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分享两首以树为主题的作品,一首是余秀华的《月色里的花椒树》,一首是贾浅浅的《树》。
最近又读贾浅浅这首作品,忽然又有了一种感觉——这是诗人自己个性最好的写照。这种写照是真实的内心体悟。其实贾浅浅的诗集里还是有几首好诗的,虽然在整体比不上余秀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当年面对太多质疑声,她硬是沉默了好久好久,硬是把自己从候选的作协会员名单上落下来,也不与这舆论的风暴作出任何回应。单凭这一点,足以印证她的好句“裸露着的光明 / 牢牢的握在每片树叶手里”,特别是尾两行:“不与风暴讨论得失 / 不与火焰谈论生死”。其中的隐忍与淡定,非常惊人,高于常人。
人不可貌相。相貌不能决定才华。余秀华弱身抱残,贾浅浅天纵娇姿。然而两人都能写出好诗,才情可嘉。贾浅浅的《树》好在立意,运用对比、比拟的手法彰显诗人个性,揭露人间正义与邪恶的对峙、斗争,从而达到讴歌光明与正义的诗心,令诗歌语言鲜明地充满张力,直抵灵魂。余秀华也有多首写树的作品,比如这首《月色里的花椒树》。
《月色里的花椒树》
诗 / 余秀华
1
月光流到哪里是哪里,包括它的几个暗疤
月光流不流动都一样,堵不住风的虫孔,触角不
长的流言
月光里有雪的消息,它淡淡的
雪是年岁里的谎言,埋不住它
而月光越来越白,像要说话。听不听
全凭一种心情
2
要说人间烟火,就是没有掉落的一串花椒
细小的子弹,不容易上进枪膛
这尖锐的鄙夷:被用惯了的酸甜苦辣
要说人间之外,也是没有掉落的一串花椒
被放逐的修行
和一棵树保持一生的默契
3
荒芜的山坡,混迹于各种树,各种方言
它的芬芳要求领悟,要求你在稠密的利刺间
找到发光的箴言
它就是一棵花椒树,夜色宽广
它的香飘出去,就回不来
本来想拿余秀华《细雨里的一棵桂花树》和贾浅浅的《树》作一番对比欣赏,只是前面已经单独赏析过前者,就拿《月色下的花椒树》来一起读吧。
余秀华这首作品在她的诗集中不显眼,一旦好奇心驱使你仔细读它两遍,你就能发现它与贾浅浅的《树》具象化的特征大不相同。余秀华这首诗充满了朦胧的诗意,需要我们在诗语里找到一些象征的蛛丝马迹才能悟透整篇要所表达的诗意。
《月色里的花椒树》共有三组小诗,标有数字序号,前后三段分别有七行、六行、五行。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三节来读。
和《细雨里的桂花树》一样,在《月色里的花椒树》中,女诗人先写题目里的前一部分,再写后一部分——两首诗的题目结构也相同。
第一节先写月色。头一行先把月光写成流动之状:“月光流到哪里是哪里,包括它的几个暗疤”。
月有升落,明灭无常。此时的月光就有了人们随缘的个性。月光也能如同一个人一样有疤?是女诗人把自己内心的柔情比作月光。因情受过伤,自然也就有了疤痕。当然,有多少疤痕就有多少次身心的痛。
在余秀华的作品里,月光一贯地被作为她情感的象征。含蓄并富于暗示、象征是好诗的特征之一。明白了这些,接下来的诗行就容易领悟了:“月光流不流动都一样,堵不住风的虫孔,触角不长的流言”。
很多时候一个人空有一腔柔情,挡不住世风和岁月的侵蚀,挡不住流言的飞短流长。这一行正是女诗人的深度慨叹。诗人抓住风、流言、月光的流动不定的共同特征,映射出一个人对漏风的虫洞、飞散的流言的无畏、无视与无奈。流言从来不会长久,很容易不攻自破。而一个人内心的温柔情愫也经不起岁月太长的等待,无望的时候也会渐渐变得苍凉,如透风的虫孔。
第四、五两行又从月色写起:“月光里有雪的消息,它淡淡的 / 雪是年岁里的谎言,埋不住它”。
不管人世如何苍凉,一个人的柔情尽管会渐渐淡化,却不失纯净,洁白,有着雪的特质。雪中藏着许多美好的梦,包括青春岁月,让人真假难辨,如憧似幻。但一场雪真的盖不住一片月光,难掩人的一腔柔情。这是女诗人对人间现实的感悟,并把这省悟以朦胧、暗喻的形式写出。
第六、七行显露出人间的一种尴尬或残酷:“而月光越来越白,像要说话。听不听 / 全凭一种心情”。
再纯洁的情感,无人接受,无人倾听,会让人倍感凄凉。正似古人词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第二、三节以花椒树象征人们活在人间的滋味。两节合起来有十一行,和第一节写月色的七行相比较来说,做到了在诗意上的主次分明。
第二节反复运用句式“要说人间……是没有掉落的一串花椒”,形成紧凑的咏叹节奏,也正是诗歌的节奏。
关于人间,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一帆风顺的人生和颠沛流离的人生不同。余秀华属于后者。一个乐活者是深爱人间烟火之人,哪怕尝遍生活里的艰辛。人间烟火本来就令人向往,恰如还在树上生长的花椒,自带干净和芳香,但在生活里又因长得太小而貌似微不足道:“要说人间烟火,就是没有掉落的一串花椒 / 细小的子弹,不容易上进枪膛 / 这尖锐的鄙夷:被用惯了的酸甜苦辣”。
花椒的味道是一种芳香辛麻之味,与吃惯了的酸甜苦辣不同。尝惯了后者再尝前者,会让人咂嘴,感觉新奇的同时仿佛后者已被嫌弃。这就是人间生活的滋味。
后三行写出世,与前三行入世形成对比:“要说人间之外,也是没有掉落的一串花椒 / 被放逐的修行 / 和一棵树保持一生的默契 ”。
生活在人世间是一种修行;避开人世,少惹世尘,少了五味,守清静、干净之心,是把心放逐于人间外,同样是修行。这样,人生便与一棵花椒树很相似了。
第三节是对主题的吟哦:“荒芜的山坡,混迹于各种树,各种方言 / 它的芬芳要求领悟,要求你在稠密的利刺间 / 找到发光的箴言”。
荒芜的山坡象征着人间百态里的一面。各种树象征着形形色色的人。女诗人通过把一串花椒比喻为发光的箴言,以“稠密的利刺”形成对箴言的守护,从而达到在人间守住初心的宗旨。这是对初心坚贞的赞美。
最后两行响应题目:“它就是一棵花椒树,夜色宽广 / 它的香飘出去,就回不来”。诗人以花椒树昭示了人的一种品格与灵魂:芬芳、干净纯粹、毅然决然的心。
纵观余秀华、贾浅浅这两首诗,《树》简洁精练,构思巧妙,语言质朴,反映出人类灵魂里的那种不屈不挠品性;余秀华《月色里的花椒树》语言清新含蓄,构思严谨分明,冗绵味厚,反映出一个人情感理想境地里的初心和灵魂里的纯粹干净。两首诗一短一长,尽能抵达灵魂深处。皆是好诗。
关于这两首诗,诸位诗友感觉如何?欢迎交流讨论。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