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三国志蜀书》,居然有二十一人的传记记载诸葛亮去世的事

小鸿哥看历史 2025-01-01 03:19:18

公元234年八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前线五丈原病逝。这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在《后主传》也记载诸葛亮去世的事。因为在古代比较重要的人在君主的传纪也会记载,用来交待一些事情。但是《三国志蜀书》除诸葛亮本传和后传外,还有十七人传记和两人的附传都记载了诸葛亮之死。我估计二十四史中仅有此例。大部分是以诸葛亮之死为时间节点,然后记载升官。我个人认为陈寿的目的是讲诸葛亮去世后新的格局,而且这个格局未必是诸葛亮所希望。

传记名单

在《三国志蜀书》记载诸葛亮之死的传有蒋琬、王平、魏延、李严、廖立、宗预、杨仪、谯周、费祎、姜维、张翼、杨戏、来敏、尹默、向朗、吕乂、邓芝、吴懿、董厥。我认为在这些人之中有部分人记载诸葛亮之死是有因果,大部分人是没有直接因果。有人会讲一朝天子一朝臣。诸葛亮死了,蒋琬接班,人事有所变更是正常。人事有所变更是正常,但问题在于人不正常。

在蒋琬传记载诸葛亮之死是正常合理,因为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交待前因后果。魏延和杨仪是因为诸葛亮去世后两人内斗,王平是参与。谯周是得知诸葛亮去世后去奔丧。廖立、李严是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知道自己再无复用的机会。宗预是因为诸葛亮去世后代表蜀汉出使东吴。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以诸葛亮之死为时间节点升官、封爵。

我列一下人事变更。谯周由劝学从事升任典学从事。费祎由司马升任后军师,半年后代蒋琬任尚书令。姜维由中监军征西将军升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封平襄侯。张翼由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升任前领军、赐爵关内侯。杨戏由丞府主簿改任尚书右选部郎,不久后任治中从事。来敏重新当官,任大长秋。伊默由丞相军祭酒入朝任太中大夫。向朗由光禄勋改任左将军、封显明亭侯。吕乂由汉中太守领督农,累迁广汉、蜀郡太守。邓芝由中监军扬武将军升任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封阳武亭侯。吴懿由左将军、高阳乡侯升任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封济阳侯,督汉中。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汉中副都督、领汉中太守。董厥升任尚书仆射。

名单背后的信息

在蜀汉诸葛亮是代表荆州派,蒋琬也是属于荆州派。所以让蒋琬接班有这层因素。但是升官的费祎、来敏、吕乂、邓芝、吴懿是属于东州派。张翼、杨戏、尹默、谯周、王平是益州派。董厥是荆州南阳人,派系不详。个人认为是东州派。姜维属于是降将。王平也可以讲是降将。荆州派的向朗由光禄勋调任左将军,以向朗过去的功劳封显明亭侯。但向朗优游无事垂三十年。荆州派的杨仪升任中军师。但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升官的没有荆州派,所以蒋琬根本不代表荆州派。在诸葛亮生前有道密表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蒋)琬。”也就是说这事只有诸葛亮和刘禅知道。

从这份名单来透露的信息,各方重新分配了利益。东州派吴懿担任的车骑将军、汉中都督原来是分别属于刘琰和魏延。吴懿由北伐军第四升到第一。邓芝担任的前军师前将军原来分别属于魏延和袁綝。邓芝由第八升到第二。排第十四姜维升官封爵。据《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右监军辅汉将军并不是什么名号将军。但关键在于统诸军这个权力。按摩官职来讲不如吴懿、邓芝,但就指挥权来讲是高于他们。平襄侯是县侯,升到顶了。姜维在里面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诸葛亮时代只有魏延一人凭军功封县侯。

这个来敏曾经因为乱群给诸葛亮免官。现在诸葛亮一死,他重新当官。因为他是荆州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来艳在东汉官居三公。还有来敏曾经是刘禅做太子时的东宫属官。所以来敏是有背景有靠山。吕乂是东州派王连的小弟。诸葛亮南征就是受到王连的阻拦,以致南征计划推迟。费祎、邓芝都是诸葛亮提拨任用的人。可见诸葛亮任用人才,不论那个派系都用。

益州人张翼、杨戏、尹默、谯周、王平也都是诸葛亮提拨任用。杨戏出身是犍为武阳杨氏,杨洪跟他应该是同宗。杨洪在刘备时代做到治中,杨戏在蒋琬时代也是治中。杨洪是建兴元年赐爵的两个益州人之一。另一个是王谋,在刘备时代任别驾。杨洪是诸葛亮提拨推荐给刘备。杨戏对于蒋琬的态度是不太服。蒋琬询问事情,他经常不回答。伊默虽然是益州人,但他的老师是颖川司马徽和荆州大儒宋忠。所以他跟荆州派的关系是比较亲近。在诸城北伐时,伊默是军祭酒。诸葛亮死后任太中大夫,这属于明升暗降。因为太中大夫只是个建言的言官。

在诸葛亮去世时,谯周前去奔丧。当时刘禅下诏不许奔丧。谯周在刘禅诏书下达前就已经从家里出发,所以谯周是唯一给诸葛亮奔丧。在汉代门生故吏给老师、长官奔丧守孝是传统。谯周当时任益州牧府劝说从事,所以谯周给诸葛亮奔丧是合理。谯周被誉为蜀中孔子,所以更加注重。诸葛亮对其老师秦宓也有救命和知遇之恩。身为诸葛亮继任者的蒋琬升谯周为典州从事,负责整个益州的教育工作。益州人李邈上表刘禅讲诸葛亮死了反而是好事。李邈是马屁拍到马蹄上了,刘禅怒而诛杀。因为诸葛亮在蜀汉的地名望太高。这也是刘禅以诸葛亮密表和临终交待为由让蒋琬、费祎接班。

虽然蒋琬是荆州派,但他无法整合荆州派。因为蒋琬是荆州零陵人,他不是南阳人和南郡人。当年随刘备入蜀的主要是南阳人和南郡人。南阳人黄忠是武将第一人,南郡人庞统是文官第一人。在建兴年,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魏延和尚书令城阳亭侯陈震代表南阳。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高翔和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代表南郡。让南阳人或南郡人上位,他们有强势的乡党。正如孙权任命孙邵为丞相,不让张昭当丞相。孙邵和张昭虽然同为流亡北士,但两者的地位无法同日而语。孙邵是青州人,张昭是徐州人。在孙策平江东时的四大谋主都是徐州人。所以蒋琬的上位更符合皇权和各派的的需要。

锄强扶弱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以诸葛亮和李严为顾命大臣。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诸葛亮掌握蜀汉的行政权力,李严掌握蜀汉的军政权力。在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开府、领益州牧,诸葛亮的权力大大增强。诸葛亮通过南征、北伐掌控军权。公元231年李严被废,诸葛亮所代表的荆州派一家独大。在李严被后,荆州派有爵位的有武乡侯诸葛亮、南郑侯魏延、玄乡侯高翔、城阳亭侯陈震、中乡侯辅匡、都亭侯向宠、关内侯刘邕七人封侯。东州派只剩下高阳乡侯吴壹和安乐亭侯吴班,双方对比差距太大。

在诸葛亮去世时,杨仪准备按照诸葛亮遗令退军。当时杨仪派费祎去试探魏延的意思。魏延讲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丞相府属官把丞相送回蜀汉安葬,我亲率大军北伐。何况我魏延凭什么听杨仪。费祎对魏延讲我去说服杨仪。结果费祎一出军营骑马跑了。据史书记载费祎跟魏杨两人的关系很好。但这里费祎是帮杨仪对付魏延。在魏延死后,杨仪率大军回成都。但是接诸葛亮班的却是蒋琬。因为诸葛亮有密表交待杨仪性格不好,蒋琬更适合。

在杨仪回成都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本来杨仪都认为自己肯定接班。虽然杨仪升为中军师,但没有实权。杨仪非常怨愤,很多人都对其避而远之。只有费祎前去安慰杨仪,但是杨仪对费祎讲了很多事情表示自己的怨恨。杨仪还对费祎:“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投靠魏氏,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这个魏氏是指曹魏还是魏延,史书没有讲。很多人认为是曹魏,我个人认为是魏延。杨仪的意思是帮魏延做荆州派老大,我杨仪至少也是老二。费祎转身就杨仪的话上密表给刘禅。杨仪被废为民,全家迁居汉嘉郡。如果杨仪要叛蜀汉就不止是废为民。

在诸葛亮生病时刘禅曾派尚书李福去探望。李福回来后讲诸葛亮生前交待由蒋琬接班,蒋琬之后由费祎接班。蒋琬属于荆州派,费祎属于东州派。我前面讲过蒋琬虽然属于荆州派,但他不是荆州派核心的南阳和南郡人。费祎同样不是东州派的核心。在汉末天下大乱时司州三辅和荆州南阳有数万家流民迁入益州,士族称为东州士。刘焉从中招募军队组成东州兵。三辅和南阳才是东州派的核心。法正是三辅人,李严是南阳人,而费祎是荆州江夏人。所以蒋琬和费祎都是没有强大的乡党。

有人会觉得身份不同为何有那么大差距,现实就是那么大的差距。比如江东会稽人贺邵曾在吴郡担任太守。他是东吴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贺齐的孙子。吴郡士族子弟看不起他。直接在太守府门写上“会稽鸡,不能啼”贺邵知道后也在门上写“不可啼,杀吴儿”虽然同为江东士族,但吴郡人就是看不起你会稽郡人。在古代那有如此辱父母官。在汉代父母官死了,本地官吏要以父丧之礼对待。

在公元235四月蒋琬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接任尚书令。他们跟诸葛亮、李严对比是权力是削弱不少。蒋琬是大将军录尚书事,诸葛亮是丞相录尚书。这一点两人权力是相等。但问题是诸葛亮的丞相是开府,蒋琬的大将军是不开府。诸葛亮领益州牧,蒋琬领益州刺史。刺史和州牧是有区别。刺史拥有监察地方的权力,州牧是有地方军政权。费祎和李严都是尚书令,这个权力是相等。但问题是李严还是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费祎是没有这个军权。现在统诸军的是降将姜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一派。

虽然蒋琬接诸葛亮的班,但他的权力远远小于诸葛亮。没有开府,只是刺史不是州牧。费祎是继任接班人,但实际上他是代替李严。费祎相比李严,权力也是要小得多,没有军权。东州派的吴懿取代了原来由荆州派魏延担任的汉中都督。东州派的邓芝也任江州都督。李严被废前江州都督是李丰和费观,都是东州派。李严被废后江州都督是益州人李福,现在还给东州派,因为要增强东州派。

荆州派的代表人物高翔、辅匡、向宠、刘邕等成为路人甲,在《三国志》连传都没有。在公元231年高翔就已经是右将军,玄乡侯。吴懿是左将军,高阳乡侯。都是四方将军,又都是乡侯。吴懿升车骑将军,封县侯。高翔则在《三国志》没有任何后续记载。辅匡也是在建兴年任四方将军,中乡侯。也是没有任何记载。刘邕也是在建兴年任四方将军,赐爵关内侯。也是没有后续记载。

在公元231年北伐军联名上表废李严。一号是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刘琰,在公元234年二月后被刘禅所杀。二号魏延被杨仪所杀。三号前将军都亭侯袁綝在《三国志》没有任何记载,据《华阳国志》记载是颖川人,所以疑似是元老派。四号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吴懿,由四号升到一号。五号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高翔。六号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吴班,他是吴懿同宗弟弟。七号杨仪。八号邓芝,由八号升到二号。九、十一、十二刘巴、许允、丁咸,在《三国志》没有任何记载。当时姜维排第十四。再往后的大部分在《三国志》都没有记载或者只是只言片语。可见北伐军中高层除了东州派和降将都受到压制。

反弹失败

有压力就会反弹力,我认为蒋琬是想做诸葛亮,而不是小诸葛亮。公元237年汉中都督吴懿去世,王平接任汉中都督。公元238年蒋琬率军进驻汉中,这跟当年诸葛亮北伐前一样。王平改任前护军,等于汉中都督没有了。蒋琬下一步就是要北伐了。当年蒋琬就以大将军开府。王平署府事,长史是谁担任不详。但是司马有三人担任过,分别是杜祺、李福、姜维。杜祺是东州派,李福是益州派,姜维是降将,王平降将兼益州派。诸葛亮北伐时长史杨仪,司马魏延,署府事蒋琬。从中就看出差别了,蒋琬唯一用的荆州派是他的表弟刘敏。

但是这次北伐夭折了,本来是很好的机会,因为这时曹魏正在平辽东。后来蒋琬提出东征计划。不久后蒋琬离开汉中,率军驻涪城。蒋琬提出蚕食雍凉的计划。在蒋琬离开汉中前,尚书令费祎、安南将军马忠、中监军姜维奉旨去见蒋琬,大概就是东征行不通。在蒋琬离开汉中后,一批人升官。汉中又重新由王平掌管,王平升任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尚书令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江州都督邓芝升任车骑将军。侍中董允兼任尚书令。南中都督马忠升任镇南大将军。

我认为蒋琬失败是必然,东州派和益州派都一起来阻止。军政高层都是东州派和益州派。我前面讲过蒋琬在荆州派弱势,他能用的荆州人也就是表弟刘敏。在蒋琬时代荆州派非常受压制。蒋琬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身份地位和能力。公元246年蒋琬去世,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在王平去世当年费祎也进驻汉中,这跟蒋琬当年一样。但是费祎却并没有提出北伐或者东征。姜维倒是天天喊着北伐,费祎最多让姜维率领不到万人的军队去骚扰一下。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二十年间,蜀汉都没有北伐。只是偶尔让姜维率偏师去骚扰一下。而姜维也只是带益州人和降将去,东州和荆州都没有参与。

在蒋琬、费祎时代蜀汉整体处于平稳状态。不像曹魏和东吴内部处于非常激烈的对抗状态。不像曹魏的高平陵、淮南三叛,东吴的南鲁党争、吴宫干戈。很多文武及其家族党羽被诛杀。蜀汉只有魏延一人被诛族。诸葛亮治理蜀汉虽然严,但严中有宽。像李严,诸葛亮只是免了他的官爵,其他人都没有处理,连李严的儿子也是继续做官。这要是在曹魏、东吴,李严和其党羽都得诛族。但是太过平稳也使去了动力,所以我开头讲未必是诸葛亮所企望。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