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一共有12大铁帽子王爵位,满清初期靠着赫赫战功册封为世袭罔替爵位的便有8个,至于另外四个,和硕怡亲王爵位是唯一一位支持雍正帝登基的皇子——皇十三子胤祥的功劳,和硕恭亲王爵位则是始于咸丰帝六弟奕䜣,而和硕醇亲王爵位则是始于咸丰帝七弟奕譞,而和硕庆亲王爵位则是始于乾隆第十七子永璘的来孙奕劻。
除了和硕怡亲王外,另外三个铁帽子王爵位都跟慈禧亲封。
与满清初期的八大铁帽子王爵位相比,后来册封的这四个铁帽子王爵位,都不是靠战功获得的;尤其是慈禧亲封的三位铁帽子王,远不能与满清初期的八大铁帽子王相提并论。
在满清初期的八大铁帽子王爵位中,和硕郑亲王是唯一一个非太祖血脉承袭王爵的。
不过和硕郑亲王爵位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始于战功赫赫的辅政叔王,郑亲王第十三任家主的外孙女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始于辅政叔王大清第一位和硕郑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同母所生,二人不仅仅是亲兄弟更是患难与共的亲人。从母亲额穆齐去世后,兄弟二人一起受继母的虐待,一起入山林采集山货,一起投奔到外祖父都督王杲的家中,一起被辽东总兵李成梁俘虏、冲锋战阵多年,一起十三副甲胄起义。
可以说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以及其他女真各部的过程中,舒尔哈齐是兄长的左膀右臂,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建州女真是仅次于努尔哈赤的存在;就连明廷都将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并论。
然而在努尔哈赤加强汗权的过程中,弟弟舒尔哈齐却偏偏与兄长唱反调,不仅对自己的地位与财产不满,甚至还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另立门户。
此举让努尔哈赤不得不除掉弟弟,努尔哈赤将侄儿阿尔通阿与扎萨克图诛杀,至于弟弟则是囚禁起来不得自由;两年后,舒尔哈齐在禁所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舒尔哈齐以及长子、三子都是努尔哈赤加强汗权过程中的罪人,但努尔哈赤还是很顾念亲情的,并未牵连到弟弟其他的子女,反而对侄儿们很是重用。
比如舒尔哈齐次子阿敏,位居“四大贝勒”,是后金(大清)除了天命汗努尔哈赤外,地位身份最显赫的存在,并且在代善被废掉太子之位后,四位和硕贝勒轮流处理朝政。而除了阿敏外,另外三位贝勒都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嫡子。
然而阿敏并未善终,在皇太极加强汗权的过程中被幽禁不得自由。
阿敏没有善终,是因为得罪了身为大汗的皇太极,让皇太极感受到了威胁,并非因为阿敏是罪臣舒尔哈齐的儿子。毕竟舒尔哈齐其他安分守己的儿子,都得以善终。
而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便是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济尔哈朗出生,万历三十七年其舒尔哈齐被太祖皇帝囚禁,而年仅11岁的济尔哈朗则是被伯父收养,同自己的皇子们一起读书骑射。皇太极虽然年长济尔哈朗7岁,但是二人在朝夕相处中感情极深。
而济尔哈朗成年后便得到了伯父的器重,不仅被封为和硕贝勒,而且上战场杀敌立功。
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继任大汗之位后,济尔哈朗的亲兄长、天命年间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想要挑唆亲弟弟济尔哈朗跟自己一起自立门户,不再效忠皇太极,但济尔哈朗向来与皇太极感情要好,又怎么肯呢
因此,皇太极对济尔哈朗更加的器重,对待济尔哈朗甚至超过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
在天聪一朝,济尔哈朗建立了不少战功:
天聪元年,跟随二哥阿敏一起征伐朝鲜;
随后,又跟随皇太极一起征伐明朝,参与了宁锦之战;
天聪二年,济尔哈朗同皇太极长子豪格一起征讨察哈尔部固特塔布囊,将其部众收服。
天聪三年,济尔哈朗再次跟随皇太极一起征伐明朝,五战五捷;然后策马南下,同太祖皇帝第七子、侧妃所生的阿巴泰等人一起攻克遵化城,直逼北京城;这年十二月,济尔哈朗攻克通州,占领张家湾码头。
次年,济尔哈朗又跟随皇太极一起东进,攻克了永平;
其二哥阿敏等人则是负责驻守关内四城,结果阿敏却主动放弃关内四城仓皇逃回了盛京。皇太极大怒将阿敏囚禁起来,将阿敏绝大多数的财产都转给了济尔哈朗,并且让济尔哈朗代替二哥阿敏掌管镶蓝旗,成为镶蓝旗新的旗主。
天聪五年,皇太极设六部,济尔哈朗负责掌管刑部;没多久又跟随皇太极一起参与了大凌河子站,此战后金大获全胜。
次年,济尔哈朗又跟随皇太极一起征讨蒙古察哈尔林丹汗。
在很多重要的事情决定上,皇太极也会询问济尔哈朗的意见。
天聪十年也就是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建立大清,将年号“天命”改为“崇德”。济尔哈朗被封为和硕郑亲王。封亲王后的济尔哈朗仍旧领兵出征,建立了不少战功。
尤其是在崇德四年,在清军攻打松山与锦州城时,济尔哈朗九战九捷。
另外崇德七年,济尔哈朗同多尔衮等人攻克松山、杏山与塔山,松锦之战清军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然而次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因生前没有留下遗言要将皇位传给谁,也没有确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皇太极的长子、战功赫赫的肃亲王豪格,同在朝中威望极高的睿亲王多尔衮僵持不下。最终济尔哈朗提出皇九子福临为新帝,就这样庄妃所生的福临成为大清的第三位皇帝。
而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则一起成为辅政叔王,直到福临能亲政。
然而多尔衮至死都没有放弃皇帝梦,在掌权的过程中,不仅让自己的同母弟豫亲王多铎代替了济尔哈朗辅政叔王的位置,而且还让顺治帝称呼自己为“皇父摄政王”。
顺治五年,济尔哈朗因多尔衮的陷害,而被降为多罗郡王。
顺治六年,济尔哈朗奉多尔衮之命领兵进入湖广,征伐南明永历政权以及大顺军;顺治七年正月凯旋而归。这年十二月,多尔衮在外出行猎时突然去世。
多尔衮的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想要接替弟弟多尔衮摄政王的地位,在济尔哈朗等人的襄助下,顺治除掉了阿济格。
顺治九年,济尔哈朗被顺治加封为“叔和硕郑亲王”,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地位却大不相同。一直到济尔哈朗病逝,对顺治帝的影响都非常大。
顺治十二年五月济尔哈朗卧病不起,顺治帝亲自前往郑亲王府探望,痛哭流涕;次日济尔哈朗病逝,顺治帝为其辍朝七日,并且为其立碑记功。
济尔哈朗不仅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对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更是忠贞不二;再加上他在满清初期建立的赫赫战功,能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是理所应当的。
02济尔哈朗的长子富尔敦是济尔哈朗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所生,在顺治八年时被立为世子,将来承袭王爵;但不久便去世了,无子承袭爵位;济尔哈朗的次子济度,是福晋瑚尔哈苏氏于1633年所生,顺治八年在兄长富尔敦被封世子时,被封为多罗郡王。
兄长去世后,济度便被晋封为世子;这一年济度19岁。
次年开始济度参与议政,顺治十二年被任命为定远大将军,领兵前往福建平定海寇;
顺治十四年,在父亲济尔哈朗病逝两年后,济度承袭王爵,只是将郑亲王爵位改为了简亲王爵位
顺治帝对简亲王济度还是十分重视的,将其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所生的嫡长女(固伦端敏公主)抱入宫中,交给孝惠章皇后抚养,将来册封为和硕公主出嫁。
这一年,济度尚且只有24岁,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年纪。
然而顺治十七年,济度便病逝了,年仅28岁。
济度一共生有五个儿子,去世后由其嫡长子德塞来承袭王爵。
德赛同顺治帝抱入宫中的固伦端敏公主是同母所生,生母都是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而博尔济吉特氏的出身十分高贵:是顺治帝继后孝惠章皇后的亲妹妹,孝庄太后的侄孙女、贝勒绰尔济的女儿。正因为如此,端敏公主才会交给孝惠章皇后抚养。
顺治十一年德赛出生,顺治十八年父亲济度去世的次年承袭和硕简亲王爵位;康熙九年德赛病逝,病逝时年仅17岁,虽然娶了嫡福晋钮祜禄氏,但未生下子嗣。
如此康熙便下旨,由济度的庶子来承袭爵位。
而康熙选中的,是济度次子喇布,喇布是济度庶福晋杭氏于顺治十一年所生;康熙五年13岁时被封为辅国将军;康熙九年在弟弟德赛去世后,承袭简亲王爵位,成为郑亲王系第四位家主。
康熙十三年,被封为扬威大将军领兵出征。
然而康熙二十年,喇布便病逝了,年仅28岁。虽然喇布曾生有一个儿子阿克顿,但是康熙二十一年阿克顿便夭折了,年仅3岁。
既然喇布无子承袭王爵,康熙便只好在济度其他的儿子中挑选一位来承袭王爵。最终选定了喇布的同母弟雅布,雅布在康熙十一年时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在同母兄长喇布去世两年后承袭简亲王爵位,并且掌管宗人府事务。
在康熙亲政噶尔丹时,在安北大将军、恭亲王常宁(康熙的亲弟弟)麾下,平定准噶尔叛乱。
康熙四十年病逝,终年44岁,康熙将其追谥为和硕简修亲王。
雅布共生有15子18女,其嫡福晋西林觉罗氏所生的嫡长子雅尔江阿承袭王爵。
康熙十六年雅尔江阿出生,康熙三十六年21岁被封为世子,康熙四十一年在父亲雅布病逝的次年承袭简亲王爵位;康熙四十九年掌管宗人府事务。雍正九年,雍正将其命为玉碟馆总裁。
然而雍正四年,雅尔江阿便被削爵,雍正对雅尔江阿的评价非常差:
“其人甚卑鄙,终日沈醉诸事,漫不经心,下所司议处”
雅尔江阿被削爵后,雍正便下旨其十四弟神保住承袭王爵。神保住是雅布侧福晋郭氏所生,康熙五十五年时承袭一等镇国将军爵位,雍正四年承袭王爵。不过神保住跟兄长雅尔江阿一样,没有保住自己的亲王爵位,乾隆十三年,神保住指使太监殴打自己的侄女,而且自神保住承袭王爵后对郑亲王一系的同宗们并没有加以照顾,毫无作为郑亲王系家主的责任心,乾隆将其直接削爵。
神保住被削爵后,乾隆并未从雅布的后代中挑选一位承袭王爵,甚至没有在济尔哈朗的后代中挑选,而是选择了郑亲王系第一任家主济尔哈朗的弟弟费扬武曾孙德沛。
乾隆之所以选择德沛,不为别的,就因为德沛在乾隆一朝时颇有功绩。
乾隆二年是德沛便被擢升为甘肃巡抚,这年九月,被授予湖广总督一职,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之后德沛又调任闽浙总督、两江总督;乾隆十二年时,被授予尚书一职;乾隆十三年承袭简亲王爵位。
因为德沛的缘故,其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均被追封为和硕简亲王。
不过德沛仅在简亲王爵位上四年的时间,乾隆十七年便病逝了。
德沛去世后,乾隆并未让德沛之子承袭王爵,而是让济尔哈朗的曾孙奇阿通来承袭王爵。
就这样郑亲王爵位只是短暂到了费扬武后人手里,再次回到了济尔哈朗的后代手里,毕竟郑亲王爵位是济尔哈朗所封。
03奇阿通是济尔哈朗第四子巴尔堪的孙儿,正因为奇通阿承袭了王爵,其后代出了一位大清的皇后。奇阿通是在康熙四十年出生,雍正四年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雍正四年被授予散秩大臣之位;乾隆朝时虽不及堂兄德沛得重用,但在乾隆三年时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
是郑亲王系中,仕途还算不错的。
乾隆十七年,德沛去世后,乾隆便选了奇通阿为郑亲王系第九代家主。而奇通阿的父亲、祖父与曾祖父,均被追封为和硕简亲王。承袭亲王爵位后的奇通阿,先后被授予宗人府宗令、玉碟馆总裁等职;乾隆二十八年病逝,终年63岁。
奇通阿病逝后,其嫡福晋舒穆禄氏所生的嫡长子丰讷亨承袭王爵;乾隆四十年病逝;
丰讷亨病逝后,其次子积哈纳乾隆四十一年承袭王爵,并且于乾隆四十三年恢复郑亲王爵位名称
郑献亲王茂著壮猷克昭骏烈,其原封爵号应永绍嘉名,勿令改易,特旨令现袭简亲王仍复号郑亲王
乾隆四十九年,年仅27岁的积哈纳病逝。
积哈纳去世时,其子乌尔恭阿年仅7岁,自然不能直接承袭王爵;到了乾隆五十九年时正式承袭郑亲王爵位。嘉庆朝与道光朝时,乌尔恭阿还是比较受重用的,道光七年时便授予领侍卫内大臣,道光二十六年病逝。
乌尔恭阿的嫡福晋是乾隆朝宠臣福康安的女儿富察氏,不过富察氏并未为乌尔恭阿生下一子半女,其爵位由侧福晋瑚佳氏所生的第三子端华承袭。
端华在承袭王爵前便已经位居户部左侍郎之位,道光二十六年承袭王爵,不仅奉命在御前行走,而且还被赏赐了三眼花翎,被授予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端华在朝中的地位高,自然其嫡福晋也出身高贵,其嫡福晋是开国功臣额亦都第三子彻尔格的直系后裔福克精阿的女儿钮祜禄氏,而福克精阿的嫡福晋是端华的一位姐妹,如此亲上加亲的联姻,让端华家族同彻尔格—福克精阿家族之间,关系十分亲密。
福克精阿的孙女是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慈安),若是按照辈分的话,端华是慈安的姑父;
端华的女儿嫁给了满清唯一一位旗人状元阿鲁特.崇绮,正因为如此复杂的姻亲关系,慈安与慈禧在为同治帝挑选皇后时,选中了端华的外孙女阿鲁特氏。
就这样,端华的后人中出了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孝哲毅皇后。
端华的同母弟肃顺,是咸丰帝十分信任的宗室大臣,在咸丰病逝时为年仅6岁登基的儿子同治帝留下了八位顾命大臣,其中便有肃顺与端华兄弟二人。但慈禧与慈安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之变,除掉了八位顾命大臣,转而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肃顺与端华,皆被处死。
端华得罪了慈禧太后,其郑亲王爵位慈禧自然不可能给端华之后,而是选择了奇通阿次子经讷亨曾孙承志,承志的父亲、祖父与曾祖父皆被追封为和硕郑亲王。同治十年,承志因案被革爵。
郑亲王爵位又回到了奇通阿长子丰讷亨后人的手里,由丰讷亨玄孙庆至承袭王爵。
之后郑亲王爵位又传了两代,与大清有始有终。
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