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导弹袭俄后,各国紧急关闭驻乌大使馆,中方的做法却完全不同

清风挽长发如云轻扬 2024-11-23 09:38:36

在战火纷飞的乌克兰,紧张的局势正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升级。

美制导弹的首次投入、俄罗斯降低核武使用门槛,多国驻乌大使馆接连关闭,一时间,基辅被笼罩在空袭警报的阴影中。

然而,就在众多国家紧急撤离之际,中国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行动。

不仅坚持驻乌大使馆正常运作,更在空袭威胁的风口浪尖,派遣新任大使履职。

这种独特的选择究竟基于怎样的考量?

多国紧急关闭大使馆

11月20日,美国驻乌克兰基辅的大使馆突然宣布关门,理由是收到可能发生重大空袭的具体情报。

为了安全起见,大使馆人员全都原地避险,还赶紧给留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发了警告:听到空袭警报,立刻找地方躲。

不只是美国,这风声一传开,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大使馆也迅速撤离。

德国则采取了“有限开放”的策略,只对本国公民提供服务。

这些国家的动作背后,无不透露出对局势失控的担忧。

特别是在俄罗斯调整核政策之后,西方国家更加谨慎,害怕自己可能卷入更大的冲突。

法国大使馆虽然勉强开着门,却一句话撂狠了,谁还在乌克兰,最好提高警惕,随时做好避难准备。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11月18日,乌克兰军队用美国提供的ATACMS导弹,打了俄罗斯的一座军火库,这事儿已经被媒体刷屏。

俄罗斯的反应可以说是火冒三丈,普京随后就签署了更新后的核武政策。

按照新规矩,只要俄方确定自己遭到了核大国支持的常规武器袭击,就可以考虑用核武器反击。

翻译成人话就是,动我的底线,哪怕不是核弹,也照样用核武器回敬。

这样一来,乌克兰这边压力倍增,毕竟惹怒了俄罗斯,大规模报复的可能性一下子飙升了好几个百分点。

消息传开,基辅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不少乌克兰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俄军可能发动空袭”的传言。

有的说俄罗斯准备用洲际导弹轰炸,有的甚至提到一种射程超过6000公里的RS-26弹道导弹。

虽然乌克兰国防部出来辟谣,说这是心理战,别被吓唬住,但说实话,大家还是有点心慌。

而且,远在前线的乌克兰士兵们的日子更不好过。

乌克兰多个地方,电力设施被炸得七零八落,停电、停水、暖气中断成了常态。

波兰甚至紧急起飞战机,以防局势失控殃及邻国。

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提供的武器看似给乌克兰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出手后也像是在火上浇油。

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之间的角力,就像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拔河,绳子随时都可能崩断。

然而,就在多国大使馆纷纷撤离之际,中国的行动却与众不同。

中国驻乌克兰新大使上任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不仅没有关闭,还在11月20日派出新任大使马升琨履职。马升琨的到任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这位新大使并不是普通的外交官,他曾在中国外交部军控司任职,负责国际军控与安全事务的工作,对核裁军、武器扩散等问题有深刻的理解。

这样一位有着特殊履历的人选,在当前复杂的俄乌局势中到任,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战略考量。

马升琨的到任还选择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间节点。

就在美国和欧洲大使馆陆续撤离的时候,他带着团队抵达基辅,并发表了一份讲话。

他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语,“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这些话既表达了中国对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信心,也体现了中方希望通过驻乌大使的实际行动为局势注入稳定力量的愿望。

中国选择在这种局势下派出大使,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首先,这表明中国并不打算因为战争威胁而放弃其国际责任。

驻乌大使馆的正常运作不仅为在乌中国公民和企业提供了安全支持,还避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撤退”的误解。

其次,这也是中方传递和平信息的一种方式。

在全球普遍担忧冲突升级的情况下,中国始终强调对话与合作,试图在战争的裂缝中为和平争取一席之地。

基辅方面也对中国的做法表现出高度重视。

马升琨抵达时,乌克兰外交部派出高级官员亲自迎接,礼宾安排上表现出了充分的诚意。

对于乌克兰来说,在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逐渐趋于保守的时候,中国的坚持无疑是一种珍贵的支持。

然而,未来的乌克兰局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中方的努力虽然在局部地区传递了和平信号,但是否能在复杂的俄乌对抗中带来更大的影响,还要看局势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对立情绪仍然非常强烈。

乌克兰希望通过国际支持实现领土完整,而俄罗斯则坚守自身的核心利益。在这种僵局下,任何试图调停的努力都面临巨大的阻力。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行动已经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

在战争威胁愈发逼近的时候,撤离虽然是简单有效的保护方式,但留下来则是更大的担当。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置身事外,而中国通过驻乌大使馆的坚持,展现了维护和平与合作的责任感。

这种选择,也许无法立刻改变战争的进程,但至少让世界看到了一种不同的应对方式。

这份坚持,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推动和平的重要力量。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