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记忆丨清代诗人高凤翰

半岛可期 2024-09-12 06:13:17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清代胶州南三里河村人,是扬州画派里唯一的北方人,其诗、书、画、印、砚的成就令后世仰慕。高凤翰自幼聪慧过人,青年起即诗友唱和,清雍正五年应“孝友端方科”考取一等,历任安徽歙县县丞、安庆兼修、休宁县代理县令、江苏泰州坝监掣等职。为官期间,他忧国忧民,廉洁清正。晚年右臂病痹,仍以惊人毅力成就“西园左笔”的美名,彰显了其身残志坚、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

高凤翰的父亲是康熙年间举人,从小受家庭熏陶,加之个人的聪慧天赋,他9岁时就能填词赋诗,名闻三里河,很早就展露出过人的才华。14岁时已经是当时诗人张历友笔下“佳儿弱冠弄柔翰,笔阵横扫千人军”的小诗人了,并颇得王士祯的首肯。

高凤翰生平爱画牡丹,技艺炉火纯青。他曾题《左臂牡丹图》云:“老病为人画牡丹,吟诗对坐一凄然。世间富贵能多少,被尔销磨四十年。”又有“牡丹画久伤右手,更谴左手尔奈何。此生莫怪常贫贱,两手争抛富贵多。”牡丹这一题材在他手中已熟练运用超过四十多年,可见其功力之深厚,时人未可及。高凤翰还写有一诗,云:“老樵卧白云,修柯不以斧。笑拾泰山松,拄之下梁父。”表达了他笑对人生的态度,句句皆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高凤翰一生所作诗歌近3000首,生前曾两次编订自己的诗作。甲子本的《南阜山人诗集类稿》编订之后,意识到自己看不到诗集刊行,于是自跋于诗集后:“盲子顽孙,筐苟谁付?不知后来所作尚复几许?亦不知得成卷与册否,尚有人拾取蛛丝蠢腹之余,以可得流传于人世否?露电茫茫,老病笃日,死且不知何时……不直(值)达人一笑矣!”虽凄苦如此,然心中追求却始终不泯。

高凤翰的诗文集从结集到出版,在其生前身后经历了近三百年的艰难曲折历程,至2014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凤翰全集》的出版终于画上句号。高凤翰生前亲自编定的有《南阜山人全集》,原打算刻板印行,后来未果。《南阜山人全集》分《南阜山人诗集》和《南阜山人敩文存稿》两部分,有甲子本、燕京本等版本之别;《南阜山人诗集》后又称《南阜山人诗集类稿》,除上述甲子本、燕京本之外,还有诗选本等版别。

《南阜山人诗集类稿》中,第一分集《击林集》与第二分集《湖海集》在时间跨度上大致并行,而内容互有参差。《击林集》大致是困居乡山的内容,《湖海集》大致是游历四方的内容。此二集之后的其他各分集《岫云集》《鸿雪集》《归云集》《归云续集》和《青莲集》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编辑的。

《南阜山人敩文存稿》依次为《序》《传》《记》《书》《表状志铭题跋书后碣》《文》《说》《赈荒八议》《修城条议》《江干日记》《南行日记》《皖江纪行》《赋》《尺牍》《杂著》《夷白草》《骑竹集补遗诗》《补遗诗附》、“杂文”《南村杂集别稿》,计长短文章、诗歌、赞颂铭辞共15卷,外附5种,收384篇(首)。

春草堂是高凤翰父辈高曰恭、高曰聪兄弟读书联诗的地方,后高凤翰与堂兄高凤举也在此处吟咏,故继续沿用此堂号,后又改称“春草续梦之堂”,更有继承父辈精神之意。《春草堂诗订》分上、下辑,共6卷,录诗211篇,时间跨度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高凤翰时年16岁)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高凤翰时年31岁).大致看来,该集六卷的前后顺序是按诗作创作时间先后编辑的。经鉴定,《春草堂诗订》为高凤翰亲本所抄,且为孤本。

-End-

信息来源丨高凤翰纪念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