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真的还能改变命运吗?”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击在每个“小镇做题家”的心头。
当“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当名校毕业生也找不到工作。
当网红动辄年入百万,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苦读十几年,究竟是为了什么?
近日,抖音网红“羊毛月”嘲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事件,更是将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01“羊毛月”是谁?
一个顶着“北大保研”光环的抖音网红,粉丝高达800万。
他的人生履历,堪称“天之骄子”:北京户口、重点中学艺术生、保送北大……
这样一位“人生赢家”,却在视频中用戏谑的口吻调侃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言语间充满了优越感和不理解。
我们能理解:他是北京人,重点中学艺术生,保送北大,他的人生一路开挂,哪里能感同身受,共情什么一季庄稼才凑齐一期学费的小镇做题家和普通大学生呢?”
他说:“如果你们都来当网红了,我干什么呢?”
这些话,像一根根针,扎痛了无数在求职路上苦苦挣扎的年轻人的心。
02他的视频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弹。
有人扒出他并非北大本科,而是通过艺术生身份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后被保送北大研究生。
有人质疑她“自己踏上了时代的红利,却嘲笑大家找不到工作”。
也有无数大学生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秋招0 Offer”的辛酸经历。
一位中央财经大学的女硕士发视频怒怼“羊毛月”:
“我每天站四个小时地铁,是我不够努力吗?你吃肉可以,别吧唧嘴行吗?”
这条视频获得了大量点赞和转发,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求职困境:
“我,武大硕士,找不到工作,只能在抖音上说段子。”
“我,北大的博士,也在为工作发愁。”
“我,面试时说着说着就哭了。” ……
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声浪,冲击着“羊毛月”的“成功学”叙事。
03“羊毛月”事件持续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广泛关注。
媒体纷纷报道,各界人士也陆续发声,探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
有人认为,是高等教育扩张过快,导致人才供需失衡。
有人认为,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招聘需求减少。
也有人认为,是部分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思“读书无用论”和“网红经济”。
他们意识到,学历不等于能力,名校光环也不等于成功。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探索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
04网友们对于此事也是看法不一。
有人表示:“支持这位女硕士! ‘羊毛月’的言论太伤人了,她根本不了解普通大学生的 struggles。”
也有网友对“羊毛月”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他高高在上,缺乏同理心。
这种声音代表了大多数普通大学生的心声,他们渴望被理解,而不是被嘲笑。
“就业难是事实,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努力。 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变化。”
他们认为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此自暴自弃。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一些网友觉得:“‘羊毛月’说得也没错,现在大学生确实太多了,竞争太激烈了。”
甚至有网友力挺“羊毛月“:人家当网红赚钱,那是人家的本事,你们酸什么?”
这些网友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不应该对“羊毛月”的选择进行道德绑架。
这种声音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忽略了“羊毛月”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05“羊毛月”事件,与其说是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嘲讽,不如说是对社会焦虑的精准投射。
它撕开了社会阶层固化的伤疤,也暴露了“读书无用论”和“网红经济”盛行背后的深层问题。
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普及,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都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教育的价值,更不能将“读书无用论”奉为圭臬。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思维能力、塑造价值观。
这些都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
另外,我们应该警惕“网红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一些网红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获得了成功,但也有一些网红通过炒作、低俗内容来博取眼球,甚至传播错误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网红现象,不盲目追捧,更不能将“当网红”视为唯一的出路。
最后,我想对所有正在求职路上奋斗的年轻人说: “秋招0 Offer”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勇气。 ”
我们要正视困难,调整心态,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宽求职渠道。
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浮躁的社会风气所裹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羊毛月”可以嘲笑我们,但我们不能嘲笑自己。
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读书是有用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因为,我们的人生,不应该被任何人的嘲讽所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