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最终圆了郑桂珍做母亲的梦,同时也为更多不孕不育的患者带来希望。
然而这项技术却在当时引发热议,不少人觉得“试管婴儿活不过 40 岁!“试管婴儿智力低下!“试管婴儿容易患癌!”
现如今首例试管婴儿已经 36岁,并且还结婚生子了。
那么她的结果如何?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当母亲的梦想1988年,一个名叫郑桂珍的女人怀揣着成为母亲的梦想。
然而,命运似乎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郑桂珍患有双侧输卵管堵塞,这意味着她几乎不可能自然怀孕。
在当时保守的农村,不孕不育常常被视为一种耻辱。
郑桂珍和丈夫左长林饱受流言蜚语的折磨,他们四处求医,甚至求助于民间偏方和宗教信仰,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就在郑桂珍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则广播新闻改变了她的命运。
北京有一家医院正在进行试管婴儿的研究,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郑桂珍的世界。
尽管丈夫左长林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在妻子的坚持下,他们还是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尝试做试管婴儿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医学的信任,郑桂珍和丈夫左长林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北京,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城市,如今承载着他们全部的希望。
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见到了张丽珠教授和她的团队。
张丽珠教授是中国生殖医学领域的先驱。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就敏锐地意识到,试管婴儿技术可能是解决许多不孕不育家庭困境的钥匙。
怀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责任,她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个全新的领域。
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开展试管婴儿研究谈何容易。
实验室条件简陋,仪器设备缺乏,人才匮乏,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
但张教授和她的团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当郑桂珍来到医院时,她是张教授的第13位病人。
对于医学研究来说,13并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因为前12例都失败了。
但对于走投无路的郑桂珍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希望,意味着能有生育的机会。
在张教授的安排下,郑桂珍开始了试管婴儿的漫长过程。
第一步,是取卵。
由于当时无法使用的超声引导技术,张教授不得不为郑桂珍实施开腹手术。
在手术台上,张教授小心翼翼地从郑桂珍的卵巢中取出了几个宝贵的卵子。
这些卵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梦想,也凝聚着医学团队的心血。
接下来是体外受精。在实验室里,郑桂珍的卵子与丈夫的精子被小心地混合在一起。
研究人员屏息凝视着显微镜,观察着受精卵的形成。
当受精卵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实验室里响起了欢呼声。
这一刻,生命的奇迹在他们眼前上演。
最后,是胚胎移植。
张教授亲自为郑桂珍进行了这个关键的手术。
当胚胎被小心地送入郑桂珍的子宫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知道,这一刻,一个新的生命正在萌芽。
怀孕期间,郑桂珍受到了医院的精心照料。
每一次产检,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
他们密切关注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确保母子平安。
1988年3月10日,一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了。
在医生的帮助下,郑桂珍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
婴儿的啼哭声,像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回荡在产房里。郑桂珍喜极而泣,她多年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在质疑中成长但是,孩子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结束,相反,这只是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郑萌珠的到来,在小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伙儿叽叽喳喳议论纷纷,都在谈论这个试管婴儿。
有人说:“这娃能健康长大吗?指不定活不过20呢!”
还有人嘀咕:“就是,保不齐发育得有问题,像个怪胎似的。”
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
郑萌珠的爸妈一开始还解释几句,后来索性懒得搭理了。
但家里的气氛多少还是受到了影响。
爸妈心里也是打鼓的,女儿以后到底会怎么样?会不会真如那些人说的,不如普通孩子健康长寿?
一家人暗自担心,又不敢表现出来。
只能寄希望于时间,盼着女儿茁壮成长,用实际行动来打消那些疑虑和质疑。
但是,事实证明,那些质疑都是多余的。
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郑萌珠健康茁壮地成长着。
她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都不输于其他孩子,有时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然而,作为"与众不同"的孩子,郑萌珠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独特的困扰和挑战。
在学校里,她常常感到自己是个"异类",难以融入同龄人的圈子。
一些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对她避而远之。
郑萌珠必须学会如何去面对这些困难,如何在特殊的身份中找到自我。
令人欣慰的是,郑萌珠并没有被这些困扰击倒。
相反,挫折磨炼了她的意志,也让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
她勤奋学习,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9年,当她以出色的成绩被大学录取时,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胜利,也是试管婴儿技术的一次胜利。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试管婴儿与自然孕育的孩子一样,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现状大学毕业后,郑萌珠做出了一个让人动容的决定。
她回到了北京第三医院,回到了母亲当年求医的地方,成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
在这里,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帮助和鼓励那些渴望孩子的夫妇。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试管婴儿技术最有力的证明。
2019年,郑萌珠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时刻。
她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婴。
这个“第二代试管婴儿”的诞生,再次证明了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可靠。
据北京大学乔杰院士团队进行的一项全国生殖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指出。
从2007年到2020年,我国不孕不育症发病率从12%升到18%,平均每年有30万左右的试管婴儿诞生。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日臻完善,为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家庭带去了希望。
当然,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对女性而言也是一个考验。
从阴道超声检查、阴道无菌处置到胚胎移植及抽血、注射降调针促排卵针、取卵手术和黄体支持,女性要承受诸多不适和疼痛。
尤其是取卵手术阶段,痛感往往最为强烈。
但萌珠和千千万万个试管婴儿妈妈一样,为了孩子,她们都愿意忍受这一切。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萌珠向世人宣告:试管婴儿,和所有其他孩子一样,都是生命的礼物,都值得被祝福和爱护。
萌珠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中国医学发展的缩影。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张丽珠教授和她的团队凭借着执着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在艰苦的条件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们的努力,点亮了无数家庭的希望,也推动了中国生殖医学的进步。
然而,作为第一个试管婴儿,“活见证”的标签也为萌珠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公众的关注,每一个人生的重要时刻都会成为媒体报道的素材。
这种高度关注,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负担。
萌珠深知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她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证明试管婴儿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尽管道路坎坷,但萌珠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她坚信,自己的经历可以为更多人带来希望和启发。
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试管婴儿,社会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
萌珠知道,自己的故事还远未结束,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她的帮助。
结语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禁为那些为之奋斗的人们感到由衷的敬佩。是他们的执着和坚持,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欢笑。而萌珠,这个曾经备受质疑的“试验品”,已经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和希望,永远是推动人类前进的最强大力量。
信息来源1.2024-02-08,澎拜新闻,《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被专家断言活不过40岁》
2.新华网,2024-02-08,《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被专家断言活不过40岁》
3.精澎湃新闻,2023-04-13,《准科普|聊聊“第三代试管婴儿》
4.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11-30,《做试管婴儿是不是特遭罪、特疼?听听医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