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这位肝癌患者临终前做的决定让他的主管大夫感激一生

爱吃凉历史 2024-09-25 06:23:38

2000年的夏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手术室灯火通明,一场艰难的肝脏移植手术正在紧张进行。手术看似成功,张海英一度恢复得不错,但三个月后,他的身体却开始迅速恶化,高烧、感染、各项指标急剧恶化,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生命渐渐消逝。可谁也没想到,就在临终前,张海英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让栗光明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无比感激并铭记于心。是什么样的决定让一位医生感慨良久,甚至称他为自己人生的老师?

栗光明的学术起步与选择

1991年,栗光明从医学院步出,带着新获得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满怀对未来的期待。在众多的选择中,他决定加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肝胆外科。肝胆外科以其手术技术的复杂性和对细节的极高要求而著称,这些特点正是吸引栗光明的地方。

入职后的几个月,栗光明几乎每天都在医院里度过。他参与了无数次的手术,从观察、助手到主刀医生,每一步都严谨认真。在手术室内,他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

栗光明也逐渐习惯了医院里的节奏,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的从容不迫,他的成长在每一次手术中都有所体现。同时,他也开始参与更多复杂手术的计划和执行,这让他对肝胆外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师从冷希圣:深造之路

栗光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尽管已经表现出色,但他依然追求进一步的提升。这种对医学深度和精度的追求引导他成为冷希圣教授的门徒,一个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肝胆外科权威。

在冷希圣的指导下,栗光明参与了一系列高难度的手术和研究工作。冷教授的教学方法非常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在手术室,栗光明跟随冷希圣教授学习如何在极端压力下进行精确的手术决策,每一次切割、缝合都要求极致的准确和迅速。

在一次复杂的肝癌切除手术中,冷希圣教授详细演示了如何在保持血管完整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清除癌细胞。栗光明紧跟其步伐,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从切口的选择到器械的使用,每一个步骤都充满学习的机会。

除了手术技能的提升,栗光明在冷希圣的指导下,对肝胆疾病的病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冷希圣教授会定期组织病理学讲座和讨论会,让栗光明有机会直接从切片中观察病变的特征,学习如何从微观层面解读病理信息,这种技能在日后的诊断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价值。

在处理患者心理方面,冷希圣也教导栗光明如何在维护患者尊严和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之间找到平衡。他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在向患者解释复杂或不利的诊断时,保持同情心和专业性,确保患者能够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选项。

紧急手术救命:张海英的第一次治疗

1993年的一天,北大肝胆外科接到了一位紧急入院的患者,张海英,当时年约50岁。他因突发剧烈的腹痛和黄疸,被家人匆忙送往医院。张海英面色苍白,神情痛苦,已经难以自己站立。栗光明作为当天值班的主治医师,迅速安排了张海英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包括血液化验、B超和CT扫描等,以尽快明确病因。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显示张海英的胆总管被肿物堵塞,引发了严重的胆道感染,病情十分危急,必须马上手术解除梗阻。栗光明详细研究了张海英的检查结果后,立即召开了手术讨论会。面对复杂的病情,手术团队一边分析着影像资料,一边商讨最佳的手术方案。栗光明冷静地向团队成员指出问题的关键,他提出了一个大胆但合理的切除和重建方案。

手术定在当天下午,时间紧迫,栗光明没有片刻耽搁。他迅速换上手术服,戴上口罩,进入了手术室。张海英被推上手术台时,面带痛苦,但看到栗光明时,他努力挤出了一丝微笑,似乎从这位年轻医生的神情中找到了些许安慰。

手术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首先,栗光明小心翼翼地切开张海英的腹部,暴露出病变的胆道区域。由于张海英的胆总管被严重阻塞,胆汁逆流导致组织高度水肿,手术视野非常差。栗光明一边擦去患者组织中的渗血,一边仔细分离粘连的组织,以确保不会伤及周围的血管和肝脏。

手术进行到关键的切除步骤时,栗光明稳住手,精准地切除了堵塞的病变组织,然后迅速完成了胆管的重建和缝合。整个过程,他动作利落,几乎没有多余的停顿,手术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也高度配合。手术耗时近四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当最后一针缝合结束,栗光明深吸一口气,看着监控仪器上张海英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他知道手术成功了。

张海英被送往病房后,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栗光明每天都会到病房查看张海英的恢复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的状况,耐心回答张海英家属的各种问题。他还特别嘱咐护士团队密切关注张海英的各项指标,确保没有术后并发症。

张海英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十几天后就顺利出院了。出院当天,张海英的家人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看到锦旗时,栗光明只是笑着拍了拍张海英的肩膀,轻声叮嘱他日后要好好保重身体。

肝脏移植的决定与挑战

进入2000年,张海英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的病情反复发作,肝脏的疼痛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在一次常规复查中,CT扫描显示他的肝脏几乎被癌细胞侵占,大面积的肿瘤已经严重威胁到他的生命。得知这个消息,张海英和家人深感绝望,面对这样严重的病情,传统的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方法已经无法控制癌症的扩散。

正当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时,张海英得知栗光明正在研究肝脏移植手术。张海英经过几次与栗光明的沟通,深知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机会。

栗光明对此十分慎重,他详细地向张海英及其家属讲解了肝脏移植的手术流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的康复过程。张海英的家人也十分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无法保证,而且张海英的身体状况也并不乐观。然而,面对病情的步步紧逼,张海英坚定地表示愿意接受这个手术,他说:“反正都要有人做第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手术那天,张海英被推进了手术室,栗光明早已在门口等候,他对着张海英点点头,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手术室里,栗光明和他的团队井然有序地准备着,一切设备和工具都在最佳状态,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手术正式开始,栗光明小心翼翼地切开张海英的腹部,露出被癌细胞侵蚀的肝脏。

整个手术过程中,栗光明展现了高超的技术和缜密的思维。他需要精确切除病变的肝脏,同时确保血管和胆道的完整性。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从切除肝脏到缝合新肝脏的血管,栗光明的手法稳健且精准。手术室的气氛紧张而有序,助手们迅速递送手术器械,麻醉师密切关注张海英的生命体征,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栗光明的操作上。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手术终于完成,新肝脏成功地在张海英体内跳动起来。手术结束后,栗光明没有片刻放松,亲自将张海英送入重症监护室。接下来的日子,栗光明几乎每天都在ICU守着张海英,从术后的清创换药到观察各项指标,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张海英在逐渐苏醒后,看到栗光明那疲惫但依旧专注的神情,知道手术暂时成功了。

手术后的并发症与张海英的离世

手术后的三个月里,张海英的身体逐渐恢复,病房里的气氛一度轻松了许多。张海英的家人常常带来一些家常的食物和水果,病房里充满了亲情的味道。然而,情况却在三个月后急转直下。

某天清晨,张海英突然发起了高烧,体温迅速攀升至39度以上,整个人变得十分虚弱。栗光明接到病房通知后,立刻赶到医院,对张海英进行了详细检查。张海英的肝功能指标急剧恶化,各项检查结果都显示出问题。

就在那天晚上,张海英的病情急转直下,各项生命体征迅速恶化。尽管栗光明和医疗团队全力抢救,张海英仍未能挽回生命,终因并发症不治身亡。悲痛之余,栗光明与张海英的家属进行了沟通,这才得知,张海英在病情恶化前曾留下遗愿,希望自己的遗体能够用于医学研究。

家属遵从了张海英的遗愿,他的遗体被捐献给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用于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研究。

栗光明和团队发现,张海英的症状与肝脏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相似,可能是由于肝动脉的一根血管异变导致血流不畅,造成了肝脏的缺血性损伤。然而,这种情况在肝移植手术中十分少见,且当时的医学文献对此类问题的应对经验也很有限。虽然栗光明和团队已经尽力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经验不足,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栗光明主导开展了关于肝脏移植并发症的专项研究,并不断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术后监控的精细化管理。

在随后的工作中,栗光明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肝移植经验,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每当面对新的患者时,栗光明都会想起张海英,是他的勇敢和奉献,为肝脏移植手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栗光明常在讲课和会诊时提到张海英的故事,他总是说:“张大哥不仅是我的患者,更是我的老师。他的经历推动了我们对肝移植的认识和改进。”

参考资料:[1]刘志学(文/图),宫小飞(文/图).强院弱科的精彩嬗变--访北京同仁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栗光明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1-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