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什么?是指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
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易传》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大意是,如果看到有人舞着大龙在广阔的田原上,全国的礼仪形式便完备了。个人以为,这样的解释,好像更接近“文明”的本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战争,更像是互相亮肌肉的阵仗。无论是祀还是戎,必定有自己的仪式。包括占卜,包括告天等。那时候的最高统治者,往往兼了巫师的职业。殷墟发掘出的甲骨埋葬坑,其实是占卜用过的废弃甲骨。古人可能不会想到,他们留下的甲骨文,不仅是今天研究者窥探他们当时生活的窗口,甲骨文还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
殷墟的发现,除了甲骨文,还有著名的妇好墓。妇好墓中出土了众多国宝级文物。通过对甲骨文考据,证明了妇好的身份。这个能文能武的伟大女性,还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大巫师。墓中文物,有小女人喜欢的装饰品,也有大男人享用的种种酒具。更有造型奇特的玉人。
除了甲骨文和妇好墓,殷墟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了。实际上,除了上述具有考古和研究价值的甲骨与文物外,还有不止一座的殉葬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的浪漫主义,洋溢在字里行间。“牺牲”,是什么?完整的一头牛或一头羊,称为“牺”。古有太牢和少牢,指的是祭祀的不同等级。贡献在案台上的动物们,统称“牺牲”。将最好的宝贝用来祭祀,古人不惜一切。
相比猪牛羊等动物,最珍贵的动物是什么?肯定是人,是人群中年轻貌美、身体健康的群体。秦始皇陵的殉葬坑,除了兵马俑,还有人殉坑,而且人殉坑中的殉葬者,不仅有仅存白骨的奴隶,还有众多陪葬品的秦始皇的儿女们。他们可能不愿意成为殉葬品,故而在被埋进坑之前,遭到残酷的斫击。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胡乱堆叠积压在一起。
他们,是不是属于文明的一部分?不敢说。但是在殷墟,发现了不止一个人殉坑最多一个殉葬坑离,埋了两百多个殉人。被用来殉葬的人,无疑是奴隶。不知道古人通过甲骨占卜得出怎样的“天意”,用人殉葬的形式,可不止只有埋进去一种。
燎祭,是其中的一种。有一座祭祀坑里,发现了一堆人头。头颈骨被生生斫断。身体不知道去了哪里,只留下脑袋。关键是,颈部还有烧灼的痕迹。研究者通过科技手段得出结论:这些脑袋的主人,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女子。她们被燎祭了。
燎祭,看文字或许挺陌生,实际上不是孤例。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青铜器。所有的青铜器无一例外被砸断、烧灼后深埋。这就是燎祭的一种。
被砍掉脑袋的殉人
在很多博物馆里,有模拟的“文化层”。例如中国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主展馆,便有一堵文化墙。为了让参观者能一眼看千年,文化层用了不一样的颜色区分不一样的年代。
所谓的文化层,表现的正是不同年代的“文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在“朝代歌”之前,还有更久远的史前文明。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距今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以及“柳州人”、“龙虬人”等等等等,不同朝代人的生活,都会留下不一样的垃圾等物。“你之毒药,我之蜜糖”。这些不同时代的遗留,便是今人研究的最好实物。
各种各样的殉葬,以人殉最为残忍,却是文明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中国历史上,有人说人殉的终结在明朝。其实不然。看过清代史的人都知道,皇太极死后,他的大妃,多尔衮与多铎的母亲阿巴亥,便是被强迫殉葬的女人。
大殉葬坑
所有种种,都是“仪式”的需要,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尚书》记载:“濬哲文明,温恭允塞。”智慧深远且文德辉耀,温和恭敬的美德充满于天地间。这是理想的文明,只有贤明的君子才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