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舞台的风云变幻中,印度的选择与决策一直备受关注。5 年前,印度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最后关头毅然退出,这一决定曾被视为莫迪政府对本国经济的一种“保护”举措。然而,5 年的时间过去了,印度似乎意识到当初的决定并非明智之举,如今正积极暗示想加入中国所在的“圈子”。
回顾 2019 年,莫迪政府以担忧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冲击、存在非关税壁垒等问题为由,退出了 RCEP。这一决定在当时的印度国内,确实赢得了一部分抵触进口商品价格下跌的产业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这一选择却让印度逐渐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中被边缘化。印度原本试图通过与东盟、日韩等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来推动双边经济合作,以填补多边协定的空缺。然而,这些替代方案的效果远不如预期,“印度+1”战略也未能带来大量外资和制造业转移。
在全球企业将生产线从中国分散到其他经济体的趋势下,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凭借更低的成本和较为开放的市场环境,迅速抓住机遇,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印度却因高关税政策,抬高了外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门槛,在吸引外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印度商品出口增速仅为 1.02%,远低于政府设定的预期目标,其制造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印度的中小企业作为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高关税政策难以获得所需的原材料和技术,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如今,印度政府内部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决策。11 月 7 日,印度政府最高公共政策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苏布拉马尼亚姆公开建议印度重新考虑加入 RCEP 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他指出,加入这些多边协定有助于推动印度的制造业发展,拓宽出口市场,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极为有利。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同,新加坡资深外交家马凯硕此前就强调,印度要想融入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保持联系,加入 RCEP 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印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RCEP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涵盖了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经济体,占全球 GDP 的近三分之一。其目标是在 20 年内消除成员国间 90%的关税,并促进投资、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自 2022 年生效以来,RCEP 已显现出对区域经济整合和贸易增长的显著推动作用。CPTPP 则是由 11 个亚太国家组成的多边贸易协定,设立了高标准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对于急需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印度而言,这两个协定都是拓展出口市场、吸引外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理想平台。
然而,印度若想加入 RCEP 和 CPTPP,并非易事。印度长期实行的高关税政策和保护性市场策略,已使得外资和国际企业的投资兴趣受限。要重返这些多边协定,印度必须改变现有政策,放宽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同时提升国内法律以符合这些协定的高标准。这不仅考验着莫迪政府的执行力,还将遇到来自社会和政界的阻力。
印度能否真正放下过去的成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合作的“圈子”,将对其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印度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再次腾飞。而对于中国以及其他 RCEP 成员国来说,印度的加入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在合作中不断探索和寻求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