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有情绪。

刘哲说法 2024-10-11 14:30:01

人总是有情绪。

情绪也经常困扰着我们,有时候是一段时间,有的时候可能是一辈人。

很多人陷入某种负面情绪就走不出来了,陷到里边去了,以至于不能自拔。

人们提到的情绪,其实往往是负面情绪,因为正面情绪对我们不是负担,而且稍纵即逝。

负面情绪会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让人无法专心,时间长了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陷入这种情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往往还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但我们就是不能自拔,对么?

从事司法工作的人确实往往让人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因为处理的本身也是负面的信息,刑事案件本身都是不好的事,有些罪行让人气愤,有些让人头皮发麻,有些有人陷入云里雾里。

而且这些让人产生心理负担的案件本身又不是那么好处理的,因为要处理是需要证据的,而且在调查这些负面信息所收集的证据又老是不够,让我们虽然从直觉判断可能,但从证据上有难以得出结论,这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是非观。

明明就是他,但就是定不了,这就是司法人员的困境。

这些困境本身又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而过度的追求效率和其他司法指标又会这一层焦虑雪上加霜。

还有漫长等待的入额之路也让人非常焦虑和烦恼。

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我们如何自处?

我觉得我们不能由着性子来,而应该尝试走出来。

因为负面情绪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只能延缓问题的解决。

因为如果由着性子下去会产生负面情绪的滑坡效应,会越来越消极,最后起不来了。

我们要想出路,想如何摆脱这些负面情绪。

我们应该尝试去问一下负面情绪的原因。我们要问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会生气,会着急,会悲观失望?

比如一个案件我们办得不顺利,那么我们不顺利的原因是什么?差在哪?

如果是证据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专心解决。

明确了是证据的问题,那就剩下了沟通问题。

是不是我们想调取什么证据,公安就是不去?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要反思,我们要调的这个证据是否有必要,另外这个证据怎么才能调取得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有没有跟公安共同分析?

我们跟侦查人员是怎么共同分析需要补证的事项的?

公安大哥为什么不信我?

是不是平时我们跟人家相处的方式有问题?

因此,这可能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是不是信任之间有问题?

也就是说我说什么人家根本不信。

那我怎么能够建立良好的检警关系?

我有没有反问,除了我每次提要求的时候,我帮人家做过什么?

我有没有什么事情做完了之后,人家能够对我比较信服的?

如果我不用人家调取,我自己能不能调取得到,打个样子给人家看看?

想了这么多之后,我们的负面情绪还有多少?

负面情绪如何消解,它要通过继续的行为和动作来消解,它不能光是停留在脑子里来消解。

我们要把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解决掉,这样一来不就产生不了负面情绪了么?

而我们在解决负面情绪原因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并不容易。

看起来是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其实根本只是表面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负面情绪的原因是我们长时间的消极工作方式带来的。

我们其实也不太在意别人的情绪,长期来讲,人家也会慢慢习惯于忽视你的情绪。

你从来也注意过侦查人员的情绪,侦查人员凭什么要在意你的情绪,人家管你着不着急呢。

因为你管过人家么?你也没有管过。

当然了,我们之间需要监督和制约,我们是不可能完全迁就对方的期望的。不可能他想捕想诉我就照听照办。我们肯定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也不仅仅是这些,我们之间总还是有个配合关系,总还是有个商量,总还是可以进行善意的提醒,不明白不懂的地方可以相互沟通。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证明你看起来有点理想化的想法确实是可行的,比如你的取证思路,你要证明给人家看看。比如你可以通过自行补证的方式把一个案件也可以办得很漂亮。或者你可以提出一种非常具体可行的取证方式,然后产生一种超预期的效果来。

也就是你必须要证明你有点真本事,而不仅仅是挑毛病,这样才能赢得信任。

还有你不能老是不捕不诉,老是往无罪上弄,你也要努力的追加一些指控内容,在打击犯罪这条道路上证明你的坚定立场和能力。

这样才能赢得信任,也才能锻炼你的证据品味和引导侦查能力,让你的引导建议变得可靠可信,这样人家才愿意去执行和落实。

因为你已经通过实际的案例证明你的这些招是可行的,给你干活是没错的。

这样才会营造一种良好的配合关系,从而让难一点的案件也能够顺利的推进下去。

这样一来,案件的效率和质量都能得到提高,而你的心情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

因此,情绪并不可能通过情绪自身得到解脱,它是需要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情绪暗示了某种危机,或者是能力危机或者是信任危机,我们不能迷失在情绪这个表面现象之中,而是要投入到情绪产生的机理和原因之中,也就是情绪治理还是要治本。

其他的负面情绪都是相似的道理,我们还是要深入情绪的根部去解决才能实现所谓的自拔问题。

0 阅读:0