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主席像画师王国栋:不计名利不贪荣华,17套房产尽捐国家
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那幅庄严肃穆的主席画像默默注视着往来的游人。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那温暖而睿智的目光似乎总能与你对视。这幅画像自1967年起就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很少有人知道,这幅传世之作背后还藏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它的创作者王国栋,出身北京名门望族,本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不仅将自己的所有心血倾注于这幅画像的创作,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将获赠的17套房产全部捐献给国家。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位艺术家做出如此选择?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
一、少年立志:从商业世家到艺术追求
1931年,王国栋出生在北京一个殷实的商业世家。他的祖父是北京著名的"砂锅居"创始人之一,家族在京城商界颇有名望。"砂锅居"创建于清末,以其独特的砂锅炖汤闻名京城,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北京城内最负盛名的老字号之一。
王国栋自幼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砂锅居每天迎来送往的都是达官显贵,店铺的生意蒸蒸日上。按照家族的传统,作为长子的王国栋理应继承这份家业。然而,年幼的王国栋却对家族生意毫无兴趣。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店铺后院的小房间里,用炭笔在纸上涂涂画画。
1939年的一天,八岁的王国栋正在店铺后院画画,偶然被一位来店里用餐的画家看到。这位画家被他的画作所吸引,认为孩子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建议王国栋的父亲让孩子系统地学习绘画。这个偶然的机遇,为王国栋打开了艺术的大门。
与当时大多数重视传统、要求子承父业的商业世家不同,王国栋的父母对儿子的艺术追求表现出了难得的开明与支持。他们不仅没有强迫王国栋继承家业,反而主动为他联系了北京城内最好的画馆,让他跟随名师学习。
在画馆学习期间,王国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专注和努力。每天清晨,他都是画馆第一个到达的学生,晚上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即使在寒冬腊月,他也坚持練习写生,经常冻得双手发紫仍不愿意停下画笔。画馆的老师们都说,从未见过如此刻苦的学生。
1949年,十八岁的王国栋考入北京艺术学院。在校期间,他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油画、国画等多种绘画技法,还专门研究了人物肖像画的创作技巧。大学四年,王国栋的作品多次在校内展览中获奖,他的绘画才能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
1953年大学毕业后,因为出色的表现,王国栋被分配到北京美术公司工作。这是当时北京最重要的美术创作机构之一。在这里,他开始接触更多的创作任务,绘画技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王国栋的生活轨迹就这样完全偏离了家族预设的方向。当年那个在砂锅居后院画画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美术工作者。这个选择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更为后来那幅传世的天安门城楼画像埋下了伏笔。
二、艰辛创作:数十次修改只为完美呈现
1967年春,北京美术公司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天安门城楼创作新的主席画像。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当时已在肖像画创作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王国栋。
接到任务后,王国栋立即着手准备工作。首先是画布的选择和处理,考虑到天安门城楼的特殊环境,画布必须能够经受住风吹日晒雨淋的考验。他选用了特制的双层加厚帆布,并对画布进行了特殊的防水处理。光是这个准备工作就花费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创作过程异常严谨。王国栋首先收集了大量的照片资料,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为了确保画像的精确性,他甚至用尺子测量照片中主席面部各个部位的比例。在正式动笔之前,他已经在草图上进行了上百次的练习和修改。
创作期间,王国栋几乎住在了工作室里。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工作,经常画到深夜。由于画作尺寸巨大,他需要借助脚手架才能够得着画布的上半部分。有时为了修改一个细微的笔触,他要在脚手架上来回移动几十次。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色彩的调配过程。为了找到最合适的肤色,王国栋反复调试了数百次颜色。他坚持使用传统的油画颜料,每种颜色都要经过细致的调配才能使用。有时为了调出一个特定的色调,他能花费整整一天的时间。
画像的第一稿完成后,王国栋并不满意。他认为画中的表情还不够自然,于是主动提出重新创作。就这样,他先后完成了六幅完整的画作。每一幅都耗时数月,每一幅都力求突破前一幅的不足。
在创作过程中,王国栋特别注意光线对画像效果的影响。他多次在不同时间段登上天安门城楼,观察阳光照射时画面的明暗变化。为了确保在任何光线条件下都能呈现最佳效果,他在调色时特意考虑了这一因素。
创作期间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由于画作体积庞大,运送和安装都是极大的挑战。每次需要更换画像时,都要选择在深夜进行,避免影响广场的正常秩序。王国栋总是坚持亲自到场指导,确保画像安装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最终定稿的这幅画像,是王国栋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完成的。这期间,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甚至错过了自己孩子的婚礼。但他始终专注于创作,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这幅画像成功地捕捉到了一个温和而坚定的神态,既庄重又亲切,无论是表情、光影还是用色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它不仅是一幅肖像画,更是凝聚了一位艺术家毕生心血的杰作。这幅画像的成功,标志着王国栋艺术生涯的巅峰,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默默坚守:四十年如一日守护城楼画像
1967年画像首次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后,王国栋的工作并未结束。他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画像日常维护的重任。从此,每年清明节前后和国庆节前后,都会看到他带领团队爬上城楼,仔细检查画像的状况。
维护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北京的气候特点是春季多风沙,夏季暴雨频繁,冬季寒冷干燥。这些天气变化都会对画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王国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维护制度。
每次检查时,他都会带着特制的工具,从画布的纹理到颜料的附着程度,再到画框的紧固状态,都要逐一查看。检查过程通常需要持续数小时,有时甚至要工作到深夜。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他也坚持徒手触摸画布,因为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感受到画布的状态。
1972年的一个夏夜,北京突降暴雨。王国栋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天安门。当时的工具和设备都很简陋,他们只能用油布临时遮挡,防止雨水直接冲刷画面。那一夜,他在城楼上守候到天明,直到确认画像安然无恙才离开。
为了更好地保护画像,王国栋开始研究防护技术。他走访了多位材料专家,查阅大量资料,最终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保护涂层。这种涂层不仅能够抵御风雨,还能保持画面的细腻效果。这项技术后来成为了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参考。
1980年代初,有关部门提出要更换新的画像。王国栋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只要维护得当,现有的画像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为了证实这一点,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检测,最终用详实的数据说服了各方。
随着年龄增长,爬上城楼对王国栋来说越来越困难。到了1990年代,他的腿脚已经不太灵便,但每次检查时他依然坚持亲自上阵。团队成员多次劝他在下面指导就好,他总是摇头说:"画像的情况必须亲眼看到才放心。"
期间也有一些感人的细节。每次检查结束后,王国栋都会详细记录当天的天气状况、画像状态以及处理方法。这些记录本已经积累了几十本,成为了一份珍贵的技术档案。他还专门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维护人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悉心传授给他们。
2002年,已经71岁的王国栋终于退休。但他并未完全放下这项工作,而是继续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画像的保护工作。每当遇到重要的维护决策,团队仍会征求他的意见。
四十年来,王国栋对画像的守护从未间断。这期间,他曾多次收到其他单位的邀请,开出优厚的待遇,但都被他婉拒。他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的就是确保这幅具有特殊意义的画像能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四、无偿捐献:17套房产的特殊"归宿"
1985年,王国栋家族的老字号"砂锅居"迎来了重要转折。当时的北京市政府决定对历史悠久的老字号进行补偿,作为砂锅居创始人之一的后人,王国栋获得了17套房产的补偿。这些房产分布在北京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值估算已达数百万元。
这笔数额巨大的补偿到手后,王国栋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全部17套房产无偿捐献给国家。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1980年代中期,私人产权意识正在觉醒,绝大多数人都在争取更多的个人财产权益。
捐献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是家族内部的反对声音。作为家族的长子,王国栋对这些房产具有完全的处置权,但其他家族成员认为这些是家族几代人的心血,不应该轻易舍弃。面对质疑,王国栋召开了家族会议,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1986年春天,捐献手续正式办理。当时的场景令人难忘:在北京市房产管理局,王国栋带着一摞厚厚的房产证书,一一在捐献文件上签字。工作人员后来回忆说,整个过程中王国栋的动作都很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这17套房产的位置都十分优越。其中包括王府井大街上的3套商铺,地安门附近的5套四合院,以及东直门外的9套民居。按照当时的规划,这些房产将被用于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其中的部分四合院后来改建成了社区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捐献完成后,王国栋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和妻子继续住在单位分配的六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甚至在2000年房改时期,当其他人都在争相购买公房时,他也没有参与,而是选择继续租住原来的房子。
这一决定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要放弃如此可观的财产。一些媒体专门采访了王国栋,但他总是简单地表示:"这些房产原本就是国家的财产,现在物归原主很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捐献过程中,王国栋特别注明这些房产必须用于公益事业。他还主动协助相关部门制定了房产使用规划,确保每一处房产都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2008年,其中一处位于地安门的四合院改建成了社区文化站,成为周边居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当路过这里,王国栋都会驻足观看居民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房产的新用途,印证了他当初捐献决定的价值。
这些房产的总价值随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攀升。到2010年时,仅王府井的3套商铺就已价值数千万元。但王国栋从未对这个决定表示过后悔,他依然过着简单的生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和画像维护工作中。
五、艺术传承:倾力培养青年画家接班人
2000年初,已近古稀之年的王国栋开始着手培养接班人。他深知肖像画创作和维护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在技艺传承上未雨绸缪。经过严格筛选,他最终从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中选出了十名优秀毕业生,组建了专门的培训班。
培训工作从最基础的画材认识开始。王国栋将自己数十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特别强调画布的选择和处理技术,让学生们亲手操作,从选材、打磨到防潮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格把控。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要领,他甚至自费购置了各类画材,供学生们反复练习。
技法传授是培训的重点。王国栋创立了独特的"三步教学法":首先是临摹练习,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人物五官的比例关系;其次是光影处理,着重训练不同光线下的明暗对比;最后是色彩调配,教授如何调制出最适合的肤色。每个阶段都设置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2001年夏天,培训班迎来了第一次重要实践。王国栋带领学生们登上天安门城楼,实地观察画像在不同时段、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效果。他详细讲解了画像的悬挂位置、角度以及城楼建筑结构对画面效果的影响。这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们对创作要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培训过程中,王国栋特别注重技艺创新。他鼓励学生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表现方式。2002年,他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创作实验,尝试使用新型颜料材料,研究其在大型画作中的应用可能。这次实验的成果后来被应用到画像的维护工作中。
为了确保技艺传承的连续性,王国栋建立了详细的技术档案。他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笔记、维护记录以及各种技术改进方案都整理成册,并配以大量的手绘示意图,方便后人查阅和学习。这些资料后来成为了培训新人的重要教材。
2003年,第一批培训学员完成学习。王国栋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包括创作技法、材料处理、保护维护等多个方面。最终有三名学员被选中,正式加入到画像创作和维护的工作团队中。
培训工作一直持续到2005年。在这期间,王国栋始终保持着严格的教学态度。即便是在生病期间,他也坚持每周到工作室指导学生。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责任心。"
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掌握要领,王国栋还特别设计了一系列实践课程。他带领学生们参观各地的美术馆和画院,研究不同画家的创作技法。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文化修养,要求他们广泛阅读艺术史料和相关文献。
到2006年,王国栋培养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承担画像的日常维护工作。这些年轻人不仅继承了他的技艺,更传承了他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在他们的努力下,天安门城楼的画像维护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保持了较高的专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