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窦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经常见有人说“古人平均年龄三十岁”。
对于这个观点小窦是完全持反对意见的。
我国的著名学者袁祖亮先生,对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领域造诣颇深。
他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古代人口相关的研究,编写了《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这本书里他统计的人平均寿命为:
西汉:60.5岁,
三国:57.3岁,
隋朝:55.3岁,
唐朝:65.6岁,
五代十国:61.8岁,
宋朝:64岁,
元代:64.9岁,
明朝:70.4岁,
清朝:71.3岁。
所以可以先下结论,古人平均年龄三十岁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古人的寿命长短小窦觉得主要受五个方面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小窦觉得是温饱。
温饱
贞观元年,关内饥。
开元十六年,河北饥。——《新唐书》
贞观和开元都是历史上难得的盛世了,但是依旧还是会有饥荒的问题。
从上面的各个朝代平均寿命数据不难发现,在明清之前,古人的寿命基本在60岁左右。
明清两朝古人寿命显著增加,是因为红薯、玉米的引进。
这类农作物都是高产量,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寿命自然就延长了。
战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
唐朝的安史之乱,死亡人数估计在1300万到3600万之间。
蒙古帝国西征,死亡人数估计在3000万到6000万之间。
太平天国运动,死亡人数估计在2000万到4000万之间。
疾病
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秦记》
二十二年,大疫。《史记·赵世家》
古人医疗水平和现在差的很大,而且一旦碰到大型流行病,基本上只能靠硬撑了。
我们也才不久经历过一次大疫,现代医学如此发达,但是还是持续了这么长时间。
真不敢想象放在古代,这得有多恐怖。
自然灾害
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
都说水火无情,一旦遇到暴雨或者不下雨,对于古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恶劣的自然灾害还有极寒、地震等。
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人员死亡或受伤,间接的影响会造成粮食减产,严重的颗粒无收。
徭役
秦始皇 便要筑下万里长城,使天下的农夫都为徭役奔忙。——郭沫若 《我想起了陈胜吴广》
徭役是统治阶层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其中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
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工程,都是徭役百姓来修建的。
比如长城、大运河等,长期的劳动会直接影响古人的寿命。
现如今的社会,温饱早已不是问题,现代医学发达,大多数疾病都能被治愈,自然灾害也是做好防备都问题不大。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