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不仅为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向世界彰显了深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无限潜力。
回望往昔,深圳的文化发展之路充满了荆棘与挑战。然而,正是这片曾经的“文化沙漠”,在深圳人的智慧与汗水的浇灌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化为了文化繁荣的绿洲。如今,这片绿洲更是孕育出了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文化金山”。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无疑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好见证。本次展会汇聚了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亮相,展览规模空前宏大。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6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上,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较上届增加了2419家,充分展示了深圳文化产业的丰富多样性和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
文博会见证了深圳文化产业20年来的飞速崛起。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是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年营收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369家,较上年增加226家,实现营业收入11007.95亿元,占广东省的49.0%,全国的8.5%,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前列。
早在2003年,深圳便确立了“文化立市”的战略方针,致力于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2004年,深圳市与文化部等国家部委联手创办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文博会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十年来,文博会持续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作为文博会的举办地,深圳的文化产业在过去二十年间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高速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163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275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由4%稳步提升至8%,进一步巩固了支柱性产业的地位。
以深圳工艺美术为例,近四十年来,该行业汇聚了国内外行业的优势资源,包括品种、工艺、人才和管理方法,并与各行各业跨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四轮”驱动模式——特区政策、全球市场、持续创新、数字技术。这种发展模式使深圳工艺美术业在国内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无论是产业规模、主营收入、出口、创新,还是产业园区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均处于领先地位,展现出产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新兴工艺美术业特征。
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我们看到了深圳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蜕变。从最初的“文化立市”战略,到如今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深圳的文化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如今,深圳的文化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涵盖了创意设计、数字文化、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深圳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深圳人始终坚守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的原则,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他们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文博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博会不仅见证了深圳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历程,更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深圳的文化产业得以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为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深圳的文化产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坚信,深圳的文化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场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再到“文化金山”的壮丽史诗中,深圳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让我们共同期待深圳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千顺万顺!愿深圳的文化产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