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因意外牺牲在东北战场的高级将领,都是上将的级别

深更读过去 2024-05-27 20:21:28

抗战胜利后,中国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即使签了协议,老蒋也是明里一套背里一套,抓紧安排部署兵力,抢占胜利果实,在东北也是不断增兵,内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有战争就会有伤亡,中国为了赶走日本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的代价,同样,为了真正实现和平,也付出了太多。解放战场上,解放军一个个前赴后继,就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这一天,英勇献身。其中我军有两位高级将领,倒在了胜利前夕。

第一位是卢冬生

卢冬生是湖南人,因为给陈赓家放过牛,所以和陈赓自幼相识,两人也是发小。后来陈赓前去参加革命,也让卢冬生颇受影响。

17岁的时候,卢冬生到衡阳唐生智的部队当兵,还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武汉,两人再次相遇,卢冬生便担任了他的副官。他们还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此后因为陈赓受伤,卢冬生只好背着陈赓四处求医,并辗转和他去了上海。

随后,陈赓留在上海,而卢冬生成为了贺老总的部下,跟着他去了湘西,也是在这里,卢冬生先后担任了红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将领,成为贺龙麾下的爱将。

抗战开始后,卢冬生被任命为358旅旅长。而陈赓是386旅的旅长,可见卢冬生进步还是非常大的。

1938年2月,组织安排卢冬生前往苏联养伤,后又进入伏龙芝陆军大学进修,苏德战争爆发后,被派往远东地区,担任苏联红军军官。

抗战胜利后,卢冬生回到了国内,被任命为了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副司令员。

当时在东北有大量的苏联红军,他们在东北横行霸道,苏军纪律也比较松散,当街入室抢劫等是家常便饭。

1945年12月14日的晚上,卢冬生因有事外出,当他走在哈尔滨大街上时,遇到几个苏军士兵正在拦路抢劫,他用俄语训斥了这两名士兵,结果苏联士兵直接开了枪,卢冬生当场遇害,时年37岁。

如果卢冬生没有遇害,那么按照他的资历和贡献,至少授予上将军衔。如果从平衡角度看,他甚至比许光达更有代表性,因此大将也是可能的。

第二位就是朱瑞

朱瑞早年间曾在广东大学学习,是高学历人才,还曾赴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过炮兵技术,期间入了党。

回国后在部队负责政治工作,曾先后担任红一军团、红一、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朱瑞担任了北方局的军委书记,也曾从事对国民党军将领的统战工作。后来参与创建了晋冀豫抗日革命根据地,同时创办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培养了一批抗日军政干部。

随后,他又与司令员徐向前赴山东,统一指挥在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八路军部队,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回到延安后,朱瑞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从事建设炮兵的工作,于是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从此他也与炮兵有了不解之缘,也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之父”。

抗战胜利后,他去了东北,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炮校校长。一直到在辽沈战役前,共培养了两千多名炮兵干部。后来,他又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

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期间,朱瑞外出探查军情时不幸踩中地雷,壮烈牺牲。同时,他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

朱瑞在红军时期的资历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其贡献授予上将是肯定的,甚至都有可能角逐一下大将军衔。

卢冬生和朱瑞两位将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尽管他们没有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但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老百姓也是如此。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