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汉字(上)

看历史信息小俊 2024-08-22 11:20:50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文字

它与古埃及文字、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出了楔形文字、起源于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一起,成为举世公认的最古老的四种文字。

楔形文字(因其笔划像木楔(xiē)子而得名)

而后三种文字早已弃之不用了,其中有些字直到现在也没破解。

玛雅文字

因而汉字成了现在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不是“之一”了!

汉字起源的准确时间,现已不可考证。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在河南安阳的商朝晚期的都城殷墟发掘出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的产生已经3000多年了,但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产生年代应该早于商朝。

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航之迹,知分(通:纹)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意思是:到了神农时期,用结绳的办法记录事物。因为记录的事物繁杂,弄错的事常发生。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知道纹理可作相互区别,开始创造文字。

由于神农、黄帝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文字是否为仓颉所造,尚有争论。

专家们推测它至迟也是产生于夏朝,那就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了!

汉字到底有多少个,也无确数。下面以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三部字典为例:

一是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字义、辨识声读以及考证字源的字典。它共收录了汉字9353个。

二是《康熙字典》,这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收录字数最多的一部字典,它收录了47035个汉字。

三是《汉语大字典》,这是我国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它把从古到今在书籍中出现过的汉字,基本上都作了收录,共收入汉字56000多个,分为九卷出版。全书约2000万字,被人们称为新中国的《康熙字典》。

不过需要说明的两点是:一是上述字典收录的汉字中,有相当多的异体字。

这些异体字除了类似孔乙己说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外,还把一个字在历史上的不同写法,都作了收入。

二是《康熙字典》和《汉语大字典》还中收录了大量的罕用字。这些字早已淘汰或被规范掉了。

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字典,当属《新华字典》,自出版以来已发行了30多亿本。

在第11版的《新华字典》中,收录的单字字数为11700个。但它里面也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异体字。

并且把罕用字中目前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的字也作了收录。

可以说,《新华字典》把目前仍有生命力的汉字差不多都收入了,对一般人来说,已经足够满足我们工作和学习所需了。

这么多的汉字,我们常用的有多少呢?

1988年1月,国家教委(即现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挂靠教育部,其主任多为教育部副部长兼)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显示,常用字是2500个,次常用字是1000个,共3500个。

因而在本世纪初开展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据此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识字目标是3500个。

其具体要求如下:

1至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7至9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后修订时将“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删除)。

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出新教材之后,教育部要求各省、市、区上报城市、平原、丘陵(山区)三种不同地域的单位先行试用,并提出修改意见。

宜城市作为丘陵(山区)的地域被湖北上报(武昌区和松滋市分别作为城市、平原地域上报)。

因而我也有幸在每学期初参与了人教社免费的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在培训时,曾参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研制工作的人教社的莘乃珍同志详细介绍了常用字表的研制过程。

研制小组由国家语委的傅永和、孙建一等五位同志和人教社的她及刘永让同志七人组成。由国家语委汉字处处长兼语用所汉字研究室主任傅永和同志牵头。

他们挑选了300万字的阅读材料(含报纸、刊物等,去掉插图和非汉字符号),考虑到社会用字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期的用字情况有所不同。

如果仅依某一时期的用字情况选取常用字则有时间的局限性和偶然性。

因而他们拉长了选材的时间跨度,确定的范围是从1928至1986年。在此时间区域内采用不等密度抽样,即抽样量按时间顺序递增,以近期的资料为主要抽样对象。

然后委托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检测、筛选这些字的使用频率。

筛选的结果是:其中2500字的覆盖率达到97.7%,另有1000字的覆盖率达到1.51%。3500字的覆盖率达到了300万字阅读材料用字的99.21%。

由此可见,一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就已经过了汉字的“识字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是针对一般读者而言的。某些行业的人,像考古工作者、医生(特别是中医)等常接触的一些字,在我们看来是生僻字,对他们却是常用字。

如簋(guǐ)、鬲(lì)等一些表示古代器皿的字,我们感到生僻。但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却是常用字,使用的频率很高。

我这个从事了一辈子语文教学或与语文教学相关工作的人,退休后闲来无事,在《新华字典》的“检字表”中清点看自己到底能认多少字。

其结果是能认识的字也仅接近5000,但其中有大几百字是在读文言书籍和历史书籍中认识的,只是知道其读音和大致意思,还不能正确书写。

真正能认识并能书写的字,估计也就4000左右。

由此可见,汉字数量虽然多,但作为一般的人,所能用到的字量是非常有限的。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