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反思其实是特别有价值的一件事。

刘哲说法 2024-10-17 14:37:09

反思其实是特别有价值的一件事。

我小的时候就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也不知道是从书上看的,还是听谁说的了。

反正我就坚信不移,那就是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这很可能是因为我原来不愿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是把问题推到别的人身上去。

比如,我语文学不好,我认为是语文教学方式有问题。

首先就是作文类型有问题,老是记叙文,我就写不好。因为我没有那么多事拿来描述,尤其是要求我写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但我没做过好人好事,所以我不会写。

比如让写扶老奶奶过马路什么的,我就没扶过,而且我也没见过有人扶过,所以根本没法写。我不太会虚构,所以写不了记叙文。

听说上中学就可以写议论文了,这个我可以,我有不少观点可以表达。

所以,只要到了中学,我写作文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其次记生字没有那么重要,我也讨厌死记硬背。

事实,数学我就从来不记公式,需要用的时候我可以现场推导,但生字确实无法现场推导。

但生字是有限的,生字会越学越少,因此也没有那么难的,等生字学得差不多就行了。我不会这个字我总是可以换一个字来替代的吧。

再次,就是我对文章的理解与出题者的理解往往不一样。

但我觉得我自己也有道理,语文的答案难道是唯一的么,其实我很怀疑。

最后,我的字也写得不好,我妈认为这会严重影响卷面分。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怪我,因为老师留的抄写生字遍数太多了,如果要认真完成那每天都不用睡觉了。

有的学生都让家长帮着抄,但我从来没让家长帮着抄过,我都没想过这事,在我们家也不可能。我只有用潦草的字迹来糊弄了,所以字也不好也不能怪我。

总之,在当时,我认为语文学不好不是我的错。

但这些固执己见并不能提升语文的学习成绩。

而语文的成绩会影响高考,有可能考不上大学。

而考不上大学就离不开县城,就不能摆脱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找人托关系的氛围。

而对于没有关系可托的我们家,我就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

考不上大学,我可怎么生活呢,我完全不是社会人,在这里混不下去啊。

随着小学六年级时我父亲的离世,各种世态炎凉进一步教育了我,考不上大学真的可能是一个严重的事情。

此时,自己在为语文成绩不好开脱,就简直成了某种自我毁灭的行为。

从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学会了反思。

所以,反思不是来自于更高层次的自觉自知,而是来自于对现实前途的忧虑。

找什么借口都没有意义的,把语文成绩提高上来才是真的。

虽然我自己仍然承认自己的观点还是有些道理的,我必须要学会遵守考试的规则,也就是现实的规则。

我学会不去抱怨,我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因为我所抱怨的所谓外在环境,并不会因为我的抱怨而轻易改变。

现实就是这么冰冷而残酷。

好现在对于学习和考试这个外部环境来说,它的规则还是最稳定而公平的。

虽然语文没有数学那么具有确定性,但还是有一些相似的确定性。

比如,我要学好语文,我就要大量的阅读。

我就要培养自己的某种语感,我可以从别人的作品身上进行模仿和学习。

尤其是我们可以从古诗这个语言精华上学到遣词造句的能力。

因此,我不断的找书来读,从浅显的、自己感兴趣的入手,实现开卷有益,然后不断提高难度,总之做到每天进行阅读,而且不断增加难度和阅读量。

我还将自己学过的古诗捡起来进行背诵,每天多背一首,最高峰的时候可以一口气背三百首。

读到一定程度,背到一定程度,我就开始写,我要求自己记日记,写诗填词,主要是古体诗,也模仿写一些散文诗。

给自己班级的黑板报投稿,给校报投稿,校报只是写到大白纸上,画一点小图案的高级板报。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语文成绩终于逐步有所提高。

知道现在,写作成了我很重要的一项事业,也是感谢当年自己的自省。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自省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就是对自己保持诚实,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即使自己的水平很低,问题很大,也绝不粉饰自己,搞自己欺骗。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真的很低,但是再低也不要紧,只要逐步提升就行了。

其次只有真正看清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也才能真正提高上来。

如果自己是我麻痹,美化自己,那么就会失去进步的机会。

当然所有的问题都可能有别人的原因,永远都能找到别人的原因。

但别人的原因没有自己的原因改起来快,别人的原因大部分改变不了。

我们最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而且改变我们自己,其实也在改进我们自己,最终收获的也是我们自己。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跟这个事情较劲?

如果我们不断计较语文不好使语文教育体制的问题,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首先要将自己适应这个不完美的体制,在这个完美的体制中不断提升起来,我们还会拥有真正给它提问题的能力。

也就要在改造世界之前,我们要先改造自己,去适应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逐渐认识到,其实我们很难完全正确的估计自身问题和外部问题的比例,我们有时候说不好谁是主要原因。

因此,我必须将困难想得严重一些,这样才有可能实现问题的真正解决。即使我们可能有时候耗费了一些多余的努力,但其实并不吃亏。

也就是做事要适当打一些富裕,要适当低估自己,这样可以正确解决问题的确定性。

因为我们重视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问题,这些不确定的问题有时候没有,有的时候还真的可能格外严重,我们必须考虑到最坏的可能,付出最多的努力,然后才能保证目标能够确定的背实现。

而不要让机会落空。

因为机会往往是有限的,如果仅仅是因为困难考虑不足,而错失良机,那又能怪谁呢?

比如一个重要的会议,你非要卡点去,最后因为堵车迟到了?

你会说,我虽然迟到了但不是我的原因,而是堵车的原因,但有意义么?因为没有人会等你。

而且你如果你连堵车这种可能性就不能够考虑进去,也是活该这个机会不给你,你可能真的不配拥有它。

我是提前量主义者,我往往会为重要的任务留出150%的提前量,如果任务更重要我也可以增加到200%到300%。

即使是小的任务,我也不会卡点,因为重视具有不确定性。

而确保任务被刚性的完成,我对自己的基本交代。

这也是我不断反思的结果,我们必须为应该做出的付出多一倍,这样才会让我们增加成果的可能。

而多一倍的辛苦是值得的,因为错失的良机可能永远不会再有。

而重做一遍任务的付出要远远超过100%。

对于司法工作更是如此。

司法的质量来自于严谨,而所谓的严谨就是要考虑得再多一点,比再多一点还要更多,这样就不会慌张。

那些从容不迫其实汗水换来的。

我不相信有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情。

自省的结果还能不断的从内心挖潜,对自己的认识不断加深。

也就是能够对自己的特质有一个更加理性的估量。

所谓将自己估计得更低一些,并不是抹杀对自己优势的认知。

而且要对自己优缺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是能够更加客观理性的看待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的缺陷,又不夸大自己的优点。

也就是对自己的使用也要扬长避短。

不仅仅用人所长,也要用己所长,扬长避短。

缺点和缺陷有的时候并不好完全改变,但优势是可以发挥到极致的。

而且人的成就往往取决于对优势发挥到什么程度,也就是看你的长版到底有多长。

此时,就不仅仅是优势发挥的问题,还需要让优势长期的、持续的发挥,真正发挥到极致。

这个过程中是孤独而苦涩的,但确实超越于其他人的制胜法宝。

你不仅要比别人有优势,你还要比别人勤奋,还要比别人有耐心,你要将有限的勤奋合理地应用到有限的优势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与环境相适应,为规则所认可和接纳,而这也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