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说是TCL系列有一家做光伏硅片的公司,暴雷了!大概原因是:在光伏市场饱和之后,该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在逆周期的情况下,逆势扩大产能,做大规模,以求更低的销售价格,试图卷死同行。结果导致自己库存高起,价格倒挂,大幅度亏损,自己却提前嗝屁。
规模与价格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虽然说生产的产品越多,需要进的原料也会相应的增加,但是,厂房、机器设备、仓库等一系列固定成本是不变的,生产一件或者一万件,这些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增加产量,就会增加这些固定成本的使用效率,会导致整体成本阶低。
因此,很多大企业都有着规模优势。当然,盲目的扩大规模后,只要销售不成功,就会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如果产品继续降价,那么,就得计提减值损失,特别是电子器件类,还要定期测试,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产品会失效。这是一把双刃剑。
养猪行业也是如此。
猪周期基本上是四年一个轮回。根据粗略的计划。第一轮猪周期开始于2002年,到2006年停止,第二轮从2006年维持到2010年,第三轮为2010年至2014年,第四轮为2014年至2018年,第五轮为2018年至2022年,第六轮从2022年开始维持至今。
一个周期大概是36~48个月,16~28个月是上升周期,后面19~27个月是下跌周期。
2022年上半年一直到7月份,猪肉价格是持续上升的,进入8月份之后,开始回落,这与以前很是不同,在前些年份,上升周期能持续到16~28个月左右,这一轮上升周期却仅仅只有几个月,明显的低于以前。但下降周期却来的更快速。整个2023年,几乎所有的猪企都在亏损,连行业龙头牧原都没有逃过亏损的命运。
今年上半年以来,生猪价格开始回升,很多猪企也开始扭亏为盈。这种上升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猪企相关的公司,股价还能实现快速增长吗?哪些股票值得投资呢?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量:2020年:1811万头,2021年:4026万头,2022年:6120万头,2023年6381万头,2024万预计在6700到7300万头之间。
新希望的生猪出栏量:2020年829万头,2021年998万头,2022年1460万头,2023年1768万头,2024年,预计在1600万头左右。
天邦食品倒是比较稳定(现在叫做ST天邦),每年在500万头~700万头之间,2024年预计在600万头左右
这是行业前三的生猪出栏量情况,还有更多的猪企,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不过,结论是一样的,大多数是在疯狂的扩张规模。
这与光伏产业是类似的。光伏有个龙头叫做隆基绿能,生猪有个龙头叫做牧原股份,这两个行业简直一模一样。没有门槛,只要行业有利润,大家就疯狂的涌入,然后疯狂的内卷,最终导致行业全部经营困难。
2020年的时候,非洲猪瘟很严重,进口猪肉大幅度的减少,导致国内猪肉价格疯狂飙升,很多养猪的公司,利润大幅度的提升,让一些公司尝到了甜头,紧接着是疯狂的扩张。
这是一家猪企的财报简报,仅仅是因为2020年非洲猪瘟,公司业绩大幅度的增长,两年后到了2022年,猪肉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却增长了一倍,为啥?因为生猪出栏量增长了三倍,销售收入增长了一倍多。扩张速度相当迅速。
生猪价格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本身就是在价格相对低时,有些猪企被淘汰,出栏量相对减少,随后猪肉价格开始上涨,如此循环往复。可是,这几年却与以往不同了。
在猪肉价格回落时,有些公司开始高负债继续扩张,妄图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卷倒同行,然后让自己站稳脚跟。
如果所有猪企都这么玩,那么,猪肉周期就不再有效,与之相伴的生猪价格持续的下跌,直到一些小的猪企彻底倒闭破产,这还不算,由于自己的规模越来越大,那么出货量居高不下,生猪价格就永无出头之日。
拿今年来说,猪肉价格这几个月确实是有所上涨,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生产规模,因此,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猪肉价格仅仅是小幅度的上涨,随后又开始长期的持续下跌。猪周期完全失效。
以龙头牧原股份来看,当前的情况下,它的生猪出栏量占整个行业的10%左右,预计几年后,它的市场份额能占到20%以上,以这个速度发展,仅仅是几年以后的事情,而且很快就能实现。这与漂亮国的情况基本上是类似的。
持续的扩大规模,整个行业持续的卷,卷来卷去,小公司持续的破产,大公司因为出栏量巨大,而且全部是内销,再加上国外进口的猪肉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整个社会的消费量并不一定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必然会导致毛利率的持续回落。
从人口规模来看,出生率的持续下滑,最终的需求量是逐步减弱的,过分内卷的结果,就是谁也甭想盈利。光伏市场饱和之后,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
因此,行业除了转型升级,增加附加值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从估值来分析,牧原股份因为管理能力远高于同行业其它公司,所以规模与效益相对较好,但随着出栏量的持续增长,毛利率会持续下降,最终维持在5%~10%之间,如果以这个毛利率来算的话,它要维持着现在的市值,要么销售量增加一倍,否则,股价还会再次腰斩。
当前牧原股份的市值在2000亿以上,周期性行业叠加上没有竞争门槛,值得买入的区间,一定在10倍的市盈率以内,因此,它要维持着这个市值,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一倍的营收,这样会增长一倍的净利润,或者它的市值被腰斩后,回到1000亿市值附近,才是值得入场的机会。
我们看行业出栏量第三的天邦食品,它的出栏量仅仅是牧原股份的十分之一左右,且出栏量保持数年稳定,但由于公司管理不善,叠加上周期性波动,公司现在负债率过高,且存在着债务违约的风险,更确切的说,这个债务违约是可以盖棺论定了,因为整个行业的猪肉价格再次大幅度上涨是几乎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这样,市场给了它一个极低的估值,现在来看,天邦食品的市值64亿左右,它的出栏量是牧原的1/10,而市值却是牧原的1/40,正是因为债务问题,导致的该公司的市值明显的偏低。
换个角度来讲,它的营业额在100亿左右,这是一个大公司,考虑它的影响力,这次债务重整的成功率是极大的。相对于当下的64亿的市值来讲,它明显的是低估的。
整个行业来看,牧原股份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现在的估值依然明显的过高,天邦食品的规模与销售量虽然很大,但管理能力不行,导致债务过高且无法偿还,最终市值仅仅剩下64亿,因此,这是一只烟蒂股,短期来看,它债务重整成功后,叠加上整个行业短时间内回暖,它会有一波上涨的空间,但长期来看,它依然会经营困难。
总的来说,整个行业10多家公司,反复分析对比之后,没有多少可操作的意义,仅仅是龙头还是可以的,但有些高估,另一只遇到困境的公司,虽然估值被低估,但它的长期空间也并不大。
与此类似的就是光伏行业,龙头隆基至少还得腰斩一次,才会真的出现合适的性价比。
大卫·休谟的《人性论》:人性是复杂的,且主观的,容易受欲望驱动,且依赖经验论,纯粹理性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很多行业最终是要走向灭亡,这谁也没办法,是由人性决定的。股市的难点也就是在于人性,有些股票跌到了一定的位置,在恐慌情绪的作用下,不敢买,反过来,那些天天高潮着的股票,总有人喜欢飞蛾扑火一般的去灰飞烟灭。
人类在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未在历史中得到教训。
我分析过很多很多的行业与个股,其实,哪个行业都不容易。很多人抱怨说,做股票很难,其实,传统行业也是一样的,它们每天面临着同行的各种内卷,政策的各种变化,还要应对各种债务问题,特别是这几年,很多小公司的平均寿命在2.5年左右,比一个股民从入市到销户的寿命还要短。
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行情跌过头之后,要敢于行动,在行业涨过头之后,要坚决离场,才能在市场中实现稳定的收益。每天看着K线图,并不能实现收益,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与分析之外,别无它法。
可能这就是价值投资的魅力吧,可我做短线很少看这些[笑着哭]
[点赞]
以前关注过老师.老师对白酒,三七互娱情有独钟,现在不关注白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