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发布

星弘康康 2024-08-07 16:52:23
开好“运动”这张处方!《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发布,贴近临床、实操性强!

对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来说,运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而真正实施规范、安全、有效的运动并不简单,需要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临床亟需一份贴近实际、易于实施、操作性强的T2DM运动干预指南。近日,《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重磅发布,为T2DM患者运动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建议[1]。《指南》发布后引起业内广泛反响,《国际糖尿病》记者采访了《指南》编写专家委员会成员及通讯作者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郭立新教授,并请郭立新教授对《指南》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指南》特色与亮点:符合中国国情、纳入最新证据、可操作性强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1.4亿,居世界首位,但血糖控制情况欠佳[2,3]。运动锻炼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在T2DM综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往我国与运动干预相关指南/共识对糖尿病运动干预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制定时间大多相对久远,运动医学研究证据和运动医学专家的推荐意见相对较少,临床亟需一份符合中国国情且纳入最新研究证据的T2DM运动治疗指南。

为此,由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专家共同撰写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等糖尿病防控人员对T2DM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指导。《指南》具有运动医学专业性强、纳入高质量最新证据、符合我国国情及疾病特征、易于实施、可操作性强等特色与亮点。《指南》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刊出半个月仅《中华糖尿病杂志》网上浏览量就已逾5.0万人次。

T2DM运动治疗概述

我国城乡居民,包括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普遍较低。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体力活动不足率为22.3%,总体呈现上升趋势[4]。这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速、久坐的生活方式、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相关。提高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通过安全、有效的运动助力身体机能改善和糖尿病治疗达标是已被证明的有效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任何人,不论年龄、性别或身体状况,适量运动都是有益的[5]。《指南》强调,运动治疗是贯穿T2DM始终的治疗方式之一。对于T2DM患者来说,运动可改善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及体脂率等多种代谢指标,还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该《指南》包括T2DM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慢性并发症、共患疾病、常用药物、运动时机、运动中血糖监测、运动营养、运动损伤、运动依从性及数字医疗等,共76条推荐意见。下面将重点介绍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以及对不同类别运动的推荐意见。

T2DM运动处方制定原则

T2DM患者的运动治疗应遵循合理的运动处方。T2DM患者简易运动处方示例见表1[1]。T2DM患者的运动处方应包含有氧、抗阻、柔韧性和平衡练习几个类别的运动计划。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考虑运动治疗的目的、时效性及每个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每个类别的运动计划应包括频率、强度、时间、方式以及总量、进阶和注意事项。

运动频率:T2DM患者应保持不低于3~5 d/周的运动频率,而在总运动量相等的情况下,1~2 d/周的运动频率同样可以获得健康收益。低频率-长运动时间的运动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A)。

运动强度:T2DM患者应以达到中等至较大强度的运动为目标(A)。

每周运动量:T2DM患者至少应达到150 min/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A)。T2DM患者至少应达到1 000 kcal/周的体力活动能量消耗(A)。

运动进阶:在运动进阶过程中,应遵循由低强度起始,缓慢进阶至目标运动强度和运动量(A)。

表1. T2DM患者简易运动处方示例

代谢当量(MET)是一种有效、便捷、标准的定量描述多种行为和体力活动绝对强度的方法。成年人中,低强度体力活动为1.6~2.9 MET,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为3.0~5.9 MET,较大强度体力活动为≥6 MET。步数是评估运动量的简便方法,100 步/min的步频符合中等强度运动。

不同运动类别的推荐意见

01

有氧运动

也称为耐力运动,常见运动方式包括快走、跑步、广场舞、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步行是最常用的有氧运动方式。

推荐T2DM患者进行每周3~7 d,每次间隔不超过2 d的有氧运动(A)。

推荐T2DM患者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 10 min,每天累计 30~60 min,每周累计至少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若运动强度提高,可适当缩短每次运动时间(A)。

推荐每周不少于3 d、6000步/d的步行,步频根据自身情况不低于60~90 步/min,最好能达到100 步/min的步行运动处方(B)。

以骑自行车为例的有氧运动处方示例见表2。

表2. T2DM患者有氧运动处方示例(骑自行车)

02

抗阻运动

又称力量练习,可以利用自身重量或者训练器械(如弹力带、杠铃、哑铃或固定器械)实施。T2DM患者制定抗阻运动处方应遵循逐步改善肌肉耐力、增加肌肉体积、提高最大肌力以及提高爆发力的原则。

推荐T2DM患者进行每周2~3 d规律抗阻运动(A)。

无经验的T2DM患者可以从20% 1-RM(1次最大重复阻力)负荷开始,进行每周1次全身大肌群的抗阻运动(B)。

03

结构化运动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干预效果可能优于单独的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模式。

3~6个月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结构化运动处方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最高达0.89%,有氧运动累计超过150 min/周效果更佳(A)。

推荐T2DM患者进行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的联合运动(A)。

04

柔韧性运动

也常被称为伸展运动或拉伸运动,旨在增加肌肉伸展性和关节活动范围。

单纯柔韧性运动对血糖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强关节活动度,改善灵活性,预防跌倒(A)。

推荐T2DM患者进行至少2~3 d/周的平衡及柔韧性练习(C)。

将柔韧性运动融入某项运动当中以便更好地提高身体功能,并改善血糖(C)。

05

中断久坐

久坐行为(如看电视、办公桌工作等)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是体力活动活跃的T2DM患者久坐仍可导致血糖升高。

中断久坐可以改善血糖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延长寿命(A)。

所有T2DM患者,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和体质指数(BMI)较高的患者应每30分钟进行1次任何强度的活动以中断久坐,以改善血糖控制(A)。

06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HIIE)

HIIE是指进行10 s至4 min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保持在最大摄氧量(VO2max)的65%~90% 或在最大心率(HR max)的75%~95%,然后进入12 s至5 min的主动或被动恢复期。

病情稳定、体质状态较好的T2DM患者可考虑用HIIE替代持续强度有氧运动(B)。

伴有并发症的T2DM患者进行HIIE前,应先进行风险筛查,以避免潜在的运动风险(C)。

07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导引养生功等。

八段锦或太极拳是中等强度运动,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40 min、连续12周的运动可使HbA1c下降不少于0.4%(C)。

八段锦和太极拳是适宜的运动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T2DM(C)。

需要提醒的是,T2DM患者运动前应根据既往运动习惯、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及目标运动强度等决定运动前评估内容。运动能力评估:包括心肺耐力或有氧运动能力评估、肌肉适能评估、平衡能力、柔韧性、身体活动能力、身体成分评估。其中心肺耐力反映人体整体的活动能力,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心肺耐力低下者各项身体机能下降,CVD风险、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心肺耐力评估既可以用于CVD风险的筛查,又可以进行个体化运动指导,使运动更加科学、安全、有效。

运动风险评估:糖尿病患者可通过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AR-Q+)进行运动风险评估。对于老年患者可通过跌倒风险自评问卷(self-rated fall risk questionnaire,self-rated FRQ)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在运动计划的开始阶段,特别是无规律运动习惯者,采取“低起点,缓慢加”的策略,可降低运动相关的心血管事件和损伤风险,以及增加个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和依从性。运动后恢复:整理运动也称为放松阶段,是运动后的一部分,对于运动后恢复非常重要,它可以带来多种健康益处,包括减少肌肉疼痛和损伤风险、促进肌肉的恢复和重建、提高柔韧性、降低心血管系统的压力等。

结语

T2DM运动干预工作的开展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临床医师除要掌握T2DM诊疗知识外,还需熟悉运动医学相关内容。《指南》基于现有证据并贴近中国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实施T2DM运动干预提供较为详实的指导,也为在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开展体医融合及健康促进提供了基于目前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支撑。

今后,我国将通过建设并完善运动处方门诊及有效的运动门诊转诊机制,来进一步促进T2DM运动干预的有效开展,从而助力提升T2DM综合管理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结局。开好“运动”这张处方,将成为医生管理糖尿病的必备新技能!

参考文献:

1.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16(6): 616-647.

2.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4.Peng W, et al.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4; 43: 100809.

5.Bull FC, et al. Br J Sports Med. 2020; 54(24): 1451-146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