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政权起于公元前7724年,讫于公元前5008年。共传七十八任帝,立国两千七百一十七年。伏羲女娲政权的七十八任帝是由两大主体构成,一大主体是伏羲女娲直系传人,称作纯血缘伏羲氏族;一大主体是伏羲女娲部族的同盟部落,称作大伏羲氏族。其中纯血缘伏羲氏族二十四帝,执政八百四十一年。大伏羲氏族先后共有十五个家族参与执政,共五十四帝,执政一千八百七十六年,无怀氏为最后一个家族参与执政。
一、相关记载
伏羲为风姓,其先祖继承了燧人氏的原始文明,最先发明了饲养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术,把原始的农业实施于陇西的黄土高原。因此名其族为伏羲。伏羲既是人名,又是氏族名,同时也是一个时代“国家”的代名词。
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集团公认的领袖。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政权。
二、伏羲女娲政权后期的代表人物
1、风和
男,姓风,名风和,号伏羲氏,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七十四任帝,在位时间:公元前5175-前5151年。风和生于帝苍芒二十年(公元前5221年),出生在伏羲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
风和是纯血缘伏羲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男性大酋长,他少年时代就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孩子,他聪明活泼,机智多谋,不到二十岁就被推选为本部落的大酋长。上任后他大胆改革祖宗留下来的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受到了许多族民的拥护。
无怀氏二任帝节曲晚年时,女娲氏开始争夺帝位,帝节曲为了维护大伏羲氏族的完整和统一,晚年时推荐纯血缘伏羲氏的大酋长风和为帝位继承人。公元前5175年,无怀氏执政的二任帝节曲病死,风和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定公元前5174年为风和元年。
风和执政期间,对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旧制度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引起了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反对最激烈的是女娲氏部落,他们以风和不尊祖训,不守祖宗章法为借口,拒绝接受风和的管束,从大伏羲氏族中分裂出去,这次分裂使大伏羲氏族从强盛走向了衰弱,也加快了社会制度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进程。
风和执政时期,首先对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以男人为主体的父系婚姻制度,男人可以娶外部落的女子为妻,在男人的部落建立永久性家庭,生了孩子以父系家族延续。这一改革加速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灭亡,一个新兴的父系氏族社会正在孕育。
风和执政的晚年,没有将帝位外传,而是控制在纯血缘伏羲氏手中,他年老时推荐了他的族子(侄子)节氏为帝位继承人。
2、节氏
男,姓风,名节氏,号伏羲氏,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一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七十五任帝,在位时间:公元前5151-前5117年。节氏生于帝节曲二十六年(公元前5183年),出生在伏羲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伏羲氏执政的二任帝风和是他的伯父。
公元前5151年,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任帝风和病死,节氏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定公元前5150年为节氏元年。节氏执政时期,大伏羲氏族女娲部落更加不服,女娲的大酋长恼羞成怒,便率领族民在宛丘西“一溜十八岗”的山地上修建了女娲城,宣布独立自治,不服从伏羲氏政权的管理。
节氏执政的晚年,也没有将帝位外传,继续控制在纯血缘伏羲氏手中。他年老时推荐了他的族子(侄子)太河为帝位继承人。
3、太河
男,姓风,名太河,号伏羲氏,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二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七十六任帝,在位时间:公元前5117-前5073。太河生于帝节氏九年(公元前5142年),出生在伏羲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他的祖父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任帝风和,他的舅父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一任帝节氏。
公元前5117年,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一任帝节氏病死,太河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定公元前5116年为太河元年太河执政时期,女娲部落继续和伏羲氏对抗,争夺帝位,对伏羲氏政权构成了很大威胁。太河只好将帝都迁到了帝太昊时所建的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并在宛丘的外围用泥土和沙石修筑了坚固的城墙,以防女娲氏部落的进攻,帝太河此时名义上还执掌着整个大伏羲氏族,而实际上大多数的部落都不再听从他的指挥了。
太河执政的晚年,仍然没有将帝位外传,继续控制在纯血缘伏羲氏手中,他年老时推荐了他的族子大耀为帝位继承人。
4、大耀
男,姓风,名大耀,号伏羲氏,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三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七十七任帝,在位时间:公元前5073-前5035年。大耀生于帝太河四年(公元前5113年),出生在伏羲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他的祖父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一任帝节氏,他的舅父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二任帝太河。
公元前5073年,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二任帝太河病死,大耀即位称帝,仍立都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定公元前5072年为大耀元年,大耀称帝以后,打破了祖宗的惯例,在帝都原有的处理国家政务的宫廷外,又增设了后宫,并且在后宫娶妻纳妾。他向各部落宣称,帝和各部落大酋长享有婚姻方面的特权,男性可以多妻,女性可以多夫,他的这项政策遭到了众多族民的反对,但得到了少数大酋长的支持。
自大耀开始,帝都宫廷的性质完全改变了。原来属于公共所有的宫廷变成了帝王私人所有,原来专门用于处理国家政务的办公场所,如今变成了帝王的私家宅院。大耀晚年时,直接立自己的小儿子节芒为帝位继承人,而不是传给族内贤能多才的族子,引起本部落众多族人的不满。
5、节芒
男,姓风,名节芒,号伏羲氏,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二十四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七十八任帝,在位时间:公元前5035-前5008年。节芒生于帝太河三十八年(公元前5079年),出生在伏羲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他的祖父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二任帝太河,他的父亲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三任帝大耀。
大耀执政的晚年,大伏羲氏族混乱更加严重,女娲氏部落不仅公开叛离大伏羲氏族,还联合其他部落,攻打纯血缘伏羲氏。帝大耀调动忠于伏羲氏的部落,挑选那些年轻力壮的族民,组成临时军队,对抗入侵者。于是大伏羲氏族内部开始了窝里斗,自相残杀起来。
公元前5035年,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三任帝大耀病死于宛丘宫中,节芒即位称帝,仍立都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定公元前5034年为节芒元年,节芒是一位平庸无能的人,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治理国家。他称帝以后,后宫房舍不足,他便向各部落征调人力和物力,扩建宫室。节芒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更多族人的不满,反叛的部落逐渐增多。
节芒即位后不久,女娲部落的大酋长公开宣布称帝,立都于宛丘西的女娲城(今河南周口市西华县境内)。于是,大伏羲氏族出现了二帝并存的现象,一百多个部落分成了两大阵营,一部分支持纯血缘伏羲氏的节芒,一部分支持女娲氏部落的首领。
就在这时,崛起于陕甘地区的炎帝氏族强大起来,其势力很快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并且向统治了两千多年的伏羲女娲政权发起攻击。伏羲女娲政权在内外双重力量的合击下,逐渐衰败瓦解。
公元前5008年,炎帝氏族的队伍向大伏羲氏族发起了全面进攻,有许多部落投降。年过七十的节芒闻信大惊,得了重病,数日后气绝身亡。
节芒去世后,大伏羲氏彻底被打败,炎帝魁隗氏率族人入主中原,建立炎帝魁隗氏政权。
三、文明成就
1、创造圭表八卦太阳历,观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开天文学之先。
2、建寅为正,颁行上元太初历,开历法之先。
3、发明琴瑟,用琴、瑟演奏音乐,开礼乐之先。
4、创造文字,以文记事,开典史之先。
5、首创牧草栽培,引种野生荞麦,开农业之先。
6、发明渔网,教人结网打鱼,开渔业之先。
7、驯化和饲养家畜,开牧业之先。
8、发明测试风雨的石晷,开气象预测之先。
9、发明用树皮编织蓑衣,开雨具制作之先。
10、首创人工养蚕,化茧抽丝织布,开丝织业之先。
11、首创一夫一妻婚姻,开婚姻法之先。
12、以兽皮为婚姻信物,开婚礼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