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夸夸于东来:为什么别的公司学不成胖东来?

肆点和肆点 2024-11-11 02:34:39

我来夸夸于东来:为什么别的公司学不成胖东来?

有一个提问:是什么原因让胖东来独一家,而别的公司学不来?

网友们从很多方面做了回答,有一点大部分人都没谈到,有些人谈到一些,但我觉得说的不够细致。

简单逻辑,胖东来的这些管理,规章,甚至包括给员工充足的福利,都可以学,但是,为什么其他企业就学不会?

因为绝大部分老板学不会于东来的心性——形似而神不似。

在众多回答中,有一个留言:

因为孩子折腾,反而让于东来想开了。

事实如何,个人不了解。从这个言论,我们能感受到:于东来的心性。

一 于东来的心性为何?

从这个图,我们看于东来的经营理念的变化:从真品,到创造财富,到公平,到自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于东来,1966年出生,2019年,53岁。

他比孔子还早十多年,就一定程度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许昌最知名的“该溜子”于东来:

这是吃喝玩乐的普通市民于东来:

这是失业吃“低保”的于东来:

这是不想上班的于东来:

这是企业吉祥物的于东来:

这是企业福利官的于东来:

这是“知心网红”的于东来:

这是企业创始人的于东来:

这是行业大佬的于东来:

这是不忘初心的于东来:

二 怎么理解“从心所欲,不逾矩!”?

财富比于东来多的人不少,而能像于东来这样在公众面前活的这么人间烟火气的不多。

在我的认知里面:

新东方的俞敏洪;

华为的任正非;

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梳理下对于这三位企业家的感受,很大一个共同点,个人的总结是:真诚!

真诚与“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什么必然性吗?

回到:心性两个字。

《中庸》的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许多企业家,找不到自己的“性”,更谈不上“率性”。

利——找不到自己,沉迷物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所以对财富的渴望、需求,变成了无底洞般的贪婪;不管怎么讲理想,讲企业精神,其实,不管怎么伪装,都掩盖不了对财富数字几何增长的贪婪——一串不断增长的数字是他最好的安全感。

名——找不到自己,他,需要不断用外界的“肯定”,来包装自己——需要下属的阿谀奉承,需要光鲜亮丽的名头,需要社会大众的羡慕、嫉妒;他需要踩在芸芸众生之上——他才能肯定他存在的意义。

情——找不到自己,他,需要子女,族亲等的血脉,需要同学、同事、同伙。。。这样一张张以利益为交织,以感情为纽带的人情网,才能证明,生命的意义。

子曰:过犹不及。

但是,人总是向外求,很少向内求。

于是,总是迷茫在外界五光十色的世界,越发看不到“自己”。

回到前面,再总结不同角色里的于东来:

第一 做自己,随兴而起,不设自我约束,又不逾越法规道德;

第二 做企业管理,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根基,以客户需求为标准,以供应商为伙伴————企业经营提倡多赢而不是零和博弈,赢者通吃;

第三 做公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分享个人感悟,为青年答疑解惑,为同行出谋划策,为公益事业出人出钱出力;

从心所欲,不逾矩!

作为企业,胖东来很多东西可以学,但最终常常“形似而神不似”。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企业家,学不来于东来的心性:他们常常因为对于利、明、情的“执念”,让他的团队成员有了“可乘之机”。

所有的政策,刚开始或许还原汁原味,久了,就难免“照猫画虎”“张冠李戴”。。。

因为,企业家自己的心性不足,而于东来是初心不变,花了20多年的磨炼,修得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心性。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