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和中东迎来大变局?美国即将抽身,中国准备好了吗?

兵国点兵大事 2024-11-17 05:08:46

这两天,有两则消息值得我们关注与深入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信息量很大。

11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德国总理朔尔茨之邀,进行了通话。朔尔茨在通话中积极倡导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和谈,而普京则明确提出了和谈的前提条件:乌克兰必须从所谓的“入俄四州”撤军,并作出永不加入北约的承诺。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强烈批评朔尔茨,认为他“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导致孤立俄罗斯的行动功亏一篑。

与此同时,面对特朗普不断呼吁解决俄乌冲突并停止军援的压力,欧洲各国急于在特朗普上台前与俄罗斯接触,试图摸清普京的立场,为应对特朗普可能提出的“和平计划”做好预先布局。法国预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采取类似行动。

另据《华盛顿邮报》网站13日的报道,三名现任及前任以色列官员透露,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一名亲信本周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透露,以色列正加速推进与黎巴嫩的停火协议,旨在让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早日取得成果。据称,以色列计划将黎以停火作为一份厚礼献给特朗普,预计明年1月,相关各方将达成黎巴嫩问题的和解。

这两则消息均透露出一个核心信息:特朗普上台后,将迅速推动俄乌冲突的停火,并从中东地区抽身,集中力量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这无疑是美国下一步战略的明确信号。【兵国大事】在昨日文章中,已探讨了中国如何在外交层面应对特朗普上台后的挑战;今日,我们将从军事层面进一步剖析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中国在此背景下的胜算。

从美国的全球战略视角来看,其利益版图绝不仅限于中国。东欧与中东,都是美国无法割舍的战略要点。东欧作为美国战略东进的桥头堡,曾在东欧剧变中扮演了肢解苏联的角色,如今也可能成为终结美国霸权的关键。而中东,则是美国海权和美元霸权的必争之地,即便被称为“帝国坟墓”,美国也不得不涉足其中。

在东欧,美国一直将此地视为压制欧盟和打压俄罗斯的王牌。美国利用东欧与西欧的发展不平衡,挑唆东欧国家制造事端,牵制西欧的精力,打断欧盟的发展步伐。例如,俄罗斯掌控着欧盟部分国家的天然气供应命脉,这无疑加剧了欧盟内部的分裂。

尽管美国在东欧的布局可以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但也使自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在当前大国竞争尤其是中美战略博弈的背景下,东欧成为了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迫使美国在两线作战中寻求平衡。

中东地区,美国原本有着宏大的布局。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美国的战略包围并未如愿以偿。相反,美国陷入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什叶派与伊朗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阿富汗战场的溃败更是让美国颜面扫地。

如今,伊朗仍在,伊核问题依旧悬而未决,美国不得不与伊朗在波斯湾展开长期的对峙和交锋。中东地区对美国而言,已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在战略上仍牵制着美国的大量精力。

除了东欧和中东外,亚太地区成为了美国下一个战略重点。然而,在这个地区,美国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俄罗斯在东欧的存在、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在东亚的崛起都构成了对美国战略的严峻考验。

尽管美国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构想,并计划将60%的军力转移至亚太地区,但近年来美军事故频发、部署强度过高的问题日益凸显。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将重返亚太战略升级为印太战略,将印度和台海视为整个框架中的核心节点。然而,如果失去这两个节点,美国的围堵链将被彻底击碎,其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对于中国而言,海上安全一直是最大的威胁。因此,中国通过实力将美国在中国周边所建立的优势彻底抵消。美军在西太地区所依赖的军事基地群全部处于解放军中远程常规导弹的覆盖之下;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解放军已在中国海岸线之外2000公里的海域确立了海上防御纵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有着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来应对美国的挑战和围堵。

中国已在特定区域确立了局部优势,由此获得了在战略与和平议题上的坚定立场与自信。相比之下,美国的战略态势则显得捉襟见肘,其在东欧、中东、印太三个战线的军事行动分散了力量,难以兼顾,这种顾此失彼的情况恐将成为常态。

因此,无论美国内心多么不甘,都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美国当前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峻挑战,内部问题日益凸显,外部则三线作战,疲于奔命。在东欧和中东,美国深陷泥潭无法自拔;而在印太地区,其实力已难以对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所以,尽管美国看似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攻势,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其败局已悄然显现。

回顾过去,美国也曾极度自信。2012年,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构想,并为此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精心准备。2015年,美国在金融领域向中国发起了第一轮大规模进攻;2016年,中美在南海展开了冷战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对峙;2018年,中美贸易战更是将这场博弈推向了高潮。然而,经过六年的激烈较量,美国发现自己已经无力将中国击倒。

形势比人强,大势所趋之下,美国最好的选择或许是如何体面地从俄乌和中东撤退,并重新构建自己的防线。如今,美国已经开始付诸行动。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这一地位无疑是无可争议的。从全球范围来看,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仅有中美两国;国防预算超过1000亿美元的,也仅有中美两国;而卫星数量超过140颗的,同样只有中美两国。

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军费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国防建设成本的日益攀升。人工成本、装备采购和运营维护成本的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军费数量上的优势,导致了“投入多、产出少”的尴尬局面。这与中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美国认为中国军事领域逼近速度加快的根本原因所在。

美国国防建设成本的增加与其全球部署以及追求代差优势有着直接的关联。美军拥有870多个本土军事基地和374个海外军事基地,构建了包括东北亚、西欧、中东以及西太在内的多个军事基地群,并正在积极推进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为了维持其军事存在和主导地位,美军在中国沿海、波斯湾以及黑海等地频繁进行自由航行和军事威慑行动,这种超负荷的运作自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撑。

此外,美军还极度追求军事科技的代差优势,强调要领先中俄一代以上的技术水平。在这种极端理念的驱使下,美军不惜斥巨资研发新一代武器装备。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导致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便是其中的典型例证。同时,美军在新技术研究过程中也难免遭遇失败的挫折,如电磁炮项目的下马等,这些失败的项目同样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相比之下,中国的军事发展则采取了“弯道超车”的策略。我们在弥补短板的同时,注重从军队整体建设出发,以点带面,加快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得益于较低的人工和生产成本、较小的海外战争消耗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中国在军事领域往往能够实现“投入少、产出多”的高效益。因此,我们2320亿美元的军费能够发挥出比美国8860亿美元军费更大的效能。

纵观全球战争史的长河,不难发现,除两大强国间偶尔爆发的全面冲突外,军事对抗的焦点往往聚焦于特定区域,而非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较量。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军事领域的竞争,尤为显著地聚焦于西太平洋地区。

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核心军事支点,由驻韩美军基地群、驻日美军基地群及关岛美军基地群构成。围绕这三个战略要地,美军精心构建了军事部署体系,其能调动的海军主力仅限于太平洋第七舰队。即便从印度洋和夏威夷紧急调遣增援,局部能集中的航母战斗群数量亦不过四个,这已是美军的极限调动能力。

至于空中力量,将这三个基地的作战飞机总数相加,驻韩美军基地拥有4个大队的F-16和A-10战斗/攻击机,机队规模约80架;驻日基地则以第5航空军为核心,下辖第18和35战斗机联队,装备的F-18和F-15战斗机总数约为百余架;而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则更多地驻扎着轰炸机及轮换部署的战机,其中包括美军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斗机。

因此,在短时间内,美军能在中国正面战场集结的战机总数约为200余架。若将航母战斗群所携带的舰载机计算在内,总数也大致在500架左右。

然而,美军的软肋亦随之暴露无遗。在中国正面战场,美军所能集结的军力终究有限。相比之下,中国凭借地理优势,在相同的时间单位内,能够迅速集结的军力是美军的数倍之多。中国军队擅长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在此情境下依然奏效。如此一来,美军的整体优势在中国面前被无形地转化为劣势,此乃其一。

其二,解放军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常规弹道导弹部队。当前,解放军装备的东风系列常规导弹,已将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三个军事支点全部纳入其有效打击范围。同时,火箭军掌控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更迫使美军航母不得不远离中国近海,从而进一步削弱了美军在局部的军事优势。不客气地说,无论美军派遣多少航母前来,都难以改变这一局面。

其三,中国的区域拒止攻防体系已经趋于成熟。美军试图以一域之力与中国整体抗衡,显然力不从心。除了常规弹道导弹这一杀手锏外,中国还针对美军的体系优势,提出了体系破击战理论,并有针对性地研发了不对称作战武器系统。天空中,歼-20等高端隐形战机翱翔;地面上,反隐身雷达严阵以待;三代半主力机型在局部地区能够形成压倒性优势。无论是美军军事基地群、航母战斗群还是隐形机集群,中国都应对自如。

究其原因,美国的军事战略着眼于全球布局,而中国的国防需求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地区,拓展海上防御纵深是中国的核心战略目标。这两种战略上的差异,最终导致美军的整体军事优势在中国面前难以发挥,甚至发生了颠覆性的逆转。在距离中国海岸线2000公里的范围内,中国当前的军事力量绰绰有余,足以应对任何国家的挑战。

因此,【兵国大事】认为,特朗普上台后不论如何调整对华战略,我们在外交、经济、军事这三个最重要的层面,都有应对自如的实力和底气。我们只要做到不畏惧、不轻视、不逃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上下一心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最后的胜利必定是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