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日军被押到西伯利亚,只活下来47万

历史沿革 2025-01-07 19:26:28

二战结束后,先前趾高气扬的日军成了苏联战俘营中的囚犯,军国主义遭遇红色铁拳,那肯定是被打得七零八落。

这些人在战俘营里的日子那叫一个惨,不过他们也是自作自受,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有十几万的日军死在那儿了。

然而那些存活下来的人把战俘营说成了犹如人间地狱,特别是战俘营中的女护士,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那他们究竟遭遇了啥?为啥女护士竟变成了一场梦魇?

【日本的战败】

在大雪漫天飘洒的西伯利亚,气温降至零下好几十度。就在这种情形下,一队被铐上了手铐脚镣的日本战俘,由几个苏联军官押解着,走进了战俘营。

这些苏联军官都穿着棉衣,个个容光焕发,而那些战俘呢,一个个穿得很单薄,脸色满是痛苦之色。

因为雪天道路湿滑,一个负伤的战俘没留神滑倒了,苏联军官冲着战俘的脸猛踹一脚,接着掏出枪并看着表讲道:“五秒之内,赶紧给我站起来!”

尽管这名战俘竭力想站起身来,然而他身上的伤致使其难以做到,没多久,时间一到,这名军官便干脆地一枪将他打死了。

然而这些还活着的战俘应该庆幸自己还活着,毕竟他们每天过的日子那简直是痛苦到了极点。

那在中华大地上作恶多端的日军,为啥会跑到这个寒冷艰苦的地方来呢?

时间回到 1945 年,这一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年份,日本在各个方面遭受着打击。

首先,美军打破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发展计划,日本把美国拖进这一泥潭后,自然也就成了美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日本在太平洋区域占有的诸多岛屿接连被美军攻占登陆,这些日军也清楚地意识到,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在坦克大炮跟前,简直就如同一个笑话。

原本打算把太平洋当作跳板的日本,结果吃了大亏,最后不得不选择撤退。

在中国战场上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便是部队向前推进时遭遇的阻力极大,所受抵抗相当强烈。

此后,两个重要地区相继遭到原子弹的攻击,这一事件使整个日本深受震动。

在这般情形下,日本事实上已不具备继续作战的能力与底气了,然而日本并不情愿就此罢休。

当苏联依据协议,向日本宣战之后,这就明确昭示着日本军国主义走向了末路。

苏联的钢铁大军从东北地区长驱直入,那些日军妄图拼死抵抗,然而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

即便搞自杀式袭击,也压根儿改变不了局势,当下的日本,绝非一两次自杀袭击就能扭转乾坤的。

最终日本天皇不得不呈上了投降书,众多日军知晓这一情况后瞬间垮掉,有些日军选择了自尽,而更多的则是选择了放弃抵抗,乖乖投降。

【被俘后的生活】

苏联自然不会对这些战俘善罢甘休,把他们统统押解回国,而当时的苏联自身也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德军的进攻之下,苏联前期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工业等各个领域亟待重建。

然而,众多的男人在这冰冷的土地上永远地停止了呼吸,那如何提高生产力呢,这副重担也就自然而然地压在了女人的肩上。

那当下这些日本战俘,不恰好是老天给的免费劳力嘛!

大量的苏联战俘被送至苏联进行改造,而穿着单薄衣物的日本战俘队伍在押解下缓缓前行。

有个日军战俘猛地蹦出来叫嚷道:“我实在是受不了你们这般虐待了!你们咋就不依照公约对待战俘呢!”

这话都没讲完呢,旁边一个高大的苏联军官,冲上去就是一拳,把他给打倒了,还用脚把他的脑袋往雪里踩,紧接着两名苏联士兵跑过来,干脆就把这个战俘的喉咙给割了。

绝望好似一只铁钳子,紧紧地扼住每个活着的人的咽喉,使人喘不过气来。随后,这名军官朝他们高声喊道:“这会儿谁还想要啥权利不?”没人再吭声了。

这般寂静一路持续到他们抵达战俘营,当这些士兵看到眼前的战俘营时,大为吃惊,这儿压根不能算个房子,条件极为简陋。

床位就是个简易的木板子,每人盖一床质量不咋好的棉被,因为床位数量不足,好多人只得睡在地上。

食物方面那就甭提了,苏联自身的粮食都紧缺,给这些战俘吃的往往是用最次的一些边角料做出来的东西。

不过在这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那可算是极大的福分了。

还会有护士定期给他们做身体检查,听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觉得苏联方面做得挺好,挺关心俘虏的身体状况,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这些护士就负责检查这名俘虏是否还能接着干活,要是不能的话,就得把这人扔到焚化炉里当燃料。

这些个日军士兵,一瞅见苏联的女护士来了,就一个一个浑身抖得跟筛子似的,为啥呢?因为他们的命可就攥在这些人手里了。

护士们会要求他们把鞋脱掉,然后双手平伸,通过这种方式来查看是否有冻疮。要是冻疮情况很严重的话,她会马上告知跟着的苏联士兵。

那这名战俘的命运就这样终结了,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每天还得从事高负荷的劳作。

要是有人胆敢发牢骚,那立马就会变成焚化炉里的一股青烟,在凄惨的叫声中被活活烧死。

不过这全然是这些日军该有的结局,他们曾经在华夏大地干了些啥,犯下了众多令人极度愤慨的罪行,如此也能让他们切实为自己的行径进行忏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