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在头脑层面投射出一个美好生活的画面,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可厚非,但当我们偏执地执行这些标准,就会与现实生活之间出现巨大的缝隙,当我们在生活中遭受了各种伤害、各种挫折、各种打击,无法接受这些负面的创伤,就会以情绪的方式与自己和外界相处,从而开始否定自己,自责自己。于是不断加速逃离真实的自我,奔赴别人的生活。所以,抑郁症的朋友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最倒霉的人,走过街边,发现所有的人都比自己过得幸福,即使是那些流浪的人,都比自己过得好。于是头脑通过外界向外占有、攥取、掠夺。总是试图从他人从外在那里获得满足感安全感跟价值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我意识被无情的流放,就会成为他人的附庸。那么当得不到外界的理解和认同,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误解,也会造成情绪的轩然大波。当一个活不出自我,那么就无法满足自己潜意识层面的需求,就会把匮乏感无价值感无安全感带进自己的意识层面,从而在生活中造成很多的冲突、很多障碍。当你无法解决这些障碍和冲突,就会以各种心理问题绑架自己。并不断地对外在的世界产生更多的依赖和要求。当外在的条件无法迎合自己内心的需求,那么痛苦就会如附蛆之骨。
头脑总是制造匮乏感和不安感,绑架我们的身心,以欲望跟念头来扰乱我们的心神,在思维的催化下,就会投射出欲求不满的自己,当能力无法支撑起你的欲望,这就会带来内心更大的分裂跟痛苦。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延迟对欲望的满足感,那么这就是自律。当我们无法做到自律他就会一直在向外索取爱,越来越感觉不到被爱不被认同,并肆意渲染自己的痛苦,那么不再把宝贵的意识能量投射到成为自己身上,而是如何获得别人的接纳认可跟更多的爱。但在思维的催化下,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状态。那么爱就成了控制和乞求。那么我们的生活离自己的人生航道越来越远。
于是,我们为了获取不断向外讨要的资本,试图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忠诚、更懂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别人来获得更多的爱和关注,从而不断压制本来的自我,自我就被压制进潜意识层面,自我的需求就会无情地被掩盖,所以我们就只能向外填补头脑的匮乏和不安。
当自己的努力不被认可,不被接纳。从而与外界产生冲突以后,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所有问题的矛头指向自我,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够体贴才导致了不被爱!所以处于焦虑抑郁的朋友,总是认为别人不够理解自己。于是在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中出现障碍。于是不断压制自己、封闭自己、改造自己,造成我们就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的真实面孔,放眼望去,全是熟悉的面孔,而自己就成为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心理的成长首先是做回自己、接纳自己、尊重自己。尊重那个平凡普通的自己,尊重那个碌碌无为的自己,尊重那个不是完美的自己,尊重自己就是尊重自然法则,尊重大自然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更高的维度看待自己,看待众生。做回真实的自己,才会展现自上而下的身心合一,从内在认可自己,才不会千方百计地讨好别人,取悦别人。允许自己成为自己,允许别人成为别人。
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心即理。当我们以自然的姿态与外界相处,那么一切都变得自然,没有压制、没有改造、没有束缚。生命就会延展无限的可行性。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自我改造失败的产物,受困于抑郁症,头脑驱使我们不断把自己改造成更强大、更完美。才能应对外界的伤害,于是不断苛责当下的自己,不断通过反刍思维回到过去。受困于社交恐惧症,头脑驱使我们把自己改成滔滔不绝、左右逢源的形象,以迎合外界对我们的认同。但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头脑剧情,你永远无法去迎合所有人,你也永远无法改造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这样做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一错再错,当一个人无法接纳自己,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可能得到别人的接纳。
世界的样子,只是你意识的投射,当你意识没有了,世界就不复存在。所以当冬天的第一场雪到来,有人投射出了凋零,而有人投射出了美景。但事实上,雪还是那场雪。但不同的人造就不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正是因为我们有着无限延展的意识,所以我们可以自由定义我们的人生,掌控我们的人生,超越我们的人生,不再陷入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绝对的成功与失败之分,绝对的得到与失去之分。生命就会徜徉在自由意识中,无边无际,生生不息。向外寻找的安全感转瞬即逝,向内探索的幸福感恒久绵长,回到你自己,就不会在乎和谁在一起;回到你自己,就不需要外面的喧嚣来证明自我的存在;回到你自己,就无所谓发生了什么,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