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不通有啥表现?如何打通三焦?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10-02 09:52:40

三焦不通,是中医诊病常听到的一个判断,意思是一个叫“三焦”的地方,堵塞了,不通了,出现一些或表或里的不适症状。

什么是“三焦”?

人体内分为“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有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中,三焦的论述出自《黄帝内经》、《难经》等。

古代认为三焦“主领五脏六腑,主一身之气”,按现代的理解就是:健康总指挥和总调度,地位重要。

三焦还可以细分,对应人体内部三段,其中上焦为心、肺;中焦为肝、胆、脾、胃、小肠;下焦为肾、膀胱、大肠。

有的古书认为,上焦如窍,中焦如编,下焦如渎,是与脊柱连在一起通盘理解的。中医将脊柱定为二十一节,与西医的二十六节不同,每七节为一段,分别对应上、中、下焦。其中上焦对应的是颈椎,形如空窍;中焦对应的是胸椎,肋骨如竹编书简,形如书编;下焦对应的是腰椎和骶曲,像排水沟。三焦是对整个胸腹腔和脊柱来说的,地位重要。

有的人从人体十二经络去理解,一方面是厥阴少阳,两者互为表里;另一方面是少阴少阳,两者别样相通;再一方面太阴阳明,两者始末相融。三个方面使三焦上、中、下相连,三焦在形态上与五脏六腑相连,在功能上与五脏六腑相通,同样也地位重要。

无论哪一派学说,都突出了三焦的作用,可概括为大通道、大运行、大转化:

1、大通道,通行元气,元气从肾发端,靠三焦运行于十二经络,最终串行于五脏六腑。

2、大运行,运行水液,水液是对脾、肺、肾等代谢的总括,三焦通利时,水液运转快,人体各方面正常。

3、大转化,运化水谷,包括食物进入人体后的消化、吸收、排泄的全过程。

所以,当大通道堵塞了、或大运行失常了、或大转化阻滞了,人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三焦不通的情况就会出现,比如,

一是上焦出问题,对应心、肺,无法将气血、津液布输全身,全身里外失养,就会有气虚、脱发、经脉瘀堵、提前衰老、风湿、高血压、颈椎病等问题。

二是中焦出问题,对应的脾胃肝胆,上不能输送,下不能沉降,就会出现积食、腹痛、烧心、胃寒、肥胖等问题,而且还容易有肾虚的问题。

三是下焦出问题,对应的肾、大肠,功能减退,腰酸腿软,盗汗燥热,便秘,便溏等问题就会出现。

有的时候,三焦里面,中焦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一些,中焦不通,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问题。

因为上焦对应心、肺,有心火、肺火,要经中焦的胃气

降浊,向下引温暖肾阳;下焦对应肾、膀胱,有水阴,要经中焦的脾升清,向上升腾达济心火。

一旦中焦不通,当心火不能向下,只好掉头在上焦乱窜,人就会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面红耳赤、眼干眼涩、长痘失眠等虚热症。而当肾水不能向上,只好沉下来寒下焦,人就会有腹泻、腹痛、手足冰凉、怕冷、尿频、女生痛经等实寒症,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

所以,面对三焦不通的症状,有两个经常治不好、或容易治错的病症,就有答案了。

一个是,明明是上火的症状,或实打实的下寒症状,上火用清热降火药,下寒用温补散寒药。刚开始有效果,但数日后症状又恢复了,而且再用清热降火药,下寒的证候加重了;但温补药又使上火的症状“火上浇油”,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中焦不通”,应补脾、健胃、疏肝、利胆才对。

另一个是,人体内有湿气,分布全身,现于口、舌、眼、四肢、精神等方面,有的人除湿用红豆薏米,但吃了几大锅也没啥用。用其他中成药、汤剂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实际上,应该三焦同治湿气,上焦要宣肺气,安心神;中焦要健脾运、清湿热;下焦要利水渗湿,同时进行,方能有效。

所以,三焦不通,要么先打通中焦,要么三焦同调,方显效果。否则就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按下葫芦浮起瓢。

三焦打通,首要的是打通三焦经,用按摩、拍打的手法,可学可行,要两、三个月以上才能见效,且人不能气郁,心情不畅,气堵住了,三焦又堵了。或者经常运动,有利于三焦疏通。其次,针对中焦调理,升脾气降胃气,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郁则解之、热则化之。

7 阅读:253
评论列表
  • 哈 是呀。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病啦都希望病好快点。但中医在中药有效情況下。还吃的越多效果越大的前提下。还能无理由限制药量 做着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事 中医最历害的还宣传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应該的。中医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如此。果然三焦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