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还是历史,刘备真的在夷陵之战中连营七百里了吗?他因何失败

茉莉花开满庭院 2024-12-11 15:06:11

说刘备连营七百里的是魏文帝曹丕。

《三国志 文帝纪》: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曹丕听说刘备率军东征,围栅栏连接营寨七百多里,对群臣说:

刘备不懂军事,哪里有用七百里的营寨来抵抗敌军的呢?在草木丛生、地势高旷或低洼潮湿的地方安营扎寨,必然被敌方所击败,这是用兵的大忌。孙权的胜利的奏章马上就要到了。

七天后,孙权打败刘备的奏书果然到了。

曹丕说刘备不懂军事

从这段话来说,似乎曹丕才是用兵如神的军事家,刘备连基本的军事常识都不懂,但从两人的经历来看,刘备打了一辈子仗,再不懂军事也不至于基本常识都不懂,相反曹丕却是一仗没打过。

那么曹丕说的对吗?来看看其他人的传记是怎么说的。

《三国志 陆逊传》: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刘备从巫峡(今重庆巫山境内的长江三峡之一)、建平(今重庆巫山北)一直至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宜都县北)边界,连接扎营几十座。

《三国志 吴主传》: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

孙权的传记中则明确记载:蜀军分占据险要之地,前后驻扎了五十多个兵营。

《资治通鉴》: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资治通鉴》也有同样的记载,也是说蜀汉从巫峡、巫山一直到夷陵边界,扎营几十座,与《陆逊传》的记载基本一致。

按史书记载来看,刘备的确连营

因此可以断定,刘备确实是连营几十座,但是从地理距离来看,重庆巫山到湖北宜都的距离是250公里,也就是500里。

汉代的里与现代不一样,大概是现在的0.83倍,现在的距离是500里,除以0.83等于602里,曹丕说连营七百里,也是不准确的,只能说这个大概的数字,曹丕只是估计着说的,或者这个七百里就不是准确数值,而是一个表示很多的相对数值。

陆逊在上书孙权分析夷陵之战军情的时候,也提到了刘备深入吴境五六百里,对峙七八个月,说明这个距离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刘备在长达500里的路上扎了50座营寨,平均每10里路一座营寨,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营寨是起什么作用的?刘备真的在每一座营寨中分兵把守吗?

《三国志 文帝纪》: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关于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总兵力,孙权在上给曹丕的书中提到过,说刘备支党有四万人,有两三千匹,再加上五溪蛮夷沙摩轲的一万人,刘备联军总兵力是5万人。

夷陵之战

除了黄权驻扎在江北的军队全部投降曹魏之外,其余四万人在夷陵之战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在长达500里的路上设置了50座营寨,平均每座营寨只有800人,兵力严重分散。

很明显这不符合常理,史书同时记载了刘备在前线率领8000人埋伏在山谷中,另外派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但陆逊没有出战。

从这一记载来看,刘备在前线与陆逊的主力对峙的军队至少有1万人,那连营500里的50座营寨中能有多少人?平均下来还不到600人。

刘备打了一辈子仗,他再不懂军事,也不可能把所有兵力分散到50座营寨之中,一个营寨几百人,如此分兵,根本打不了仗,刘备虽然设置了营寨,但营寨中有多少军队还是个未知数。

刘备后来的逃亡过程中,有驿站的人把兵卒扔下的铠甲、铙钹,在隘口烧化以阻断追兵的道路,才让刘备顺利逃到永安。

刘备不是七百里连营,而是500里连营50座

这也说明刘备在打到夷陵之时,在沿途也修建的驿站,驿站是用业传递信息,那五百里连营50座是干什么的?

猜测有两个可能:

一是用来存放物资,有少量士兵把守。

二是用来控制当地的权力机构,这里本来属于蜀汉,后被东吴夺走,现在又刚从东吴手中抢过来,需要派人管理。

如果没有这些营寨,刘备的后方就不会稳定,从益州边界到夷陵前线,刘备肯定是用水军运输粮食与物资,营寨依水而建,就是一个个的仓库,曹丕以为这是刘备的兵营。

再来看看陆逊是如何击败刘备的。

陆逊在上给孙权的书中提到:本来最担心刘备水陆并进,现在刘备反而舍弃舟船而以步兵作战,到处安营相连,有办法击败他了。

陆逊击败刘备用的是火攻

因此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1、舍弃水军,放弃水陆并进,以步兵作战。

2、在密林中扎营。

其实刘备这些行为都是被陆逊逼出来的,刘备从221年7月开战,起初进展顺利,用了半年时间一路平推到夷陵,就攻不动了,然后对方就是对峙。

这大概率是陆逊的战略退却,他就是想利用夷陵这个地方来阻击刘备,夷陵这里地势险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自秭归以下,也就是夷陵这一段最为险峻。

陆逊要想利用天险来阻击刘备,刘备前进不得,挑战吴军,陆逊又不交战,刘备无奈,双方从冬天一直对峙到夏天,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宜昌的夏天是很热的,长江流域有几个火炉城市。

刘备原本是水陆并进与东吴对峙,炎热的夏天到来后,刘备的水军在长江的太阳之下暴晒受不了,因此放弃舟船到岸上扎营,岸上最凉快的就是森林中的小溪边,于是刘备的军队就在密林中扎营。

为了试探刘备,陆逊还出兵试探了一次,他故意派兵攻打蜀军的一处营寨,没有取得胜利,但陆逊已经想到用火攻的办法来对付刘备,刘备的军队在密林中扎林,一旦着火,就是火烧连营。

火烧连营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把火烧连营和七百里连营联想在一起,认为大火烧了七百里,这是不现实的,大火能烧一座山是可能存在,烧七百里得多长时间?

夷陵之战中,刘备的军队是全军覆没,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是刘备放弃了水军,陆逊可以利用水军绕到刘备军队的身后实行包围,所以刘备才损失惨重。

但是刘备在500里的路上建了50座营寨,如果每个营寨都要派兵包围的话,那东吴军队的工作量就太大了,东吴也必须分兵才能成建制消灭50座营寨的蜀军,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50座营寨,大概率驻军是很少的,刘备的主力仍然集中在夷陵前线与陆逊对峙。

从刘备失败的原因也能看出,并不是因为七百里连营而失败的,而是因为放弃了水军,同时在密林中扎营。这才是所谓的七百连营的真相,刘备的确有连营,但并没有分兵。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