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以来即确定的王朝承统制,士大夫拥护,皇帝支持,背后又有皇后母族鼎立相助,理论上是最容易登顶的皇子,但纵观史上五百多位帝王,仅有二十几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登基的,比例不可谓高,原因为何?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一、秦朝(无)秦朝二世而亡,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嫡长子的。秦始皇一生未曾立后,扶苏仅是长子而非嫡子,而且从未被明确指定为继承人。这也是胡亥和赵高能够凭借沙丘之变顺利登顶的重要原因。
二、西汉(4位)西汉11帝,以嫡长子身份承继大统的仅有四位:
1、汉惠帝刘盈:刘邦与吕雉之子
其实刘邦一直有易储的想法,他最钟爱的是戚夫人所生的三子赵王刘如意,吕雉为了保住儿子的储位,甚至逼迫张良为其献计,请出了商山四皓,刘盈之所以能够登基得益于母后的强势以及丰沛功臣集团的支持。
2、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与皇后窦猗房之子
刘恒是在诸吕之乱中以外藩的身份入继大统的,所以格外重视宗法礼教,刘启不仅是嫡长子(代王后所生四子早夭,窦氏是后立的),还颇得刘恒喜爱,即便发生了弈棋事件误杀刘濞之子,也未动摇其储君地位。
3、汉元帝刘奭:汉宣帝刘询与皇后许平君之子
刘奭之所以能够登基,一是得益于他的嫡长子身份(除掉霍氏后,刘询立无子且谨小慎微的王婕妤为后,抚养刘奭),二是汉宣帝故剑情深。实际上刘询对刘奭是甚为不满的。
宣帝作为史上唯一一位遭受牢狱之灾,又能拨乱反正拿回皇权的皇帝,是信奉“霸道之术”的,而太子刘奭却是“柔仁好儒”,动不动就谏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为此刘询大发感慨:“乱我家者,太子也!”甚至有意以“明察好法”的次子刘钦来更易储位,只是因为怀念亡妻许平君,才最终没有废长立幼。
4、汉成帝刘骜:刘奭与皇后王政君之子
刘骜承位得益于有一个心计颇深,手腕高明的母亲。王政君小门小户,且克死过两任丈夫,入宫后只是王皇后跟前的一名宫女,当时刘奭因宠妾司马良娣病逝处于空窗期,王政君才乘虚而入,成功诞下皇长孙刘奭,并在三年后上位皇后。
刘奭的出生就是一个意外,刘骜对王政君也没有多少感情,所以母子二人的境遇非常不堪,特别是在傅昭仪诞下皇子后,刘奭一度想废了刘骜,以爱妃之子代之。多亏王政君说动了给事中史丹,让他力保刘奭娶了元帝生母许氏家的女儿为太子妃,才拖到了元帝去世。
三、东汉(2位)东汉13帝,仅有两位是嫡长子顺位继承。
1、汉明帝刘庄:刘秀与阴丽华之子
其实刘彊才是东汉的开国太子,但刘秀废郭圣通立阴丽华,四子刘庄才上位成为嫡长子。
“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是刘秀未发迹前就立下的志向,他与郭圣通的结合完全是一桩政治婚姻,是为了取得河北派支持下的委曲求全,所以在皇位稳定之后,就改立了发妻阴氏。
但一开始刘秀并未打算易储,刘彊不但当了十七年太子无过错,且非常贤明,是他多次请辞太子,刘秀推脱两年后,才勉强同意,也因此他受封的东海国有两郡之地,是东汉食邑最多的。
2、汉章帝刘炟:刘庄与贾贵人之子
严格意义上,刘炟既非长子亦非嫡子,他不仅有四位兄长在世,生母贾贵人也非位份最高,他之所以被立为太子,得益于他是马皇后养子,而明帝又对马氏宠爱有加。
马皇后是马援之小女,俭于内宫,侍太后极孝,且才情不俗,好诗词,通周易,也常能劝谏明帝,内外咸服,因此深得刘炟敬重。而她又无子,所以在收养刘炟之后,刘炟便以嫡子的身份被册为了太子。
东汉后宫干政盛行,外戚、宦官猖獗,皇帝大多又是壮年而逝,导致无嗣、傀儡之君不少,如窦氏控制的和帝,邓绥控制的殇帝、安帝,阎氏控制的少帝,梁氏控制的冲、质二帝,董卓控制的少帝等等。这种情况下,执政者自然优先选择那些年幼的、资质差的为嗣君,以嫡长子继位的自然就少之又少了。
四、两晋(3位)1、晋惠帝司马衷:司马炎与武元皇后杨艳之子
司马衷之愚天下皆知,但司马炎伉俪情深,杨艳临终时让他立堂妹杨芷为后,他照办,让他不要废儿子,他犹豫再三,找了各种理由最终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傻儿子,结果导致天下大乱。
2、晋成帝司马衍:晋明帝司马绍与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子
司马绍死的早,长子司马衍也仅有五岁,临朝听政的庾文君选大儿(还有一子司马裒四岁)很正常。
3、晋穆帝司马聃:晋康帝司马岳与康献皇后褚蒜子之子
司马聃是司马岳唯一的儿子,生母又是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不选他选谁,更何况他当时仅有两岁,也符合执政者选嗣君的标准。
五、隋朝(无)杨广是嫡次子,杨勇被废后他算嫡长子吗?不过,以他的手腕即便不是嫡长子,储位也应该是他的。
六、唐朝(5位)唐朝比较奇葩,前期都不是嫡长子继承,李世民开创了逼皇帝逊位为太上皇的先例,后辈有样学样,李显凭五王政变上位,李隆基以唐隆政变承嗣,李亨则是借马嵬兵变登基,后期藩镇割据,宦官秉政,却开创了嫡长子继承的新纪元。
唐代宗李豫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却不是嫡子,他的生母吴氏仅是一名宫人,且死的早。他是因为战乱才有机会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为避免武将做大,安史之乱时一般都有成年皇子出任),成为最终问鼎皇位的胜利者,李亨的嫡长子其实是与张皇后所生的第十三子李侗。吴氏的章敬皇后也是在李豫登基后追封的。
1、唐德宗李适,唐代宗李豫与皇后沈珍珠之子
与李豫差不多,李适也曾担任过天下兵马大元帅,并且还因平乱有功,与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一起被赐铁券、画形凌烟阁,再加上他的嫡长子身份,继位顺理成章。
2、唐顺宗李诵:李适与昭德皇后王氏之子
李诵当了26年太子,是史上居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且地位稳固,德宗虽有亲子九人,却从未有更立太子的打算,暮年还主动禅位,自己去当太上皇,李诵最终修成正果,虽然皇帝只当了八个月。
3、唐宪宗李纯:李诵与庄宪皇后王氏之子
李纯的母族关系颇为奇特,他生母王氏原本是代宗的才人,与他的父亲都隔了两辈,他还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李适收为养子(其中是否有猫腻不得而知),不过他却是深得祖父喜爱,“第三天子”的轶事即出于此。
由于李诵身体不好,在“二王八司马事件”中被宦官匆匆赶下台,根本未来得及立后,王氏才在宪宗被拥立后被册为太上皇后,李纯才有了嫡长子之名。
4、唐敬宗李湛:唐穆宗李恒与恭僖皇后王氏之子
从宪宗开始,其后的唐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除了敬宗李湛。
穆宗李恒由梁守谦拥立;文宗李昂由王守澄拥立;武宗李炎由仇士良拥立;宣宗李忱由马元贽拥立;懿宗李漼由王宗实拥立;昭宗李晔由杨复恭拥立;唐哀帝由朱温指示宦官蒋玄晖拥立。
但李湛却毫不珍惜这难得的权柄,他沉迷于蹴鞠和打夜狐,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在位期间甚至引发了被世人引为笑谈的染工做殿事件,并最终为宦官刘克明所弑。
5、唐懿宗李漼:唐宣宗李忱与元昭皇后晁氏之子
李忱虽然号称小太宗,却没有李世民的狠辣和果决,他晚年也钟爱第四子夔王李滋,欲立为太子,却因李漼嫡长,久拖不决,结果还未等他咽气,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和副使丌元实就矫诏立李漼为太子,在灵前继位。结果就是李漼骄逸残暴,官民结怨,起义纷起,最终彻底动摇了李唐皇朝的统治根基。
七、两宋(3位)理论上讲,两宋是文官政治,士大夫掌握话语权,嫡长子承嗣应该很多才对,然而事实却是两宋18帝,仅有3位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至于原因则是宋帝太不能生了。宋真宗仅有一子,还是以狸猫相换才活下来的,仁宗子女不少,但不是早夭就是没一个带把的,徽宗竟然是实行王安石变法的神宗之子,你能相信?南宋就更不用说了,赵构无子,宁宗无子,理宗无子……
1、宋神宗赵顼:英宗赵曙与圣烈皇后高滔滔之子
英宗有四子,皆是高氏所生,其中三子早夭,四子年幼(11岁),最长的赵曙也只有19,继位顺理成章。
2、宋钦宗赵桓,徽宗赵佶与皇后王氏之子
赵桓继位并不是因为他是嫡长子,而是因为徽宗急于逃跑。
赵佶是宋帝中的异数,特能生,共有子32,在“北狩”期间还生了14个子女,与赵构在惊吓中失去能力相比,可见心态才是多子多福的关键。
赵桓虽是嫡长子,却不得赵佶所爱,赵佶心中的最佳人选是与他“趣尚一同”的三子赵楷,赵楷无论是性情还是爱好都与其相近,宋人赞他:“学造渊深”、“花鸟便画,克肖圣艺。”
而反观赵桓几乎完全反着来,徽宗倜傥,他拘谨;徽宗多才,他“声技音乐一无所好”;徽宗好道教,他好佛;徽宗奢欲,他在东宫却有“恭俭”之名。
所以,徽宗一直有易储的心思,除了不时敲打长子外,还积极为三子造势。政和六年,年仅15的赵楷就被封为太傅、开府仪同三司;八年,又迁荆南、宁江军节度使,进封郓王;宣和四年再进镇南军节度使,镇剑南西川洪州。数年之内,就将各地的重要职司干了一遍,且还都是军职,赵楷也是北宋一朝军权最重的亲王。
赵佶已经为易储做足了准备,就差临门一脚,然而这时却发生了金兵围开封事件。
赵佶为了逃跑方便,便将锅甩给了赵桓,赵桓也“不负所望”,坚辞不受,最后在内侍们的生拉硬拽下才完成了继位仪式,据说他继位时都是昏迷的(哭晕的)。
3、宋宁宗赵扩: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之子
赵扩是光宗次子,却是嫡长子。宁宗不孝,群臣厌弃,趁孝宗大宾之日,拥立赵扩登基。李凤娘是悍后,宁宗与孝宗不睦就有她一份“功劳”,太皇太后吴氏未必有多愿让其子登基,却没有选择,因为光宗的四个儿子只有赵扩在世。
八、元朝(1位)元朝以铁骑入主中原,不慕汉族文化,执行的并非嫡长子继承,而是凭武力大小+忽里台大会。
忽必烈汉化最深,一开始也倾向于嫡长子继承,但在太子真金死后,他就依据个人喜好将皇太子宝印授予了真金第三子铁穆耳,真金的嫡长子甘麻剌作为嫡长孙反而被排除在外,为后世诸子争位埋下了隐患。
元成宗铁穆耳无嗣,也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死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的第二子海山,联合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胜利后,双方又各有势力和支持者,差一点再次大打出手,在大臣们的斡旋下,双方才达成了妥协——海山先继位,爱育黎拔力八达则作为皇太弟兄终弟及。
另外,双方还约定,力八达死后,由海山的长子承位。
但爱育黎拔力八达作为元仁宗去世后,却没有按照约定传给海山之子,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嫡长子硕德,是为元英宗,这也是元朝历史上唯一一次父死子继的皇位传递。
而真金长子甘麻剌一脉在皇位中出现,是在元英宗被弑后,甘麻剌的次子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元朝第六帝,是为泰定帝。
可以看出,元代的皇位继承制和汉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完全不同,他们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继承人制度——即宗室之人皆可称帝,谁拳头大谁就说了算。
父死子继都难,更不用说嫡长子继承了。
九、明朝(6位)1、明仁宗朱高炽:朱棣与徐皇后之子
朱高炽是明朝历史上最有存在感,最有权势的皇太子,《明实录》中以他之名出现的“皇太子”有573次,“皇太子令”有43次,“皇太子谕”也有7次,远远超过了朱标。他以残疾之身,不肖朱棣之名,在位十月却有文治之功,绝非只是因为他嫡长子的身份。
2、明宣宗朱瞻基:朱高炽与张皇后之子
嫡长子,又是好圣孙,朱瞻基不登基天理难容。
3、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与孙皇后之子
朱瞻基仅有两子,嫡长子朱祁镇与庶次子朱祁钰,选择本就少,又英年早逝,三杨辅政,自然是根正苗红的朱祁镇登基。
4、明武宗朱厚照:孝宗朱祐樘与皇后张氏之子
朱祐樘奉行一夫一妻制,老婆少,子女自然也少,他两子一女,次子和长女皆早夭,即便朱厚照再顽劣,不选他选又能选谁?
5、明光宗朱常洛:万历与皇后王氏之子
为了立自己心爱的郑氏之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整整与臣子打了十五年擂台(国本之争),但还是拗不过太后以及那一帮不怕死文臣的坚持,将长子朱常洛立为太子。
但他咽不下这口气,此后不仅罢工二十年,还将朱常洛生母关在幽宫,不许儿孙见面,王氏为此哭瞎了双眼,最后也没有晋位皇后(朱由校出生时,万历不情愿的加封她为贵妃),临死才经太子苦苦求肯,母子见了一面。
万历一直没有立后,朱常洛只能算是长子。想不明白,群臣坚持的理由是什么,无嫡立长?还是就为与皇帝争一口气?
6、明熹宗朱由校:朱常洛与皇后王氏之子
朱常洛的生母地位也不高,是侍女出身,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朱常洛对她倒真不错,可惜她福薄,万历四十七年就死了,为了不让儿子受欺,朱常洛让最宠爱的李氏抚养朱由校。
万历四十八年,朱常洛继位,李氏得宠,唆使皇帝立自己为后。礼部侍郎孙如游说两宫太后,借口待大行皇帝葬礼完毕再行立后,结果一个月后光宗驾崩,李氏非但没有当上皇后,还被杨涟、左光斗等人移出了乾清宫,养子朱由校也开始与她不和。
十、清朝(1位)满清执行的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其他三种制度,顺治以前是汗位推选制,康熙、雍正实行的是诏旨指定制,乾隆以后则是秘密建储制。清之一朝符合嫡长子继承的也就道光帝一人。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嘉庆帝颙琰与皇后喜塔拉氏之子。
但他只是恰好符合了嫡长子身份,执行的其实还是密建皇储制,从嘉庆四年,嘉庆帝亲自写上旻宁名字,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到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病重去世,旻宁都是亲王而非太子。
汇总来说,中国封建王朝主张嫡长子继承制,却比例不高的原因(大体也就二十分之一的样子),主要有三点:其一,太子作为未来的储君天生与帝王站在对立面,嫡长子一般又是母族强悍,自然待不长。其二,皇后作为帝王的正妻,一般却不受宠,即便开始受宠,但随着年岁见长,皇帝也会喜新厌旧,自然连带着不待见嫡子。其三,后宫干政、权臣专权也不会选择年长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