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新年的筹划再度提上日程,对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而言,这无疑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有人提议,让双方家庭一同过年,既能热闹非凡,又能亲上加亲,还不让儿女为难。
这诚然是个不错的法子,然而,双方亲家在一起过年,并非事事顺遂、皆大欢喜。倘若不能把握好分寸,或许好事也会变坏事。
倘若双方亲家决定在一起过年,以下这几件事务必注意:
一、注意“言多必失”常言道:“少言为贵,言多必失。”在任何关系的维系中,都需留意言语的尺度,切勿失了礼数。
每逢过年,双方亲家相聚一堂,拥有了这难得的直接交流契机,话题自是绕不开彼此的孩子。
倘若过于将对方视作自家人,说话便会毫无节制,难免会将平素的不满暴露无遗,给对方留下“心结”与“怨恨”的种子。
与此同时,团圆饭之际,必然少不了以酒助兴,使团圆的氛围更为浓郁热烈。微醺之时,有的人只求个畅快淋漓,该说的与不该说的,都会一股脑儿地倾吐而出,原本美好的家庭聚会,一不小心便可能演变成一场纷争。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亲眼目睹,双方亲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地共进餐食。酒过三巡,女方的父亲已有微醺之态,话语也随之多了起来。他竟将孩子成婚时男方家处理不够周到之处一一道出,且越讲情绪越激动,仿佛不吐不快。家人虽极力劝阻,却也无济于事。而男方亲家对其说法并不认同,据理力争,最终竟怒掀了桌子。
可见,双方亲家在一起过年,当说则说,不当说不说,以和为贵。
二、注意“分清主客”常言道:“一屋不容二主。”当两个亲家相聚共度新年之时,务必明晰主客之序。谁发出邀请,谁便是“主”;谁接受邀请,谁则为“客”。
所谓“客随主便”,若被邀至对方家中过年,就应当尊崇当地习俗,拥护主家安排,尽好分内之事,切不可“喧宾夺主”。
而“主以客为尊”,当亲家前来过年,一方面要热忱款待,另一方面也要适度尊重对方的口味和风俗习惯。
父母也不要以为到了儿女家,就想彰显在这个家的家庭地位,都不想把自己当外人,都想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过这个年,到最后,不仅不让儿女省心,还会给儿女添麻烦。
一位婆婆就是如此,岳母被女儿女婿邀请来一同过春节,婆婆希望儿媳妇多做点 岳母希望女儿别太累,结果,两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这个年过得并不舒服。
三、注意“适可而止”在一起过年,时间不宜过久,过久了必生嫌隙。
春节临近,一位父母果断拒绝女婿带着父母来他家过年,双方在一起已经过了六年,亲家每次来了就是住半个月,每年她都过得很累,今年,他早早提出,还是各回各家吧。
另一个母亲,和儿子儿媳断绝关系三年多,微信、电话全部拉黑。
就是因为,亲家来这边过年,住着住着就不走了,她不但包家务,还负责开支。她实在看不下去,这娶了儿媳妇,不就是就娶了娘家三口人吗?
所以,双方在一起过节,如果没有共同的爱好,和一致的三观,千万不要久住,适可而止。
写在最后:亲家相聚共度新年,无疑是消除独生子女后顾之忧的温馨画卷。
双方方父母和睦相处,热热闹闹,这是何等美好与幸福。
然而,这份美好并非凭空而来,它需要建立在三观一致、通情达理、认知相投、生活水平相近基础之上。
三观一致,能使思想同频共振;通情达理,可使矛盾化为和风细雨;认知相投,能让交流畅通无阻;生活水平相近,才不会在柴米油盐中产生落差。
愿亲家团圆过年,在温馨氛围不失尊重与谦让,使欢乐岁岁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