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盛世,被汉文帝赏识,却难独善其身贾谊到底陷入了什么局?

平平无奇小军迷 2025-01-11 12:25:59

贾谊实乃生不逢时的天才,短短33年的一生,却在漫长西汉历史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既是著名政论家,又是文学大家,还是西汉文赋代表人物呢。在朝堂时,贾谊提出诸多超时代的政见,像重农抑商、推恩令、独尊儒术等政策,其源头都可追溯到他。无疑,他为汉武帝时社会革新指了方向、绘了蓝图,连伟大领袖都赞其“胸罗文章兵百万”,有王佐之才。

在那文景盛世之时,本应呈现出百花齐放、人皆能尽其才的繁荣景象。可令人疑惑的是,贾谊这样一位颇具才能的能臣,为何不但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反倒在方方面面都遭受着打击呢?这着实让人费解不已。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压根不存在所谓的怀才不遇情况。要知道,那些见多识广、善于识人的领导,对于下属究竟有多少本事、几斤几两,那可都是能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贾谊的才华,是举世公认的。既然如此,那为何他最终的结局会是那般悲惨呢?

细究起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贾谊做了太多带有创新性的事儿,这一番作为下来,他简直就如同一位改革家一般了。

改革之举,势必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格局,就如同触碰到他们的“奶酪”一般。汉文帝为贾谊提供了一个能够进行改革创新的平台,使得贾谊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卓越的才华,可与此同时,贾谊也被迫承受了与他自身身份极不相符的沉重压力。

贾谊作为改革家,最终沦为孤臣,这其实是其必然走向的结局。然而,他如此过早地如流星般陨落,实在是令人深感惋惜。

贾谊有着怎样的命运?这其中又揭示出何种职场逻辑呢?他在职场前行的道路,难道就必然会遍布荆棘而坎坷难行吗?是不是存在着能够让其情况得以改善的可能呢?

贾谊矫矫,弱冠登朝

洛阳是贾谊的出生地,他自幼天资聪慧,年纪尚小之时就已将六经等诸多古籍通读通颂,因而声名远扬。据说,文帝还在当代王之际,就听闻过贾谊的大名。不久后,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贾谊得以进入张苍门下继续深造。要知道,张苍可是战国时期儒家大师荀子的弟子,且著有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贾谊师从这样的人物,起点自然是不同寻常地高,真可谓是从小就顺风顺水、一路畅行。

之后,贾谊成功获得河南郡守吴公的赏识,得以进入其门下,协助吴公处理当地政务。在贾谊有力的辅佐之下,河南迅速在西汉时期的GDP考核中位列榜首。彼时西汉选官实行察举制,吴公因这突出政绩获文帝赞赏,便顺势把得力助手贾谊举荐给了文帝。

公元前180年,时年21岁的贾谊受到汉文帝的征召,得以入朝为官,被委以博士之职。“贾谊矫矫,弱冠登朝”,在当时朝廷的诸多博士当中,贾谊无疑是最为年轻的那一个,年纪轻轻便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了。

彼时,贾谊年纪轻轻便声名远扬,顺利踏入朝堂。他天赋极高,经典熟读于心,文章也写得极为出色。每当文帝让众人商议政事,那些善战却文略欠佳的老臣还未及开口,贾谊就能对答如流、妙语连珠。年仅21岁的他,已能精思撰写文章、连缀篇章,实乃智商卓绝的鸿儒典范。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贾谊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职场跃升,从博士一路火速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接连跨越了好几个级别。回顾他此前不过二十多年的人生,其职业生涯就如同坐上了火箭般迅猛,似乎他生来便注定要成为一位声名远扬的名人。

君王赏识,才堪大用

在文帝当政之时,皇权实则备受掣肘,处境可谓危机重重。一方面,朝廷内部那些军功卓著的老臣把控着实权,文帝匆忙登基,皇权根基尚浅不够稳固。另一方面,在朝廷之外,依据分封制度,同姓诸侯们于各地不断发展自身势力,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犹如养虎为患。再者,边境之处匈奴屡屡侵扰,着实令人头疼不已,文帝曾出兵进击匈奴,不想诸侯王竟趁机举兵闹事。就当时这般局势而言,显然攘外之前须得先安内才是。

彼时,文帝初登皇位,国家积贫积弱,民众生活水平偏低。在此情形下,民间弃农经商者渐多,甚至出现“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的状况。为此,贾谊率先献上《论积贮疏》,于其中明确提出“重农抑商”的主张,以期改善当时的局面。

贾谊所指出的“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这一情况,着实切中时弊,正合文帝心意。于是,文帝率先垂范,亲自下田劳作以激励农民。他全力推行重农抑商、轻徭薄赋之策,在文帝时期,国家由此积攒下诸多财富,民间生活也变得富足安逸,呈现出“海内殷富,兴于礼义”的繁荣景象。贾谊此建议为西汉初期奠定了丰厚根基,更为武帝时大汉的昌盛局面筑牢了坚实基石。

其次,在拥有财富之后,便需要去巩固手中的权力了。贾谊又一次精准洞察到诸侯王以及军功老臣权势极盛、一手遮天的弊病所在。于是,他先后向文帝进言,提出“列侯就国”以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两项主张。彼时的诸侯与军功老臣在朝廷里相互勾结,抱团成群,话语权极大。所谓“列侯就国”,便是要将诸侯遣返回他们各自的封地,以此来分化各股势力,进而再对其逐一进行打压。

大家都晓得,刘邦在位之时,自身威望那是相当高的,当时刚扶持起来的同姓王势力还比较弱,正好和异姓王相互制衡着权力,后来也就慢慢把异姓王的问题给解决了。可到了文帝时期呢,同姓王的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了,都发展成尾大不掉的态势了。从整个体系的运作来讲,各个同姓王所处的模式和朝廷挺相似的,都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征收徭役,然后就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有了各自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再说了,文帝能登上皇位,好像也没有特别过硬的理由。其他那些藩王心里就琢磨着:咱俩都姓刘,你有兵我也有兵,凭啥你能当皇帝而我就只能当个诸侯呢?所以,中央的权力和同姓王之间的矛盾就愈发凸显出来了。就像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他们都先后起兵搞叛乱了。

贾谊身处梁怀王的封地,基于当时情况提出了一个策略,即在诸侯同姓王还未生子时就先进行分家,这其实就是《治安策》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此策略妙就妙在多封同姓王,能实现共赢。这种类似拆藩的做法,可防止一家独大,还能避开直接冲突。要晓得,若直接削藩,会让诸王心生恐惧,进而联合起来对抗中央的削藩政策,真若如此,文帝恐怕就会落得如项羽被围垓下那般的下场了。

针对藩镇问题所提出的拆藩政策,达成了类似削藩的成效,还成功规避了削藩存在的弊端,完全可看作是削藩举措的优化升级版。我们伟大的领袖对其给予了相当高的赞誉,评价道:“《治安策》乃西汉时期最为出色的政论。”贾谊着实堪称有辅佐帝王之才啊。

过于理想化,终为当朝不容

从前面所阐述的内容能够知晓,贾谊所提出的那些主张,实际上皆是他在精准把握了所处时代的特点与需求后给出的有效办法。然而,存在的问题是,他年纪轻轻便声名远扬,可在官场方面,却缺少那种成熟老练的处事经验。

都晓得文帝刘恒的皇位得来可是历经波折。他母亲本是刘邦时期的俘虏,因被刘邦相中才生下刘恒。但他母亲既没戚夫人那般美貌,也不像吕后那样有心计,于是刘恒跟母亲一样不受待见,早早便远离朝堂核心,在朝外封地当个默默隐忍的小代王。后来,大臣们不满吕氏专权、扩张势力,吕后一死便掌控了军权。这时候就有个问题了:该立谁当皇帝呢?代王刘恒因名声不错、为人低调和善,受到朝中军功老臣的青睐。说到底,关键是刘恒在朝中没什么权势,便于掌控,所以就成了皇帝的首要人选。

“臣立王”这一现象实则从侧面反映出,那些军功老臣既然能在今日拥立刘恒为王,那么明日便也有将其废黜的可能。显然,文帝初登皇位,尚未能将皇位稳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迫切需要休养生息以筑牢根基,从客观来讲,延续前朝政策是必要之举,不宜贸然开展大规模的改革。

彼时,获重用的贾谊突发奇想,呈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在其中规划了一整套礼仪制度,涵盖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等内容,这无异于要对当下全部的现存秩序、习俗等展开全方位改革整顿。长远而言,贾谊此套主张是儒家文官对周礼的追崇,盼建纲伦有序、以天子为核心的稳定中央集权国家,确有远见。可就现实来讲,根本难以施行。所以,文帝对这《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也只能搁置不用了。

贾谊作为一名读书人,所学多局限于书本知识。长期的知识积累赋予了他开阔的宇宙视野,让他拥有远见卓识。然而,年少即成名的他,存在缺乏实际历练的短板。所以,贾谊所提策略虽立意深远,但实施步骤不宜过于激进。他对改革的复杂与长期性认识不够,在官场缺乏应对手段,还盲目高估了皇帝的实权,结果很快就成了权臣诸侯的心头之患。

权臣周勃、灌婴等因诸多矛盾而指责贾谊,称其“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彼时文帝刚登基,话语权受权臣诸侯钳制,无奈之下,只得把贾谊贬谪到长沙。在公元前176年,贾谊途经汨罗江时作了《吊屈原赋》,借此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

实际上,把贾谊贬谪到长沙,这不过是文帝在多方压力下做出的折衷之举罢了,当然,其中也饱含着文帝对贾谊这位大才子的怜惜之意。要晓得,贾谊那“列侯就国”的言论已然让同姓王对他心生不满,而把贾谊贬至唯一的异姓王长沙王处,着实是为了保护他。贾谊被贬长沙的这三年,既保全了他的性命,同时也是期望他能历经更多磨炼,以便日后可担当重任。

在那三年间,文帝的地位逐渐稳固,随后便全力以赴地对权臣周勃展开打压行动,甚至还把周勃关进了大牢。到了三年后的公元前173年,文帝将身处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令人诧异的是,文帝把贾谊召回后,只是向他询问有关鬼神的事情,并未给予重要官职,只是安排他担任梁怀王的老师。让其辅佐诸侯王,实则饱含着保护的心思,一来是希望贾谊的拆藩主张能够继续施行下去;二来呢,诸侯王也没办法直接对贾谊进行诋毁。说白了,这就是在刻意把贾谊当作日后能派上大用场的得力助手来培养。

然而,文帝的深意贾谊终究没能领会到。造化弄人啊,公元前169年时,梁怀王刘揖竟在骑马之际意外坠马身亡。这一噩耗让贾谊满心愧疚,此后的他一直沉浸在自责当中,就这样郁郁寡欢地过了一年,最终与世长辞。

他呈现出这样的表现,着实会让人不禁去揣测,在历经了多年的那种极为沉重的压力之后,他是不是已然患上了抑郁症,而最终也正是因此才出现了这般令人深感惋惜的结局呢。

商鞅式的改革家

曾有人对贾谊作出这样的评价:贾谊理应获得天子的赏识与信任,并且要和绛侯周勃、灌婴这类人建立深厚的交情。只有当皇帝对他毫无猜疑,朝中权臣也不对他加以提防的时候,他那足以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卓越才能才能够毫无保留地施展出来。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贾谊所做的事情,恰恰就是针对当时存在的诸多积弊去进行改革,以此来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

细细梳理他所提出的种种言论以及献上的各类策略,便会发现其中始终围绕着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点,那便是巩固皇权。他期望凭借着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以此来确保汉文帝的地位坚如磐石,不容有任何动摇。

贾谊给人的感觉似乎满满都是正能量,所肩负的使命既伟大又光荣。然而,他实实在在是那种做了事却落不着好的情况,完全就是吃亏不讨好。

首先,在当时是得罪了诸侯的。就说削藩这件事吧,可不只贾谊一人,晁错同样也在积极地提出相关的建议与策略呢,由此能看出,那时汉文帝可是同时着重培养了好几位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的人。而贾谊与晁错所给出的这些建议,无疑是把诸侯给大大地得罪了。

刘邦在位时封了一百多个列侯,其中多数是开国功臣,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功臣集团。汉初,这帮功臣参与政事,毕竟他们有功劳。然而贾谊却提议让他们舍弃在朝中的发言权,回到各自封地去,如此一来,他们又怎会乐意呢?这可算是得罪了这些功臣。

贾谊得罪了小人。文帝宠臣邓通凭借私铸钱币大发横财,而贾谊从国家长远考虑,主张把铸币权收归国有,这无疑是断了邓通的财路。于是,邓通就在文帝跟前讲了贾谊诸多坏话。想来,类似这种利于国家却断人财路的事,贾谊怕是没少干。

开展改革工作,仅有思想上的敏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足够的坚韧程度。要知道,一旦在改革过程中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个遍,那必然得提前做好遭受众人集中针对的心理准备,这可不是仅靠思想锐度就能应对的。

这便如同商鞅那般,得拥有不畏惧艰难险阻的思想认识。要知道,商鞅在推行变法等诸多事宜中,面临着重重困难与阻碍,可他从未退缩,就是凭借着这种不惧艰险的觉悟去行事的。所以我们也应和他一样,具备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行呢。

值得庆幸的是,贾谊离世后,他曾经所提出的那些政策差不多都被付诸执行了。只不过这一过程极为缓慢,犹如温水煮青蛙似的。历经刘邦、吕氏、刘恒、刘启这四代人的不懈努力,皇权差不多已被全部收复。待权利转交到武帝手上时,国力强盛且皇权高度集中,使得武帝能够尽情施展自身的抱负。

贾谊的《治国策》实则是武帝所推行的推恩令的智慧源头。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西汉的数位皇帝都接连采取了削蕃行动。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提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讲的便是这情况,就连曾半夜问鬼神的文帝,也并非是只痴迷黄老无为之术的昏君,而是无为中蕴含大为的明君呐。

汉文帝为何会做出“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样的举动呢?其实这是他运用的一种帝王之术。把贾谊召回,本就意在给予其鼓励与支持。然而,由于对手势力强大,文帝没办法公然表明对贾谊的支持,毕竟那样会让自己失去周旋的余地。只能将一切交给时间去慢慢发展了。

想必贾谊已然洞悉了文帝的这番良苦用意。只是很可惜,在重重压力之下,他终究没能坚持挺住,最终也未能等到那曙光初现、迎来属于他的黎明时分。

毕竟贾谊是年少便声名远扬,人生之路一直走得颇为顺遂,顺风顺水的经历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少了那份挫折带来的磨砺,未曾经历足够多挫折的考验,这也算是其人生经历中的一点小缺憾吧。

事实上,只要与同一时期的文帝作下对比,我们便能大致了解情况了。文帝年少时那可是经历了一段苟且偷生的日子,隐忍了好些年,直至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得以登上皇位。想来刘恒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对把握时机以及隐忍之道有了更为深切的感悟,如此也便造就了他稳重内敛的性情。

贾谊这一生着实令人惋惜,其智商超群,却缺乏足够的历练与打磨。“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若他当时能静候时机,在官场中懂得忍耐,那最终结局想必会大不一样。诚如所说“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尾声

回首贾谊的一生,不禁让人联想到近期陕西高校那起教师跳楼之事。涉事教师是李浚铜,他先后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以及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获奖众多,后作为引进人才入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任教。和贾谊相似,他的人生也仅有短短33年。

我们无从知晓他生前遭遇过何种危难,又受到了怎样的威胁,实在令人惋惜,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教师,就这般离去了!由这件事,让我们在贾谊怀才不遇的既定认知里,察觉到了另一种情形。贾谊或许是生不逢时,要是他生于汉武帝已彻底收回皇权之际,说不定能成就一番大业。这大概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我们既为这类不公而愤愤不平,也期望即将面临此类状况的人,能鼓足百炼成钢的勇气。就像历史上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受宫刑后写出《史记》那般,自认为怀才不遇之人,只要懂得隐忍、耐心等待、坚毅前行且默默奋斗,便有望等到云开见日之时。可见,逆商在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

恰如《易经》里乾卦六龙所给予的警示那样:

所谓“潜龙勿用”讲的是这么个道理:当所处时机还没达到成熟的阶段,并且自身能力也有所欠缺之际,那就应当如同龙一般,隐匿于水下默默积攒属于自己的力量。

所谓“见龙在田”,就是要先历经这样的过程:在浅水中游动,能见到鱼虾;深入大海游动,会见到鱼鳖;潜入深渊游动,方能见到蛟龙。经过这般层层历练之后,才能够把握好时机,进而在人世间崭露头角。

所谓“终日乾乾”,就是在此阶段得提高自身的警觉性。可不能在崭露头角且取得一些功绩之后,就变得骄傲起来,还口出妄语呢。每天都应当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说过的话以及做过的事。

所谓“或跃在渊”,其含义是在那些至关重要的时刻,要能够精准地把握时势,然后鼓足勇气、全力以赴地去拼搏一番,借此把自己的人生以及所从事的事业都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境界。

所谓“飞龙在天”的境界,就是当一个人在前期历经诸多磨砺与考验之后,一旦恰当的时机来临,其人生便恰好步入能够尽情施展自身才华与能力的阶段,从而犹如蛟龙得水一般,实现一飞冲天的壮举,绽放耀眼光芒。

什么是亢龙有悔呢?就是当一个人攀升至巅峰状态的时候,要时刻提防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这时候就得明白应当适时功成身退啦,如此既能给自己留存下一个不错的名声,又能给后来的新鲜血液让出更多的发展机会。

人常说,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想要实现抱负,唯有怀揣耐心去等待时机,同时不断潜心历练自我,如此才可能有朝一日如飞龙在天般达成目标。就像古人所讲:“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