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茶气,必须先追溯中国文化中对气的传承和看重,精气神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整体状态。
气居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我们最常听的太极,便是将气学发挥到极致的一门武学。
虽然很大一部分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使得气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对其也抱有极大的怀疑,但气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普洱品茗中,茶气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茶气的普洱茶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茶品。
但很多品茗者,对茶气是非常模糊的。甚至有的人认为自身感受不到,就没有。
实际上,对于茶气,早在唐代、清代,就有茶仙卢仝,以及爱茶诗人许廷勋等人描述过。
卢仝关于普洱茶气的描述,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那首《七碗茶歌》:
一碗喉温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许廷勋的《普洱吟》中:休休两腋自生风,何用团来三百月。
茶气是一种由茶叶中的有机锗(即生物有机锗)元素和多糖共同作用身体后,令人感到腹部一团暖气聚集,浑身筋络舒畅,出现后背掌心轻微细汗,打嗝的现象。
根据中医学研究,天然有机锗,在灵芝、人参等药用植物中含量较为丰富。
而茶叶中也含有少量天然有机锗,只是它不易溶于水,需要和多糖结合后,才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利用。
敲黑板的重点:茶气产生的感受要和喝了热烫的茶汤后因热气产生的感受区分开来。
喝了热烫的茶汤,因为热气而产生的暖出现在胃部,同时后背是热汗且很密集;
而茶气是宛若气流一般,在不经意间流过经络,慢慢的增强,然后被人体感知到,如腹部气团聚的暖,后背手心细汗析出,有的出现频频打嗝;这些特征都消散后,浑身感觉轻松自在。
说完了茶气是什么样的,我们正式进入普洱茶要有茶气体现需要具备的条件。
01、茶品的原料生长地
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境内山峦起伏,河流较多,水热资源丰富。在这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每一地区的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又存在较大区别,所以制成的普洱茶也呈现出一山一味,一寨一味的丰富特点。
普洱茶的原料是构成茶品优质与否的物质基础,原料中的内含物质越丰富,越能够为茶品的品饮,以及后期的存储提供很好的保障。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茶树,生长时间越长,所形成的茶叶内含物质越趋于丰富和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古树茶的市场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02、茶品的初制工艺
普洱茶的制成主要由初制和进一步加工共同组成。初制的工艺不仅决定茶品的滋味,而且还决定着茶品是否具有存储的价值。
为什么要提出手工制茶,因为手对茶叶的感知度是非常灵敏的,非其他器物能够代替。
传统手工制茶,将一片片鲜叶从深山古树枝头采摘下,带回家中,进行摊晾、柴火铁锅杀青、揉捻、阳光晾晒,耗时耗力十天半个月,晒青毛茶初成。
温度对茶叶内含物质的留存有较大影响,柴火铁锅杀青时,茶叶的温度保持在60-80℃,才能较好的保留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类、糖类、酶等重要物质。
很多古树茶因为数量非常少,而且不是成片生长,所以采摘和杀青的难度较高。
如弯弓古树茶,生长在国有林中,不仅要跨过半米宽的羊肠山道,而且还要趟过河水,采摘的鲜叶要及时运出山,回到家中摊晾,所以这里的摩托车便成了重要的运输工具,采茶季忙碌的身影在林中穿梭。
一锅鲜叶最佳的杀青量是5—10公斤,鲜叶在锅里的厚度较为均匀,杀青才能顺利进行。但并不是每一次的鲜叶都能达到较佳的杀青量,所以对制茶功力的巨大考验也就体现在变数上。
阳光晾晒是晒青毛茶形成的关键步骤,茶叶内含物质在阳光下发生悄然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味。
03、茶品的精致工艺
晒青毛茶制成后,为了较好的体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需要将毛茶做进一步的加工。即后续的浅蒸、石模压制、自然晾干等工序。
利用水蒸气使毛茶迅速回软,此时的度也要恰当把握,否则会使茶叶吸收大量的水蒸气,对茶叶内含物质的浓淡造成影响。
毛茶回软后迅速定型,这里以常见的圆饼为例,用干净的白纱布使毛茶定型,再用石模压制使茶叶松紧适度,茶饼制成放在晾茶架上自然晾干,最后白棉纸包裹,茶品即成。
04、茶品的后期储存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魅力是其它茶品无法比拟的,历经岁月打磨过的普洱茶,其韵和茶气都有自己的独特。
普洱茶适宜在温湿度适宜、无阳光直射、无异味、干净的环境中存放,茶叶中丰富的内含物质发生自然转化。待某日取出来,冲泡后,老茶的魅力尽在一盏茶汤里。
要感知茶气需要品饮者的身体感官参与其中,这就会出现差异化。有的品饮者的体感较敏感,容易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有的品饮者的体感可能要钝一些;
同一泡茶,也许你能够较快较容易的感受到它的茶气,但另一个人可能没有感受到或者要晚于你一段时间感受到,这些情况都会发生。
品茗是一件需要慢慢学习积累的事情,喝茶也是一件静心的事情,茶汤要喝温热,并且慢慢喝,才能够感受到茶的原本滋味。
综上所述:普洱茶要有强烈的茶气需要具备原料优质、初制工艺精湛、精制工艺得当、后续存储恰当这几个最本质的必备条件;
同时品饮者需要慢节奏,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茶想要传达给你的一系列的变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