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造假,高超弹撕开美国遮羞布!中国科学家发现失败绝密原因

胖福小木屋 2024-11-11 11:28:44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官宣,“MAKO”高超导弹上线(Mako,以海洋中游速最快的一种小型鲨鱼命名,因此中文也可叫灰鲭鲨高超弹),洛马官方称,这款导弹该公司已经开发了7年,该导弹尺寸紧凑、可以装入五代隐身战斗机F-22和F-35的弹舱,可以在高超音速的状态下进行机动并摧毁目标,敌方完全无法拦截。该可满足美海军对于“多任务、高能力、高生存力、经济可承受,且将大量目标置于险境”的导弹系统的需求。

根据概念图来看,F-35A战斗机右翼下挂装2枚,整机可外挂4枚,洛马公司称还可内埋2枚;按此模式,F/A-18E/F战斗机也应能挂装4枚。

该款高超音速导弹并非针对美海军“高超音速空射进攻性反舰战”(HALO)项目的竞标方案,而是来自该公司竞争美空军“防区内攻击武器”(SiAW)项目的方案。这也再次验证了此前该公司关于“灰鲭鲨”具备多任务能力的表述。

“防区内攻击武器”是美空军在研的新一代中程空面导弹,旨在填补“杰达姆”(JDAM)制导炸弹和AGM-158“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JASSM)家族之间的能力空白,为隐身作战飞机特别是F-35A战斗机提供兼具远射程、大威力和高效费比的新型对地攻击武器。

根据美空军要求,“防区内攻击武器”的主要目标是“挫败敌方‘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系统内可快速机动再部署的地面目标”。

该导弹之所以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一是其并非美国军方项目,而是由洛马独立开展,此前几乎没有任何的情报流出,宛如横空出世一般;二是该导弹是目前少有的能够由第五代战斗机搭载的高超音速武器,除外此前仅有俄罗斯正在为苏-57研发的“幼虫”-MD有极少资料流出;三是该导弹是目前公开的高超武器中体型最小的之一——尽管具体尺寸未知,但其能够容纳进F-35战斗机的内置弹舱,体型大概相当于挪威康斯伯格的NSM反舰导弹(<半吨/4米)。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洛马对这款导弹的描述,就会知道这完全就是个假冒货色,这款高超弹并非沿纯弧形弹道飞行,可在高空高超音速状态下操作和机动,因此这不是一种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

严格意义上来说,高超音速导弹分为两种技术路径,一种是一类为“助推滑翔型”(下文简称“滑翔型”),这类导弹通常由助推器和滑翔器两部分组成,助推器通常为火箭发动机,在加速到一定速度和高度后,助推器分离,之后会释放无动力的滑翔器,滑翔器内置制导系统、姿态和弹道控制装置和战斗部。

另一类为“吸气式超燃冲压型”,这类导弹会先由助推器将其加速到一定速度和高度后,助推器分离,导弹再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以高超音速飞向目标。这类导弹由于还需要解决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技术问题,研发难度要高于“滑翔型”,但由于这类导弹采用一体化设计,尺寸要小于“滑翔型”,更适合战斗机和轰炸机挂载,是未来高超音速导弹的理想发展方向。

洛马的这款导弹有点类似俄罗斯的匕首,没有真正的高超音速超燃冲压发动机。只是弹道导弹的变种。其通过用米格31战机替代推力火箭,在发射前米格31战机会爬升到高空,这样就会赋予导弹一个超过2马赫的初速,导弹就能在高空获得超过10马赫的速度,而高速度高空也能获得更远的射程。但是其飞行导弹是固定的。

而MAKO则是直接通过强力的火箭发动机来实现5马赫的速度,而固定的弹道路径,也就意味着拦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这种纯粹靠暴力加速推进的导弹其实在世界各国还有不少,毕竟相对来说技术比较容易掌握,特别是高能缓燃推进剂出现后,也可以实现更远的打击距离,以及末端的速度保持。

而且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难以塞进五代机的内置弹仓的。

美国五角大楼不可能不知道这是造假的货,但是洛马却依然把其展示了出来,这就说明了是真没能力造出高超音速导弹,只能拿这个充数了。

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研制上布局最早, 高超音速导弹是美军国防现代化的重大优先事务,是近期内的重大投资方向,美国计划2020—2024财年投入近百亿美元,加速推动高超声速导弹关键技术攻关和武器装备研制。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美国对高超音速导弹非常重视,实际上,经过了近20多年的发展,美国高超声速助推滑 翔导弹已经形成了海陆空三军共同发展、射程从上千千米到四五千千米、发射平台覆盖飞机/舰艇/ 潜艇/车辆等性能多样、谱系丰富的发展格局。唯一遗憾的就是,还没有研制成功,并且多次失败。

美国空军的重点从战略射程、飞行马赫数高达 20 的 HTV-2 项目转向发展战术射程 、飞行马赫数 8 ~ 10 的 TBG 项目。TBG 项目的诸多性能指标相比 HTV-2 已大幅下降,如今又转向了飞行马赫数5的ARRW项目。

然而即使如此,美国依然研制失败,可以说是美国在多个高超音速项目上的失败已经浪费了近20亿美元,如今美国开始转向相对简单的、超燃冲压动力的、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HACM项目上,难度一降再降,资金却一再增加,美国计划在这个项目上投入20多亿美金。从而在2027财年之前拥有可用于作战的HACM武器。

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美国高超音速导弹失败的原因在于,控制技术和材料选择是美国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随着导弹飞行速度的提高,导弹在高超音速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飞行速度达到 8Ma 时,弹体的头锥部位温度可达 1800℃,其他部位温度也将在 600℃ 以 上,因此,高超音速导弹在大气层中飞行存在严重的气动加热现象,再入阶段的气动加热环境更加恶劣。装载的制导用信号接收天线与自带的透波天线罩装置组装成为一体安装在导弹天线窗口上,天线罩装置既是导弹制导或控制系统天线信号传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导弹弹体结构的一部分。

因此对材料的耐热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 外,为了保护飞行器通 讯 、遥 测 、制 导 、引爆等系统正常工作,那材料还需要能够透电磁波,材料既要适应导弹气动力 、气动热和飞行过程中的恶劣环境, 又要满足寻常的制导要求,因此,要求材料必须具备耐热 、防 热 、承载 、透波等功能 。

但是美国目前的耐高温材料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透电磁波,导弹的制导部件无法工作,不能打击移动目标。

美国缺乏有效的控制技术。虽然其力主融合人工智能,不过在操控方面仍不成熟。值得注意的是,高超音速导弹在实际飞行时,会引发所谓“黑障”现象,这就需要运用自主导航等技术来实现操控。然而,美国仍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实际上,根据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美国人用来研究高超音速模拟与分析的高温烧蚀复杂方程中一个被忽略的致命缺陷可能是问题真正的根源,那就是用来分析的软件CFD求解器存在严重缺陷。

中国科学家发现,兰利研发的Vulcan—CFD软件在高超音速流场上细节处理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该团队在论文中表示,该软件对这一细节缺乏关注,导致模拟分析无法精确预测飞机表面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变化,这可能会对依赖于飞机表面的模拟、设计或分析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也因为这款软件的失误,导致了美国耐高温材料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透电磁波,导弹的制导部件无法工作,不能打击移动目标。

NASA的CFD求解器从研发开始,就禁止美国盟友之外的国家使用,数据也是绝密,而对于美国盟友来说,兰利研究中心具有各种先进测试手段和各种实验室,还有世界上最好的风洞,自然研发的软件也是绝对权威的,这就导致了美国盟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凡事使用美国CFD求解器的国家,都没有成功研发高超音速导弹。

而这反而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事情,因为中国没有受到错误数据的干扰,因而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上一骑绝尘。中国也没有受到美国错误的干扰,研发出来了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温透波材料。

尽管知道了问题,但是当前的美国却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32 阅读:25555
评论列表
  • 2024-11-11 20:56

    蓝星上目前最好最先进的风洞在种花家[吃瓜]

  • 2024-11-12 11:09

    这么绝密的资料你都发出来了,通美的罪名没跑了!

  • 2024-11-12 10:21

    你们什么意思,他失败跟我们又啥关系,你们这是想帮美国纠正错误打中国,闲的蛋疼

  • 2024-11-12 17:01

    研发经费都被史密斯专员买游艇了,怎么能研发成功?

  • 2024-11-12 10:18

    你说太多了,

  • 2024-11-12 10:38

    如果知道造不出来的原因,就不要说出来,让整个西方尝一下被实力碾压的滋味。

  • 2024-11-15 20:59

    多谢美国了,我国又有目标攻破,很快量产。[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11-14 09:47

    没有高超音速风洞,是没法成功的,毕竟风洞吹出来的数据比计算机模拟多次的效果直接,还有一些未知因素是计算机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