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李岚清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不久以后,国务院总理李鹏找李岚清谈工作分工时,希望他在分管经贸工作之外,分管教育,李岚清听后连忙推辞说:“我不懂教育,是个外行。”
李岚清
李鹏反问:“在几位副总理中,你觉得谁分管教育最合适?”
李岚清想了想说:“朱镕基同志是常务副总理,是协助总理抓全面工作的;邹家华同志是管宏观经济和工业的专家;钱其琛同志是外交家。他们管教育可能顾不过来,他们的工作我更做不了。”
李鹏听后笑了:“对啊,所以管教育就你了!”
最终李岚清同意分管教育,但他后来还是有些不情愿地说:“当时不想管教育,一是由于我从未管过教育,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二是因为教育面临的困难太多;三是那时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很多,七嘴八舌,好像人人都是教育家。”
李鹏之所以要让李岚清分管教育,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央领导中,李岚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知识分子”。
李岚清书法作品
1949年,17岁的李岚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他曾这么回忆自己在复旦的学习和生活:
我那时是学工商管理,工、商和管理都学。但是只有我们系才有实习工厂,机械加工中的车、磨、刨、铣、钳等工种我都学过,能上机床干活。我在第二汽车制造厂发动机厂当第一书记时,还经常到车间里开机床干活。
1952年,李岚清以优异的成绩从复旦大学毕业,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到冶金等部门工作,只有他被分配到仍在筹建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学校里学的工商管理、机械原理和汽车构造等知识,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1956年,李岚清前往苏联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实习。不久以后,1956年,王首道率代表团出访路过苏联,顺便到李岚清实习的工厂参观。厂长把李岚清找去,风趣地说:“你们的大官来了,没有俄文翻译,请你帮个忙吧!”于是李岚清做了王首道的俄文翻译。
1957年,李岚清从苏联回国,出任第一汽车制造厂计划处科长。1958年5月14日,李岚清跟随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饶斌,把中国第一辆国产东风牌轿车开进了中南海,他还受到了邓小平和彭真的亲切接见。
李岚清(左二)陪同邓小平、彭真参观汽车
李岚清出任副总理时,正值国内兴起下海经商的热潮,当时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年均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北京某大学一位副教授甚至上街卖起了馅饼,一时成为舆论焦点。更令李岚清头疼的是,他一上任,摆在桌上的就是全国中小学教师被拖欠14亿多的工资账单,除此之外,还有大批民办教师待遇严重偏低的问题亟待解决。
1994年,李岚清来到江西吉安考察,遇到了一位工作了17年、已经50多岁的民办教师,这位教师每月的工资只有56元。这深深地刺痛了李岚清的心,他决定彻底解决民办教师待遇偏低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共有约200万名民办教师,要解决他们待遇和编制上的问题,牵涉到很多部门,难度很大。正好当时天津拍了一部反映民办教师现状的电影《凤凰琴》,李岚清看了很受触动,他感觉机会来了。
《凤凰琴》
不久以后,李岚清把《凤凰琴》的拷贝分别送给国务院的每一位领导,并附上一封请他们抽空看一看的亲笔信。一段时间以后,李岚清去问李鹏看了电影没有,李鹏回答看了,李岚清继续追问:“你觉得电影怎么样?”李鹏回答说:“哎呀,我是一边看一边流泪啊!”
李岚清心想,既然总理都感动了,这下就有办法了。不久以后,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李岚清请所有的与会代表观看这部电影,他通过这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终于取得了各方的共识。不久以后,相关部门出台规定,民办教师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转正。对此李岚清笑称:“这是用文化艺术的力量解决了大问题!”
在副总理的任上,李岚清还发起举办了部长英语培训班,参加者为各部委的部级官员。早年的求学生涯为李岚清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他曾对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哑巴英语”问题直言不讳:“中国人学习外语的时间最长,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时间,效果又如何呢?与学习时间相比,事倍功半。”
李岚清(中)
在李岚清的严格要求下,经过3个月的集中强化培训之后,部长们的英语特别是口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第112次全会,投票表决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这天李岚清用英语代表中国做申奥的最后陈述,他的陈述表达出了这样一种信念: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2008年将会在北京看到一次“伟大的”奥运会。短短3分钟的陈述,全文只有700个英语单词,显示出了李岚清深厚的英语功底。让国人赞叹,让世人折服!
事后人们才知道,这份沉重的英语陈述报告,是李岚清根据“准确、简约”的原则,自己亲手动笔用英文起草,之后又与英语专业人士历时半年反复修改推敲了十几稿,英译本最后由江泽民审定。
2003年3月,李岚清正式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休后的他没有闲着,篆刻、书法、音乐、素描……这些少年时代的兴趣,他全部捡了起来。如今已经92岁的李岚清依旧步伐稳健、逻辑清晰,说起往事,细节都历历在目,让我们祝他健康长寿吧!
李岚清进行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