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史册留名的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总有自己的过人之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这么一个角色:他本是一名苏军政委,吃了败仗当了逃兵,几经辗转来到罗马尼亚。此前他的人生几乎彻底失败无法翻盘,眼下又是两手空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年后的他成了这个国家权势最大的人之一,几乎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
这个过程乍听十分不可思议,一切要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说起。
1927年,罗马尼亚老国王斐迪南一世驾崩,而本该继承王位的卡罗尔二世却贪恋美色,坚持要跟漂亮的下级军官夫人私奔,他6岁的儿子被迫成为王国,罗马尼亚的政坛也因巨大的权力真空而陷入混乱。一时间,国内各党派相互倾轧,议会形同虚设,醉心于权斗的摄政者们无心监国,有趣的一幕发生了:1930年,卡罗尔二世趁乱回国,只用了几句干巴巴的承诺就从自己儿子手里“继承”了王位。更气人的是,刚刚承诺过要跟那个军官夫人绝交的他转头就把对方接回了国,一众大臣被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
由此可见,卡罗尔二世这个国王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他的威信自然大受折损。
不过,卡罗尔二世还算有些追求,他急于巩固自己的权位,想效仿那些强大的掌权者,发展一伙儿听命于自己的势力。于是,卡罗尔二世下手对几年前成立的负责国家安全的秘密情报局做了一番改造,接下来,他该寻找一位能力够强且愿意忠于自己的“局外人”担当这个重要机构的掌门人。此时,米哈伊尔·莫鲁佐夫恰好进入了他的视野。
史家对莫鲁佐夫早年的记载十分有限,米海尔·斯特尔扎亲王在1940年9月写给海军上将威廉·卡纳里斯的信中提到:莫鲁佐夫本不过是苏俄军队中的一名基层政委,估计觉悟不怎么高,以逃兵身份跑到了罗马尼亚,借着自己特殊的身份被罗马尼亚情报部门吸收,成为一名线人。
当逃兵令人不齿,但作为小人物的莫鲁佐夫有一个十分难得的技能——他极会看眼色,非常擅长奉承阿谀。莫鲁佐夫不顾自己卑微的身份,常常厚着脸皮出入宫廷,跟达官贵人软磨硬泡。别说,这番努力还当真收到了回报:不久,卡罗尔二世的情人艾琳娜·卢佩斯库在莫鲁佐夫的言语攻势下沦陷,随后将后者推举给了国王本人。
或许是太想要自己的“契卡”了,卡罗尔二世一上来就赋予给了这个“外来者”巨大的权力。上位伊始,莫鲁佐夫便打着整合国家情报系统的名义,将诸多职能部门杂七杂八地硬撮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体态庞大的新系统。此时的他尚未展现出多少野心,而是兢兢业业地替国王跑腿。某种意义上讲,莫鲁佐夫的这番操作为混乱的罗马尼亚政坛带来了一些正作用,许多不入流的势力被扫清,很快,罗马尼亚政坛局势趋于稳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莫鲁佐夫遇到了他晋升之路上的两伙最强大的敌人。
首先,以大名鼎鼎的罗马尼亚将军扬·安东内斯库为首的一群资深政客对莫鲁佐夫和秘密情报局的存在十分警惕。这些人在政坛的政治根基极为牢固,背后又有军方支持,虽然他们非常厌恶莫鲁佐夫这样的弄权者,但这些成熟的政治家并不急于撕破脸皮,而是拿出了比较温和的态度,静观其变,先任由莫鲁佐夫搞事。
莫鲁佐夫另一伙敌人便是臭名昭著的“铁卫团”。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初期那会儿,在法西斯主义的影响下,罗马尼亚国内出现了许多极端组织,其中以扎希大学教授阿·库扎创立的“基督教徒与全国防卫同盟”最为显赫。这些组织疯狂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而随着纳粹于30年代初期在德国的成功,铁卫团在罗马尼亚渐渐有了市场,拢获了大量追随者。随后,在身为领袖之一的科内柳·泽列亚·科德里亚努的带领下,铁卫团搞了一波内部整风运动,还颁布了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纲领,这意味着该组织由“杂牌军”摇身变成了有模有样的政治党派。
“以暴力手段为夺权铺路”是铁卫团的核心主张,1933年12月10日,内阁首相扬·杜卡宣布铁卫团为非法组织并下手解散,不料仅19天后,杜卡便遇刺“意外身亡”。从此以后,几乎无人敢轻易招惹这伙暴徒。
莫鲁佐夫深知作为“外地人”的他在罗马尼亚缺少政治根基,无力同资深政客们斗争。想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势,无疑只能对铁卫团下手。况且“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聪明的他做出了预判:虽然安东内斯库本人跟铁卫团有着不少瓜葛,但想搞垮铁卫团的大佬们也不在少数,他们绝不会趁人之危。于是,做好了打算的莫鲁佐夫祭出了“一石二鸟”的一步棋,他开始劝说国王卡罗尔二世搞独裁。
试想:莫鲁佐夫的权力源于国王,国王的权力越大便意味着他的权力也越大;甚至有资料显示,莫鲁佐夫恐怕从一开始就奔着架空国王的目标去的。
莫鲁佐夫很聪明,面对这样的对手,他没有选择硬干,而是先装怂,把国王搬到前台当挡箭牌,自己则做起了幕后黑手。1938年2月,莫鲁佐夫建议卡罗尔二世实行独裁统治,帮助国家“恢复国家道德力量和子民纪律精神”。卡罗尔二世并不是一位刚强的国家领袖,但他十分贪恋权力,对这个建议非常心动。犹豫之际,莫鲁佐夫大走“群众路线”,怂恿一大批党羽联手造势,这最终使得国王决心搞独裁。
眼看时机成熟,莫鲁佐夫不再韬光养晦,他终于露出了獠牙。
从1938年中开始,借助卡罗尔二世的名义,莫鲁佐夫命令秘密警察组织对铁卫团展开了突袭,以近乎于绑架的方式将数百名铁卫团大小官员悉数逮捕。这个过程极像纳粹内斗的“长刀之夜”。虽然本来就是冲着“斩草除根”的目的去的,但莫鲁佐夫依旧让爪牙们在狱中对铁卫团成员展开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囚犯们被牢牢捆住,被钝器打得不成人形。当他们奄奄一息时,刽子手用绳子将囚犯们勒死,对外谎称这些人“畏罪而上吊自杀”。有些犯人则比较倒霉,秘密警察将他们折磨到奄奄一息时把他们扔进火化炉活活烧死。铁卫团够坏,莫鲁佐夫却堪称恶魔。
仅用了2年不到的时间,曾盛极一时的铁卫团就从罗马尼亚政坛上彻底消失。卡罗尔二世对莫鲁佐夫极强的执行力十分满意,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一步步架空,成为任由这位前苏军政委玩弄的一名傀儡。
众所周知,历史上强大的掌权者们在遇到复杂的局势时,通常会借助一些狠角色来帮自己处理棘手的问题,例如斯大林曾重用叶若夫,这使得仅拥有中学学历的叶若夫一度成为苏联的“二号人物”。这些不光彩的角色往往声名狼藉,可以用后即弃;但反过来,不具备出色政治素养的他们也极容易失控,很可能“反噬”主人。并非所有的掌权者都像斯大林一样总能轻松驾驭下属,眼看着卡罗尔二世即将为自己引狼入室的行为买单,戏剧性的是,历史替他避免了悲剧的出现。
经此一役,莫鲁佐夫奠定了他在罗马尼亚国内的地位。只要再想办法搞垮安东内斯库们,自己的窃国计划就大获全胜。一个苏联人在罗马尼亚当一把手,倘若这样的事情发生,也算得上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观”了。然而,好日子还没享受多久,变故先发生了。
1939年9月1日,在秘密缔结的同盟条约的作用下,苏德共同击垮并瓜分了波兰。1年后,罗马尼亚不堪两大强国的压力,被迫将大片领土拱手让给苏联和匈牙利。此举令罗马尼亚的统一受到严重破坏,王室颜面扫地,失去了民心的卡罗尔二世被迫将王位再度交给儿子,自己则携带大批财宝出逃,同夫人在葡萄牙富足地度过了余生。9月6日,安东内斯库宣布拥立19岁的迈克尔王子登基,成立新内阁,实际上掌管了国家大权。此时,莫鲁佐夫正在国外出差,但不得不佩服他敏锐的嗅觉:在此之前,已意识到危险来临的他早就让下属将所有黑料全部销毁,虽然回国后立马被新内阁逮捕,但人们搜了很久也没能找到多少实质性的证据。
安东内斯库比较“讲道理”,虽然他曾差点因莫鲁佐夫的构陷而倒台,但他并不急于给对方定罪,而是将其关押在监狱中,承诺日后讲给莫鲁佐夫和他的党羽一场公正的审判。实际上,手段老辣的政客们岂会给对方留下死灰复燃的机会?他们早就策划了一场谋杀。
1940年11月26日深夜,守卫监狱的军队“恰好”在交接班时制造了大约几分钟的间隙,放任一伙20人的前铁卫团成员溜进了进去。他们谎称要将囚犯转移,要求各牢房的囚犯立即集合。之后,铁卫团成员们突然举起枪,对囚犯们疯狂地打空了弹夹。直到行刑者们不动声色地离开监狱近半小时后,巡逻队才“突然”发现躺了一地的尸体。
据资料描述,铁卫团的报复十分具有针对性,几乎所有囚犯的脑袋都被子弹击中或是补枪,无一幸免。唯一没有被爆头的只有莫鲁佐夫本人:他身体上留下了11个弹孔,其中有一颗子弹穿过脖子,直接要了他的命。而当年清算铁卫团时下手最重的副局长尼库·斯特凡内斯库显然最受“欢迎”:多达34个弹孔遍布其全身,直接被打成了筛子。就这样,一代枭雄在罗马尼亚的监狱中悄无声息地陨落了。
曾经看过外国的一个小品,讲的就是外国政客,卑鄙无耻黑心狠毒,习惯使用一切阴谋诡计。
报应分明,只在早迟
知道了危险,他为什么还回国??
国王不咋地,但脑瓜子也还可以,得以和老婆安度余生。
除了科德里亚努,怎么不见巴拉班?[笑着哭]
牛逼
应了那句话,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呲牙笑]算娘起蓝[哭哭]
这还是人吗
还是国王最聪明,走为上计[笑着哭]
欧美也一样的,绝密档案事件,拜登往死里整理了特朗普,现在,特朗普又在整理拜登!
比起邪恶的美英纳粹差的太远了,美英纳粹到的国家,本地人直接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