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3年,被提及多年的分线发行正式启动,史称“分线发行元年”。自此,我们会时不时看到分线发行的字眼,但可能一些小伙伴还不太了解分线发行,今天我就来简单说说,不详尽之处欢迎补充!
分线发行
一说不同院线放映不同影片的电影发行模式称为分线发行;另一说分线发行是指电影或电视剧在不同地区或国家分别发行不同版本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适应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文化、语言、市场需求等因素。
两个说法都对,但指代的形式和范围不同,一个过于具体,一个过于概念,与国内所说的分线发行还是有点区别的。
目前我们的分线发行是指:一部电影将采取分影院、分院线、分区域、分轮次等等方式上映。也就是说这部电影不会在所有影院统一放映,只会在部分城市或者部分影城上映,上映时间也可能不同。
分线发行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1.可以满足观众对于电影的多样化需求;2.小体量影片有了更多的机会;3.促进影院差异化经营。
面临的困境:1.需要精细化营销;2.影院相关人员的培养;3.影片受众的筛选培养。
其实分线发行早就存在,只是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与影响,很早之前就有一些影片在部分城市上映,存在多年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其实也属于分线发行的一种形式。
在2021年,国家电影局在《“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到“鼓励开展分线发行、多轮次发行、区域发行、分众发行等创新业务”,分线发行被官方提上了日程。
2023年8月,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电影新力量论坛上指出,传统的全国统一发行方式已经不适应观众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创作格局,必须在分众化、分线型、差异化发行放映模式上实现突破。这加快了分线发行进入大众视野的步伐。
在10月份的全国电影推介会上,包括《再团圆》《红猪》《没问题》《小行星猎人》等24部影片完成分线发行签约,这时候的分线签约全部都是分院线签约发行。
随后《你的婚礼》选择12.31重映,成为国内首部官宣定档的分线发行电影。11月《沉默笔录》上映,是国内首部上映的分线发行电影,却仅仅获得了142万票房。11月底《一个和四个》宣布延长放映,并在延长放映期间选择分线发行。
在此之前,分线发行均是分院线发行的小众影片或复映片,选择报名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只需签定协议,排映相关影片,虽说有强制要求,但场次要求并不是很多,无伤大雅。
但逐渐,分线发行的性质被慢慢改变。12月1日,《非诚勿扰3》宣布分线发行,报名条件较为苛刻,且提前一个月开始报名,至于影片质量如同开盲盒。
在多次周旋之下,《非诚勿扰3》调整的分线发行规则,语气上也比之前要诚恳得多,用词从“要求”改为“建议”,末尾还留下了征集反馈意见的邮箱。
如果说以上种种是国内电影对于分线发行的种种尝试,那随着2024年跨年档其他几部影片宣布分线发行开始,这件事开始变了味道。
如果这几部电影也和《非诚勿扰3》一般强制要求排片占比进行分线发行,那这分线发行就真的变成了威胁发行,或许是看到《非诚勿扰3》的分线发行之路并不是很顺畅,这几部影片最终作罢,第一次大档期多影片分线发行中道崩殂。
随后来到了春节档,也就出现了前一阵子发生的事情,春节档众多头部影片选择分线发行,抢占排片占比,瓜分春节档蛋糕,引得骂声一片。最终第二次大档期多影片分线发行也中道崩殂。
当分线发行成了一众大片裹挟影院和观众的工具,这也彻底改变的分线发行的初衷,这对中国电影市场乃至中国电影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未来分线发行一定会继续下去,毕竟官方已经定调要去做这个事情,具体会以怎样的方式完成国内的发行方式,还需要不断的尝试与试探。
我想象中的分线发行
每一家影城都有自己的受众,有些影城可能爱情片卖得好,有些可能老片子,有些可能儿童片,这些都很难靠院线、城市或者区域一下子划分开。
每一部影片也都有着自己的受众,或许在某个地区、某个城市、某个影城很受欢迎。
如果分线发行可以做到具体到影城去挑选合适自己影城的影片进行放映,那是最好不过的。随后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或者如同艺联一般的某类型影片放映联盟,或者类似于厂牌一样的影院(比如一提到某某影院,大家就知道这家是经常放惊悚片之类的)。
如果能让影院在挑选电影之前看到电影的具体内容,这样更有益于挑选出更适合自身的影片。
分线发行是一个好事情,以后也终会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国内的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