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级神药”被自己打败!研究发现埃万妥单抗皮下注射疗效更好

咚咚的记事本 2024-10-21 20:20:38

9月初,我们曾介绍过一种“核弹级”的肺癌靶向药——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它不但解决了EGFR耐药的“世纪难题”,更是在一线治疗头对头的比拼中战胜了曾经的“神药”奥希替尼。

但在不久前,这款“核弹级神药”竟然落败了,而击败它的不是别人,正是它自己。在III期研究PALOMA-3中,皮下注射埃万妥单抗相比静脉注射,将奥希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从51%提高到了65%,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8%[1]。

而且相比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还能显著降低输液相关反应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首次注射用时更是从5小时缩短到5分钟,患者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埃万妥单抗可以说是今年上市最重磅的一个抗癌药物。它是一个同时靶向EGFR和MET的双特异性抗体,还具有诱导免疫反应的能力。对常规EGFR靶向药无效的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和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埃万妥单抗都有不错的疗效,一线治疗中更是直接战胜了奥希替尼。

不过作为一个抗体类药物,埃万妥单抗在静脉输液给药时会经常发生输液相关反应,常见症状有发热、寒战、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是抗体药物和靶点结合后,引发细胞因子释放造成的。输液相关反应通常发生在首次给药时,与给药速度关系很大。

为了减少输液相关反应的发生,埃万妥单抗在首次给药时,要求分成两天缓慢滴注。但即使这样,输液相关反应的发生率依然高达67%左右。而如果改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药物在注射后缓慢吸收入血,或许是减少输液相关反应的一个有效方法[2]。

皮下注射

PALOMA-3研究纳入了418名接受过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和铂类化疗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206人被随机分配接受皮下注射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治疗,另外212人接受静脉注射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治疗。

数据显示,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确实大大减少了输液相关反应,发生率从66%降低到了13%,因输液相关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数量也从4人(2%)减少到了0人。另外,皮下注射还将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从14%降低到了9%。

同时,皮下注射也确实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便捷性。首次注射时,皮下注射组患者中位用时4.8分钟,而静脉注射组患者中位需要5个小时。这也导致在治疗结束时,皮下组85%的患者都认为用药方便,而静脉组只有35%认为用药方便。

但令人意外的是,皮下注射似乎还能带来更好的疗效。研究中,皮下注射组患者6个月和1年时的生存率分别为85%和65%,而静脉组则分别只有75%和51%。

相比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让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38%!

皮下注射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在中位缓解持续时间(皮下组11.2个月vs静脉组8.3个月)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皮下组6.1个月vs静脉组4.3个月)上,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也显示比静脉注射更好的趋势。

研究人员认为,皮下注射更好的疗效可能是由其更好的耐受性产生的,研究中皮下组患者治疗中位持续了4.7个月,略长于静脉组的4.1个月。另外,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药物,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免疫刺激作用,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

目前除了埃万妥单抗外,还有很多抗体类的抗癌药物已经开展皮下注射的研究探索,包括大家最为熟知的PD-1抑制剂。这些药物的皮下注射剂型在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更便利的治疗之余,是否也能像埃万妥单抗一样带来更好的疗效?我们也将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

[1]. Leighl N B, Akamatsu H, Lim S M, et al. Subcutaneous versus Intravenous Amivantamab, both in Combination with Lazertinib, in Refractory EGFR-mutated NSCLC: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Phase 3 PALOMA-3 Study[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4: JCO. 24.01001.

[2]. Rombouts M D, Swart E L, Van Den Eertwegh A J M,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n infusion reactions to and infusion rate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used in cancer treatment[J]. Anticancer research, 2020, 40(3): 1201-1218.

1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