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果来看,苏维埃俄国于1918年3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集团签订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成功地避免了年轻政权在襁褓中被扼杀,算得上是苏联早期命运的转折点之一。然而,苏联人似乎并不怎么热衷于提及它。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当局一直将这份条约视为“丧权辱国”的代名词,而一手促成它的列宁,在条约缔结后遭遇了严重的危机,个人威望暴跌,权位几乎要倾覆。
而通过这么一件事,我们也足以看出当时表面团结的苏俄决策层,事实上已是派系林立,彼此间的内耗相当激烈。在谈及背后的权力角逐之前,咱们不妨先看看列宁当时是怎样用一种“耻辱的方式”拯救国家的。
伟大的“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一战,遭到沙俄过去所属的协约国集团的拒绝。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苏俄旋即找到了同盟国的领头者德国,不料德国更是来了个狮子大开口,声称可以答应苏俄的条件,但必须将包括白俄罗斯、乌克兰、拉脱维亚等在内的大片区域割让给德国,同时支付30亿卢布的战争赔款。
且不提彼时的苏俄刚刚建国,口袋里空空如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全世界的劳苦大众都眼睁睁看着你呢。上来就赔款割地,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之下,这以后还怎么做带头大哥?
总而言之,出于各种各样的主张和目的,苏俄高层立马分成了下列三大派。
首先,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坚决反对在和约上签字,宁可跟列强们继续打下去,也绝不可能遭受羞辱。当然了,那会儿苏俄军队的战斗力不必赘述,用列宁同志的话说,就是“土匪作风严重”,根本没多少战斗力,根本不具备在战场上同列强掰手腕的实力。虽然布哈林的主张最初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但理性地看,它压根行不通。
其次,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折中派”表示先不急于签订合约,但可采取一些行动缓和同德国的关系,例如适度收缩战线、复员军队等等。托洛茨基认为,眼下德国国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也正在起势,德国断然不敢轻易对苏俄出兵;只要把时间拖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主张上略微缓和,但这伙人的核心观点同样是“不能签字”。
接下来便是支持者占少数的、最难被理解的“妥协派”:以列宁为代表的少数派认为应立即在合约上签字,以空间换取新生政权喘息的时间。虽然列宁的观点得到了季诺维也夫、斯大林等人的支持,但大多数人依旧表示无法理解,其中也包括向来忠实地追随列宁同志的斯维尔德洛夫。
1917年12月中旬,在400多名代表出席的会议上,只有13人支持列宁的主张。
1918年1月初,苏俄政府召开高层会议,最具权势的60位大人物齐聚一堂,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道路。结果,布哈林获得了32票,托洛茨基获得了16票,列宁只获得了15票。也就是说,“不签约”跟“签约”的支持者人数比达到了48比15,差距非常悬殊,这致使列宁一伙人的主张一度被直接无视,列宁也成了组织中的“异端”。
1月24日,苏俄高层就同样的问题再次展开表决,在布哈林同托洛茨基的对决中,后者以微弱的优势获得胜利。一周后,布列斯特和谈正式恢复。
那么,作为伟大的革命导师,反而在能够彰显革命者硬气的绝佳机会面前选择投降服软,列宁当真是糊涂了吗?实则不然,相反,若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他对局势的判断简直如开了“天眼”一般,实在令人不忍赞叹。
经过一番踌躇后,苏俄代表最终依旧拒绝签订和约,这也遭致了同盟国军队的大举进攻。
1918年2月18日,德军突然在多个方向对苏俄展开猛攻。仓促组建的苏俄军队根本无力抵抗列强精锐部队的正面突击,仅攻势发起的第一天,德军就向前推进了数十公里,简直势如破竹。
苏俄当局见状,立马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这一次,托洛茨基置自己的支持者于不顾而选择倒向列宁,最终,苏俄政府决定接受德国的条件,并在会后立马告知德国政府,他们将在和约上签字。
不料,此时占尽优势的德国人反倒不急着搭理对方了,随后的数天里,德军都保持着每天至少50公里的推进速度。2月23日,德国方面终于同意重启谈判,不过他们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倘若苏俄政府在和约上签字,这便意味着他们将损失约320万平方公里土地、5000万居民、90%的全国煤炭开采量、73%的铁矿石、近1/3的铁路以及60亿德国马克。不仅如此,当把上述土地拱手送人后,苏俄的腹地将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
如此一来,苏俄损失的可就不仅仅是面子了,而是立国之本。
德国人开出的新价码再一次引起了苏俄高层的争执,布哈林及其支持者再次组成“多数派”表示反对,列宁则强烈要求立马签下和约。托洛茨基一开始也反对列宁的主张,但在列宁又一次提出要辞去所有职务后,为防止组织在关键时刻发生分裂,托洛茨基虽保留意见,但却把票投给了列宁。最终,在4人弃权的情况下,列宁以7:4的优势笑到了最后。
算上这一次,在《布列斯特和约》缔结的过程中,列宁足足提出了18次辞职。合约签订后,列宁的个人威信暴跌,甚至有反对者将其污蔑为“卖国贼”,声称“如果有必要应当逮捕列宁”。总而言之,列宁着实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事实上,从两次会议到恢复谈判,我们不难看出“强硬派”其实是有些心虚的。
托洛茨基在动身之前曾与列宁有过私下的约定:倘若事情还有转机,那么就不急着签字;倘若德国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应立刻签字。托洛茨基对此是没有异议的,但会场上面对德国人的通牒,或许是担心自己落个历史骂名,他最终还是没敢签下和约。
试想,以苏俄初代领导者们的作风,倘若有半点机会,岂有可能屈服于帝国主义?从“坚决不签字”到“拖延时间”,再到“妥协”,这足以看出,掌握权力的大人物们心里其实很清楚,眼下的苏俄可以打打白匪,却根本就没有同帝国主义抗衡的实力;倘若为了一口气贸然拼下去,年轻的政权将付之一炬。
由此可见,虽然当时列宁的主张看上去不甚光彩,却是真正分析透了局势,怀着最大的理性作出的最无奈却也是最合理的选择。
这也回答了一个问题:苏俄刚建立时牛逼的大佬那么多,为何偏偏是列宁成为了绝对的领袖,比其他人更加名垂青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布哈林等人的理想主义与托洛茨基等人的反复无常,在这场争论里从始至终坚定观点的人并不多,其中就包括一直站在列宁身后的斯大林。这处细节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斯大林的眼光与格局,这也是他能够在后列宁时代笑到最后的资本。
历史往往是戏剧性的,列宁“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起码避免了苏俄于1918年灭亡,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条约签订时还如日中天的德国,竟然在短短9个月后便陷入了崩溃。
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议,苏俄当局次日便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1922年,苏联政府又同魏玛共和国政府签订《拉巴洛条约》,德国同意放弃此前的领土和赔款要求。
当然,这些都是“意外惊喜”,列宁用自己的名声和前程为国家争取了一次延续下去的机会,而历史则给出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