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的这副对联,杀死了我的精神内耗

傲云浏览文化 2025-01-10 18:56:53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心里装着一堆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最近,一副对联在网上火了,不少网友表示,

看完之后瞬间感觉轻松了不少,

甚至有人直言:“这副对联杀死了我的精神内耗!”

这副对联,就位于成都市文殊院的三大士殿,

上联是“见了便做 做了便放下 了了有何不了”,

下联为“慧生于觉 觉生于自在 生生还是无生”。

短短两句话,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我们不妨一起来探个究竟。

一、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布里丹之驴”的故事。

“布里丹之驴”描述的是“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

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

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的故事。

这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生活中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面对两个差不多的工作机会,迟迟做不了决定,最后两个机会都溜走了;

面对两个条件都不错的人,纠结该选哪个,最后两个都错过了……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放不下的东西。

但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不可以既要又要!

不可能把所有美好的风景都尽收眼底,也不可能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占为己有。

就像庄子在《逍遥游》里写的那样:“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鸟在林子里安家,所占的不过是一根树枝;

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饱肚子。

人生亦是如此,所求不过一日三餐,夜眠七尺。

房子再大,也只睡一张床;

车子再豪华,也只是代步工具。

《金刚经》里也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意思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心都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才可以达到自在的境界。

所以,与其纠结不已,不如果断行动。

毕竟,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当然,这里的“做了便放下”,

并不是指不负责任地随便做做,

而是指全力以赴去做,尽人事,听天命,

做完之后,就不再纠结于结果。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对结果太过执着。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个时候,与其沉浸在内耗中无法自拔,

不如坦然接受,然后放下,继续前行。

毕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在于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

了了有何不了

如果说“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是告诉我们要勇敢行动,不纠结于过去,

那么“了了有何不了”就是告诉我们要放下执念,不忧虑未来。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对未来的事情太过担忧。

比如,担心工作做不好会被领导批评;

担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会影响未来;

担心自己老了之后没有保障……

这些担忧就像一张无形的网,

把我们紧紧束缚住,让我们无法享受当下的生活。

但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把事情想得太复杂,把结果想得太坏。

就像《心经》里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当我们放下执念,不再执着于某个结果时,

内心就会变得平静而强大,也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所以,与其整天忧心忡忡,不如把心思放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

毕竟,未来是未知的,我们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

但我们可以把握现在,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担忧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即使发生了,我们也无力改变。

与其这样,不如放下执念,过好每一个当下。

毕竟,过去已成历史,未来尚未可知,

只有现在,才是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

如果说“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和“了了有何不了”是告诉我们要勇敢行动、放下执念,

那么“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很多人都被名利所困,被欲望所牵引,失去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他们整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

只有当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时,才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和真相。

就像《金刚经》里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就不会再执着于外在的东西,而是会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变化。

而要想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就需要学会放下和接纳。

放下对名利的执着、对欲望的贪婪;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

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变得宽广而自由,也才能生出真正的智慧来应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生生还是无生

最后这句“生生还是无生”,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最深刻的道理:

生命最终归于虚无,但正是这虚无,才成就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就像《庄子·齐物论》里写的那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生命的终点,

而是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努力修行,解脱生死。

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和深度,和它的归宿。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副对联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很简单:人生就是修行,放下才能自在。

那么,从现在开始,不妨试着放下心中的执念和负担吧!

愿你我都能像这副对联中所说的那样:

见了便做 做了便放下 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 觉生于自在 生生还是无生

1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