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初进贾府,就遭遇王夫人下马威,王夫人:离我儿子宝玉远点

王玄陵有笔札 2024-07-14 10:26:51

林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的反应耐人寻味。

贾母引着黛玉跟长辈、姐妹一一见礼,接着凤姐高调出场,发挥了她面面俱到的精湛演技,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就在说话之间,招待客人的茶果已经摆了上来,凤姐便亲自捧茶捧果。

我们掩卷思考,整个这一段的描写,王熙凤后来居上,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压制了她姑妈兼婶子王夫人的存在感。

01

就在氛围一片祥和之际,贾母和王熙凤都在兴头上时,王夫人突然问道:

“月钱放过了不曾?”

这种场合下,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仔细想想既不合时宜,又不合理。

因为王熙凤才是贾府的内当家,月钱的事情由她全权负责,这个权力是贾母赋予她的。

而王夫人不过是前任当家人而已,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也就罢了,像月钱这种小事她根本没有必要过问,更何况还当着一家人的面。

可看过凤姐的回话,我们就明白王夫人的用意了,凤姐道:

“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仔细琢磨琢磨,王熙凤的这段回话同样很有意思。

她先是回答了王夫人关于“月钱”的问话,紧接着又问找缎子的事,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必要专门向王夫人汇报吗?

我们对凤姐的为人都清楚,多少大事都是她自作主张的,她又何曾向任何人汇报过,更何况这里还当着一家人的面。

果然,王夫人就说道:

“有没有,什么要紧。”

但即便凤姐说这种鸡毛蒜皮的事,王夫人也是感到满意的,原文写道:“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那么,两个人这么一来一往,到底在打什么哑谜呢?

很简单,王夫人是在敲打凤姐,因为她的表现太张扬、太出风头了,让王夫人在贾母面前没有了存在感。

所以,在凤姐兴致最高的时候,王夫人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为什么专挑“月钱”来问呢?原因很简单,王熙凤预支的月钱经常延迟发放,因为她要拿出去放高利贷,王夫人或许听到了一些风声,所以当着贾母的面敲打她。

而凤姐的反应也就好理解了,她先是回答“月钱都放完了”,紧接着便岔开话题,去说找缎子的事。

这么说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岔开话题,让王夫人不要再继续问月钱的事;第二是向王夫人服软,当着贾母的面,向王夫人请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更能体现王夫人的权威。

所以,王夫人对于凤姐的回答还算满意,王夫人脸上露出了微笑,点头不语。

紧接着,王夫人道:

“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凤姐道: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看这两句对话,跟开始时的氛围就不一样了,不再是王熙凤主导,而是由王夫人主导。王夫人有了面子,这一出细微的暗斗就算结束了。

从《红楼梦》正式开始的第一场戏,几个人没说几句话,可已经把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的人物关系描绘出来了。

由此我们也就知道,整部小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基调:和和气气的表象背后,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利益关系。

而且,我们也能初步得出一个结论:看似老实的王夫人,其实非常需要存在感,也并不缺少心机,而且也有一定的权力欲望。

02

我们再来看她对黛玉的态度,那就更有意思了。

黛玉在一众嬷嬷的带领下,前往拜望二舅舅贾政,我们可以留意黛玉见到王夫人的路线。

王夫人并不住在正室,而是住在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中,但黛玉却先是被带到了正室,然后又被带到耳房外的房间等着,最后经过了王夫人的同意,才被带到了王夫人住的小正房中。

当黛玉进入房间以后,王夫人却并没有起身相迎,而是坐在炕桌之前,邀请黛玉上炕做到上首。黛玉知道这是贾政的座位,所以不敢坐,只是在挨着炕的地上三张椅子上坐了。

古代像贾府这样的世家大族,都有极其严格的规矩,在王夫人和贾政的正房当中,炕上东壁下首一个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是王夫人的位子,上首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是贾政的位子。这是内室的夫妻专座,并不是待客的座位。

这个道理,王夫人自然要比我们懂的多。但是,她偏偏就把黛玉往贾政的位置上让,如果不是黛玉受到了极好的家庭教养,那么这一次必然就会出丑、失礼。

王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是对黛玉有一定的偏见,原因可能是跟贾敏有关。

贾敏和贾母性情、相貌可能比较相似,她们和黛玉属于一类人,有才情有容貌。而王夫人、李纨又是另一类人,既没有过于出众的相貌,也没有才情。

王夫人嫁入贾府的时候,贾敏应该还没出阁,按照贾府中的规矩,没出阁的姑娘是可以和贾母在一桌吃饭的,而王夫人作为媳妇只能在一旁当服务员。

后来贾敏出了阁,能上贾母饭桌的就变成了宝玉和三春,而王熙凤接替王夫人当了服务员。

对于王夫人这样一个需要存在感的人,贾母、贾敏母子在桌上吃饭,而且一家子有说有笑的,只有她不受待见,想必那段生活应该挺苦恼吧。

所以,王夫人跟贾敏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好,这种偏见自然也带到了林黛玉的身上,用袭人的话说:“像我们这种笨笨的才好呢”,王夫人就不喜欢林黛玉这样西施般的人物,偏偏贾母、贾敏、黛玉都是这样的人。

但是,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从王夫人和黛玉的谈话可以看出来——她想让黛玉离宝玉远一点。

黛玉前去拜望舅舅、舅妈,可作为舅妈的王夫人,半句关心的话都没有,所有的谈话都是围绕着宝玉进行的。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姐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王夫人这番话至少撒了两个谎。

第一,宝玉并非什么“祸根孽胎”,相反他是荣国府的最受宠的人,不管是贾母还是王夫人,对他都是十分的宠爱。

第二,“姐妹都不敢沾惹他”也是谎话,正如黛玉听母亲说的那样,宝玉“在姐妹情中极好的”。事实证明,贾府的姐妹们并没人反感宝玉,所谓“不敢沾惹”更是无从说起。

王夫人撒这样的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黛玉远离宝玉,这并不是为了黛玉和宝玉,而是为了王夫人自己。

原因很简单,我们以前的文章分析过,黛玉进贾府是和林如海夫妇有约定,其实就是给宝玉当童养媳的,所以贾母才会让黛玉和宝玉住在一起。

因为正如黛玉所说,像贾府这样的大家庭,男孩子和姑娘们自然应该是分院子住的,即便贾母偏爱黛玉,也不可能让她和宝玉住在一起,具体可以参照迎春、探春、惜春的住处。

当黛玉对王夫人的话提出质疑时,王夫人解释了一番后,又强调道: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王夫人说的话,显然不是实情,至少也是极度夸张了的。她之所以这样强调,其实就是在告诉黛玉:不要主动招惹他,如果他招惹你,也不要搭理他,他有病的。

宁可给儿子身上泼脏水,也要让黛玉远离宝玉,这其中的原因,就不是单纯的不喜欢那么简单了。

所以,小说的主体故事开始之时,作者已经埋下了暗线。对于宝玉的婚事,贾母已经把林黛玉收为了童养媳,而王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则是暗中反对贾母的这个决策,这条暗线贯穿前八十回的始终。

小结

王夫人原本是荣国府的内当家,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被撤,换上了大房的儿媳妇王熙凤,而王熙凤又是王夫人的亲侄女。

贾母之所以选择王熙凤,不仅仅是因为王熙凤有理家才能,更为关键的是,只有王熙凤可以真正起到制约王夫人的效果。

凤姐作为王夫人的内侄女,贾母选她做当家人,王夫人自然不能有什么异议。而王熙凤有野心,不可能屈居在王夫人之下,所以可以为贾母所用。

所以,从小说一开篇,王夫人已经就是被架空的状态,小说开篇以前应该还有一段内斗大戏,可惜我们无缘知道了。

贾母这么做的原因,明显的是在“去王家化”,架空王夫人是第一步,而凤姐同样也是王家人,将来自然也要有人取代,取代者自然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夫妻。

后来,薛宝琴进贾府,贾母喜欢的不得了,有为宝玉提亲的打算,因为宝琴可以作为黛玉的辅助者。

对于王夫人,宝玉的婚事同样是保住王家势力的重要机会,所以后来薛宝钗进贾府,其实就是来和林黛玉争二奶奶的,这符合王家的利益。

而争斗的种子,从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埋下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