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航天员王浩泽,不仅学习好,跑步快,她还身怀“绝技”

嗨饭趣事 2024-11-02 16:15:04

2024年10月30日凌晨4点2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19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6.5个小时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也就差不多我们下班的时间段,神十九与神十八的六名宇航员,顺利“太空会师”了!

两年六个乘组,从神舟十四号到神舟十九号,五次太空会师,每一次会师就像一场接力赛,不断向前推进着中国航天梦想。

60后,70后,80后,90后,一代又一代,新老更替,我国的航天技术突飞猛进让世界瞩目,同时,我国航天队伍的年轻化同样让他国惊叹!

神十九乘组的三名宇航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一个70后,两个90后。

指令长蔡旭哲是70后,也是唯一“老航天”,曾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蔡旭哲称他们这个三人组为“龙马乘组”,因为他属龙,另外两个90后队友都属马。

“龙马乘组”:蔡旭哲有经验,宋令东操作能力较强,王浩泽则理论功底强,三人各有所长,相互补位。

继刘洋、王亚平后,王浩泽成为我国第三位女航天员,而且还是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

从造火箭到坐火箭,从托举飞天到自己飞天,从幕后走到台前,王浩泽真的是一个里程碑的存在,人们对这个端庄自信的女航天员充满好奇,一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王浩泽,1990年出生在河北滦平,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父亲是一名交警,姐姐王浩静,现在北京做翻译。

在王浩泽身上,打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她曾提到过母亲因幼时家贫,被迫辍学,但母亲没有自暴自弃,一边干农活一边自学,最终,母亲考上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

“没有什么事情是女孩子不能做的。”母亲鼓励女儿时总这么说,她身上不服输的坚韧精神,深深影响了女儿王浩泽。

王浩泽从小就是个认真努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初二转学到栾平二中,因为学校离家很远,于是,王浩泽初二、初三两年就住了在离学校更近的叔叔家里。

叔叔婶婶对她很好,从生活到学习,和亲生女儿一般对待甚至更好。

叔叔家有两个女儿,堂姐王浩博和堂妹王昊爽,这次飞天有采访到叔叔一家。

王浩泽和堂妹同住在一个房间,她每天孜孜不倦学到很晚,为了不影响到堂妹休息,中间挂了一块布帘挡住灯光。

王浩泽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不算,跑步、美术、书法也好,真的是多才多艺,人品好三观正,高度自律,不用父母操心,“强国有我”在她身上具象化了。

到底有多努力自觉呢?有一次,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其他孩子都结伴出去玩了,只有王浩泽独自回到房间学习。

在王浩泽的座位上,总是贴着很多的纸条,写着周计划、落实计划的步骤等,这个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多年以后,当看到堂姐如愿飞天,堂妹哽咽落泪,堂姐一直的努力没有白费。

王浩泽的学习成绩优异,特别是数理化,尤其是物理,每次都是年级第一。

物理老师温占春非常得意这个学生,不止一次对王浩泽叔叔说: “你这个侄女是个有潜力的人,将来一定会有发展。”

不得不说,温老师真是慧眼识珠呢。

除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王浩泽还有一项技,能到现在还被老师同学津津乐道。

那就是王浩泽左右手都可以写字,老师说她做题做累了,就会换一只手写。

最绝的是,王浩泽可以像《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一样,左右手同时写字,而且是写不一样的字。

王浩泽同学杨英楠:“这二十多年来我没见过其他人有这个能力。”

2005年,王浩泽以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唐山一中,上高中后就住校了,但只要放假回家,王浩泽都会去看叔叔,而叔叔每次也会准备一些好吃的,让侄女带去学校。

2008年,18岁的王浩泽顺利考入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

大学期间,王浩泽入了党,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并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

王浩泽不是那种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她喜欢跑步 ,上小学和初中时,经常能看到母亲陪她一起跑步、锻炼,这也造就了王浩泽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为她日后成为一名航天员打下了良好基础。

大学期间,王浩泽参加了校田径队,班主任郑晓红教授回忆说:王浩泽的运动天赋挺高的,曾代表学校参加省运会并获得冠军,省大运会中长跑项目获得3块金牌。

2012年,王浩泽以年级第一保送东南大学研究生,师从顾璠攻读热能工程研究生,主攻等离子体爆震。

太难了!王浩泽研究的课题方向是她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就连喜欢钻研的王浩泽有时也难免气馁。

一次,王浩泽忍不住跟导师吐槽课题太难了,自己以后并不打算搞科研。

顾璠教授的回答语重心长: “我不指望你以后一定要搞科研,但你要保持认真做事的习惯。如果你现在因为不喜欢就不认真去做,以后当你遇到喜欢的事时,也许就没有认真做事的习惯了。”

导师的话让王浩泽脸发烫,王浩泽本就是一个自律努力的人,此后,她对自己要求更严了。

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王浩泽进入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从事新型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任务。

无论是方程式,参数,还是运算逻辑……研究新型发动机,对王浩泽而言,这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全新领域,如天书一般,充满挑战。

像闯关的无畏勇士,关关难过关关过,王浩泽沉下心来享受这个闯关打怪的过程,每攻克一个未知问题,她都很有成就感。

凭着这股劲,入职仅半年,初出茅庐的王浩泽就让专家刮目相看!

她设计的作品就得了知名专家的认可,两年后,王浩泽被提升为系统总体设计师。

2018年9月,国家开始选拔第三批航天员,王浩泽报了名,离她从小就向往的太空更近了一步。

经过层层严格选拔,2020年9月,王浩泽有幸成为了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之一,也是第三批航天员队伍里的唯一女性航天员。

成为宇航员的第一天,王浩泽就在日记本里写道: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成为一名航天员,我是幸运的。同时,能够将个人价值和祖国需要相结合——为国出征,我更是幸福的。”

出舱程序训练、失重水槽模拟训练……太空神秘美丽,太空也凶险莫测。

为了确保航天员能安全往返天地,航天员大队的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地学习和训练,这对身体和精神是双重的磨砺。

王浩泽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就对自己的训练的松懈一分。

48小时沙漠野外生存训练、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海上训练……王浩泽巾帼不让须眉,成为大家公认的“拼命三娘”。

比如第一次做离心机训练,短短几十秒6个G的负荷,王浩泽肺部像撕裂了一样,呼吸困难,她难受极了!

此时,王泽浩的手里是握着警铃的,只要她按下,痛苦立马消失。

但王浩泽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有按,这个警铃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响过,没有航天员按过。

王泽浩不停告诉自己不能成为第一个按警铃的人,哪怕感觉下一秒就要死了……她挺过来了。

训练期间,刘洋、王亚平两位女宇航员通过微信、电话,和王浩泽分享了她们飞行太空的经验。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付出了很多,比如朱向东已经六七年没有回家了,而王浩泽这些年回家的次数也极少,虽然北京离栾平不远。

王浩泽今年34岁,对于宇航员来说,对于航天飞行工程师来说,她很年轻,可是对于一位未婚女青年来说,她已经属于“大龄”了。

其实早在2012年,读研一的王浩泽就谈了男朋友,可是为了航天事业,她几次推迟婚期,男友非常理解和支持她。

等明年四五月,王浩泽从太空凯旋归来,结婚的事情应该就会提上日程了吧。

王浩泽曾在在日记里写道: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人迹罕至的路,但是我爱这条路;如果它荆棘丛生,我们就披荆斩棘;如果它寂寞荒凉,我们就结伴前行!

因为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因为热爱,所以全力以赴,因为热爱,所以所向披靡!

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等着神十九凯旋归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