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早期的“旟yu鼎”上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义哥记录文物 2024-09-26 04:08:44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旟鼎是西周早期的国宝级文物,从它的整体造型和纹饰以及铭文上记载的内容来讲,它绝对称得上是国之重器。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它时,无不为其宏伟的气势所震撼。旟鼎通高 77 厘米,口径56.5 厘米,重量更是高达惊人的157斤,其敛口折沿,线条流畅而优美,两只上厚下薄略向外撇的立耳如同忠诚的卫士分别立于口沿两侧,其垂腹圜底的下方三只兽蹄形的足稳稳支撑着整个鼎身,尽显庄重与威严。

图一

再看那精美的纹饰,更是令人赞叹不已。立耳外侧铸有两只相对而立的夔龙,口沿下侧有六道扉棱,以扉棱为鼻,两侧的乳钉为眼,构成了一周六只威严而神秘的浮雕兽面纹,三只蹄形足同样以扉棱为鼻,其上装饰的三只兽面纹更是巧夺天工。而所有这些精美的纹饰,都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增添了一份细腻与精致。不仅造型与纹饰令人称奇,旟鼎上的铭文更是书写得极为漂亮。这件形制浑厚古朴的西周青铜重器,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堪称稀世珍宝。

图二

1972 年 5 月 28 日,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几位村民在村西北取土时,镢头意外触碰到了硬物。继续深挖,这尊神秘的大鼎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其中一位村民赶忙返回村中向村长汇报,村长听闻后迅速带人前往,将大鼎抬回村里,并向上级报告,文物局立刻派出两位专家抵达杨家村进行勘察。经探查,这只大鼎被发现于一个距离地面约 1 米的土坑中,鼎身斜插在坑内,令人惊奇的是,坑中除了这件鼎,再无其他器物。

图三

经过考古人员的精心清理,在鼎内壁靠近口沿处,发现了 4 行共 28 字铭文。其内容大意为: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本赐予师栌的“三田”土地收回,转而赐予了这只鼎的主人旟。经过历史学家的深入研究,“王姜”乃是西周初期周康王的王后。

图四

值得一提的是,旟鼎出土之时,正值考古界学者们对西周前期的土地所有制问题争论不休。一部分学者认为当时土地已可交换,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当时的土地仍归周王所有,他人无法交换。旟鼎铭文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为这场激烈的学术争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资料,最终确定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明确了当时天下的土地依旧归周王所有,周王和王后能够随意赐予和收回土地,而臣子们对土地仅有使用权,并无所有权。

图五

旟鼎,它不仅仅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更是我们研究西周历史和文化以及土地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关注我,每天带您领略国宝的魅力,下期更加精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