但你自己还有保卫太子的前、后、左、右四卫率共万人精兵,你自己又是法定皇太子,老爹二百五,后妈风评差,你咋就不能奋力一搏呢?

司马遹拒绝武装政变的建议后,干嘛去了?他命自己的心腹左卫率刘卞去探张华的态度,刘卞对张华说:您是群臣之首,只要您支持,太子便能入朝总领录尚书事,这样把贾皇后废黜在金墉城,只需两个宦官就能办到了。

咱先不管张华是贾南风一手提拔的事,单说和平废黜贾南风,就能看出司马遹这孩子太异想天开了。录尚书事确实是国家最关键、最高级的行政权,但是没有武力保证,它屁都不是!没有武力保障的权力有用吗?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司马遹输得其实不冤。

张华是贾南风提拔起来的,他虽然录尚书事,但手里却一个兵也没有,你征询他干啥?直接用刀逼他配合自己不行吗?

结果不出意外,刘卞很快就被调任雍州刺史了,刘卞也知道自己要完蛋了,服毒自杀了。

299年十二月,贾南风假称惠帝身体不适,召太子入朝。

十二月,贾后将废太子,诈称上不和,呼太子入朝

司马遹进宫后,却并没有见到他爹,反而遇见一个宫女小姐姐端来了三升酒,说是他爹赐给他的,要他一口干了。司马遹表示自己没那酒量,宫女说不喝就是不孝。西晋以孝治国,司马遹不敢不喝,结果就这样喝醉了。

之后,贾南风便拿出一份草稿,命人要喝醉了的司马遹照抄一遍,说是他爹交代的。还一个劲儿地在那催,不准仔细看所抄写的内容。

饮已,体中荒迷,不复自觉。须臾有一小婢持封箱来,云:'诏使写此文书。'鄙便惊起,视之,有一白纸,一青纸。催促云:'陛下停待。'又小婢承福持笔研墨黄纸来,使写。急疾不容复视,实不觉纸上语轻重

就这样,司马遹字的笔画都没写全,补上笔画后,把文书抄完交了上去。

太子醉迷不觉,遂依而写之,其字半不成。既而补成之,后以呈帝

好家伙!李白是斗酒诗百篇,司马遹是醉酒屁万句,他写的全是大逆不道的话,比如要他爹妈自裁,赶紧给自己让位之类的话。

第二天,司马衷便召集百官并出示了司马遹所写的文书,宣布赐死司马遹。

帝幸式乾殿,召公卿入,使黄门令董猛以太子书及青纸诏曰:遹书如此,今赐死

这事,明眼人都知道是谁在背后下黑手,司马遹再傻也不至于写封造反信给他爹,然后啥没干搁那等死?但是,文武大臣迫于贾南风的淫威,无人敢作声。

遍示诸公王,莫有言者

最后,还是贾南风的亲信主动站出来表示反对和怀疑。张华表示杀太子是国之不祥,贾南风表哥裴頠甚至认为应该再仔细查查笔迹和整个案件的合理性。百官们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大家讨论一天,也没有最终结果。贾南风怕夜长梦多,便退一步地把司马遹免死,但废为庶人。

后惧事变,乃表免太子为庶人,诏许之

但是,大家稍微想一想就知道,废为庶人的司马遹其实已经失去了自保能力,处境有多危险可想而知,贾南风或者其他势力,要弄死他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太子党积极想方设法地要营救司马遹,因此找到当时很得势的赵王司马伦心腹孙秀,希望他们能站出来带头废除妖后贾南风。

说赵王伦谋臣孙秀曰:"国无适嗣,社稷将危,大臣之祸必起。而公奉事中宫,与贾后亲密,太子之废,皆云豫知,一旦事起,祸必及矣,何不先谋之

孙秀和司马伦都先后表态:就这么干。司马伦还和通事令史张林及省事张衡、殿中侍御史殷浑、右卫司马督路始等约好了内应的时间。

秀许诺,言于伦,伦纳焉。遂告通事令史张林及省事张衡、殿中侍御史殷浑、右卫司马督路始,使为内应

但即将起事之时,孙秀觉得自己跟太子关系一般,所以即使太子复位,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太大的好处,还不如拥立司马伦。

太子事将起,而秀知太子聪明,若还东宫,将与贤人图政,量己必不得志

于是,孙秀向司马伦提出了一个连环计:先想办法让贾后弄死太子,咱们再给太子报仇,这样效果更好!

太子为人刚猛,不可私请。明公素事贾后,时议皆以公为贾氏之党。今虽欲建大功于太子,太子含宿怒,必不加赏于明公矣。当谓逼百姓之望,翻覆以免罪耳。此乃所以速祸也。今且缓其事,贾后必害太子,然后废后,为太子报仇,亦足以立功,岂徒免祸而已

司马伦怦然心动,同意了孙秀的建议。孙秀随后故意散播了太子党的废后谋划,并唆使贾谧等人早点弄死司马遹,彻底断绝太子党的想法。

秀乃微泄其谋,使谧党颇闻之。伦、秀因劝谧等早害太子,以绝众望

没过多久,贾南风便派人去毒死已经被押到许昌监狱的司马遹。可司马遹的防范意识很强,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根本不上套。

初,太子恐见鸩,恒自煮食于前

最后,看管司马遹的孙虑实在没办法了,撕破脸逼着司马遹把毒药给吃了。

虑以告刘振,振乃徙太子于小坊中,绝不与食,宫中犹于墙壁上过食与太子。虑乃逼太子以药

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太子司马遹,就这样死于非命了。

复观司马遹的一生,完全可以用“虎头蛇尾”四个字来形容。自小聪明过人的他,一直都没能把聪明转化成智慧,充其量也就能算一个有点小聪明的人。

司马遹之所以会变成这个样子,其实跟他自小缺失父爱、母爱是有相当大关系的。一个孩子,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是很容易在人格上不健全、心性上不坚定的。

这孩子如果能够专注一点、收敛一点、果断一点、友善一点,其实他是很容易上岸的。不那么标新立异去搞那些不务正业的东西,主动示好或者包容一下贾南风、贾谧等小人,甚至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当机立断地采用武装手段去解决问题,他其实都不至于凄惨收场。

我们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其实也跟司马遹差不多,喜欢耍点小聪明,但遇到重大事情,却基本上毫无智慧与决断,从而错失良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是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

至于为什么很多聪明的小孩会变成司马遹这个样子,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浮躁和虚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放到具体实务之中去锤炼,是很难转化为凝练的智慧的。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