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早在北宋时期就常有缺钱的现象,钱越多,越“荒”?

兜兜爱读书 2024-12-27 22:28:46

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在当今社会,一提到“钱荒”,人们往往会想到市场上流动的货币短缺。按常理,遇到“钱荒”时,放宽货币、降准、降息等似乎成了主流经济学者的“万金油”建议。然而,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却常常被忽视:明明钱印得越来越多,为何“钱荒”却如影随形,甚至愈演愈烈?

其实,这个看似悖论的现象,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北宋时期就曾多次上演“钱荒”闹剧。那时,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都普遍感到缺钱,百货不通,万商束手。

大臣苏辙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今所在铸钱数日益多,钱本应越来越轻,然而金帛米粟价却日益贱,市面上流通的钱却越来越少,这岂不是钱重之弊吗?”另一位大臣张方平也感叹道:“自太祖平江南以来,铸钱无数,百年积累,本应库藏充盈,民间富足,为何近年来公私上下都苦于缺钱?”

不仅苏辙、张方平感到困惑,曾巩、苏轼、司马光、王安石等一众名人也都对“钱荒”现象进行过深入探讨。到了南宋,由于滥发纸币——会子,“钱荒”更是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物价上涨与“钱荒”并存的怪象。大臣魏了翁就曾指出:“会子泛滥,钱荒物贵,人情疑惑,市井萧条。”他百思不得其解:既然钱少,物价理应下跌,为何反而会上涨呢?

那么,钱到底去哪里了?宋代人给出了种种解释:外贸流失、富人囤积、损耗等,但这些解释并未能完全解开谜团。

其实,“钱荒”的真正根源,恰恰在于钱(纸币或铸币)的过量发行。以宋代会子为例,当政府无节制地滥发会子时,虽然表面上看钱多了,但实际上购买力却被摊薄了。

这就像在一个池子里加水,如果加的是稀释后的水,那么池子的总体水量看似增加了,但水的浓度却降低了。同样地,会子的滥发并没有真正增加财富,反而导致了通货膨胀,即虚假信用的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先得到会子的人受损较小,而后得到的人则损失惨重。对于后者来说,虽然手里的会子数量增加了,但购买力却大幅下降,自然就会感到“钱荒”。同时,由于会子滥发的不确定性,民间的信用体系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人们不再愿意轻易借贷,导致资金更加紧缺。

此外,债权债务关系也因会子滥发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原本借出十贯会子,在会子贬值后,可能只相当于原来的二贯甚至更少,这对于债权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更加谨慎地处理借贷关系,进一步加剧了“钱荒”。

“钱荒”背后,其实是信用荒、融资难。钱“多”与“钱荒”并存,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金融体系的深层逻辑:货币的数量并不是决定市场流通性的唯一因素,货币的信用和购买力同样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解决“钱荒”问题呢?历史给出了答案。宋代会子滥发导致的“钱荒”,显然不能靠继续宽松发行会子来解决,那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停止滥发会子,并通过出售官府物资等方式收回部分会子,以提升会子的购买力。这既是对购买力受损者的补偿,也是恢复民间信用的关键。

沈括在给宋神宗的建议中就曾提到:“使钱流转于天下,何患钱之不多也。”这句话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只要我们能够呵护好民间信用,确保真实信用不稀缺,就无需过分担心“钱荒”问题。因为经济的本质在于流通和信任,只要这两者得到保障,“钱荒”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钱荒”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伴随着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古老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宋代“钱荒”的成因和解决之道,我们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注重货币的信用和购买力维护,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钱荒”并非简单的货币短缺问题,而是涉及经济体系、信用体系、债权债务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因此,在解决“钱荒”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全面而有效的措施。

总之,“钱荒”之谜并非无解,只要我们能够把握金融的基本逻辑和历史经验,就能够找到破解之道。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货币的信用和购买力,确保经济体系的稳健运行和人民的福祉。

此外,从现代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国的通货膨胀案例中,我们也能看到“钱荒”的影子。这些国家同样经历了货币滥发、购买力下降、信用体系崩溃的恶性循环。这些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经济原则,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和信用。

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货币的稳健和信用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一原则时,“钱荒”才会真正成为历史名词而不再重现。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