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广东五子之一?欧大任七绝4首,文笔雄阔高华,颇负重名

火云上有诗词 2024-12-18 03:26:48

欧大任(1516年~1595年),字桢伯,号仑山,广东顺德陈村人。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他从小就聪颖好学,家中广有藏书,给他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上,传世之诗有千余首,尤以自抒胸臆、不依傍古人者为佳。

与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重结吟社于广州南园,人称“南园后五子”。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大任年垂五十,始以贡生入都,试大廷,特进御览,列第一,由是海内知名。

黎惟仁山房别陈宗益还新溪 明 · 欧大任

高楼送客夜悠悠,独立风烟咏四愁。

归去故园谁是伴,雪晴江上一孤舟。

首句“高楼送客夜悠悠”:“高楼”作为送别的地点,不仅暗示了送别的隆重与正式,也营造出一种高远、孤寂的氛围。“送客”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送别。“夜悠悠”则描绘了送别时的夜晚,时间仿佛被拉长,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不舍。

次句“独立风烟咏四愁”:“独立”展现了诗人送别后的孤独身影,与高楼、风烟等景物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寂。“风烟”既是送别时的自然环境,也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咏四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这里的“四愁”可能指的是人生中的种种烦恼与忧愁,也可能特指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

第三句“归去故园谁是伴”:“归去故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送别后诗人将独自回到家乡。“谁是伴”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即使回到家乡,也可能找不到能够倾诉心声的人。

末句“雪晴江上一孤舟”:“雪晴”描绘了送别后的天气状况,雪后的晴朗天气与送别时的夜晚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江上一孤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送别后的孤独与漂泊,孤舟在江上漂泊,正如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独自前行。

海珠江上留别孔元锡 明 · 欧大任

扁舟江上待寒潮,归去孤村正寂寥。

却忆山钟谁共听,诃林寺里赤阑桥。

首句“扁舟江上待寒潮”:诗人以“扁舟”点明行舟之轻便与简朴,而“寒潮”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冷清。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归去孤村正寂寥”:“归去”二字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归途的心情,“孤村”则进一步强调了目的地的孤寂与荒凉。这句诗通过“正寂寥”三字,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第三句“却忆山钟谁共听”:诗人在此处转而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同聆听山寺钟声的美好时光。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末句“诃林寺里赤阑桥”:“诃林寺”和“赤阑桥”作为具体的地点,为诗人的回忆提供了具体的场景。同时,这两个地点也富有诗意和美感,使得诗人的回忆更加生动和感人。

题吴而谦野客堂 明 · 欧大任

白首昂藏海鹤姿,翛然林下一茅茨。

北窗似是羲皇世,惟许柴桑旧令知。

首句“白首昂藏海鹤姿”:诗人以“白首”描绘老者的年龄特征,“昂藏”则形容老者身姿挺拔、气度不凡。将老者比作“海鹤”,既突出了其高洁之态,又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翛然林下一茅茨”:“翛然”形容老者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林下”则点明了隐居的地点——山林之中。“一茅茨”即一座简陋的茅屋,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第三句“北窗似是羲皇世”:“北窗”作为隐居生活的场景之一,被诗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仿佛让人回到了远古的羲皇时代,那是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充满了和谐与宁静。

末句“惟许柴桑旧令知”:“柴桑旧令”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陶渊明,他曾担任过柴桑县令,后辞官归隐。“惟许”二字强调了只有像陶渊明这样的高士才能理解老者隐居生活的真谛和心境。

冬雨病滞城中送猷弟还家 明 · 欧大任

脊令风急正分飞,极目西津浦树微。

旅病欲归归未得,孤城零雨自沾衣。

首句“脊令风急正分飞”:脊令,即鹡鸰,古代常用来比喻兄弟情深。这里诗人以脊令鸟在急风中被迫分离的情景,比喻自己与弟弟在风雨中的离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次句“极目西津浦树微”:“极目”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归途的深切关注与不舍之情。“西津浦树微”则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渡口树木朦胧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清氛围。

第三句“旅病欲归归未得”:诗人身患疾病,滞留异乡,心中渴望归家却无法成行。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为下句“孤城零雨自沾衣”做了铺垫。

末句“孤城零雨自沾衣”:在这座孤寂的城中,冬雨绵绵不断,诗人独自站立,任由雨水打湿衣襟。这句诗通过描绘冬雨和诗人的孤独身影,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之情。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